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所希望的,你的期許

我所希望的,你的期許

我所希望的,你的期許

「你若能有所成就,便是大遂我願。但你終究是你,如何前進,全在你自己的決定,切勿摻雜旁人的期許。」

「我是為你好」

「真的嗎?」

01 阿婲

/

阿婲是一個很漂亮卻又心靈脆弱淚點低的女孩子,說是玻璃心也不為過,以前還不覺得,但最近一段時間,這種玻璃心的狀態卻是達到了極點。別人甚微的舉動都能引得她難過的亦或是開心的,想哭。

阿婲畢業後,直父母安排她回家鄉的小縣城裡工作了,工作性質原因,她每天都很閑,每個月都只忙幾日,但沒有雙休。遠香近臭,離父母遠了或許還能感受到他們點滴的愛意,天天在一起,剩下的只有吵架了。

是了,吵架。

人上了年齡瞌睡就少了,阿婲的父母早上6點就醒了,說話很大聲,並且說著說著就吵起來了,隔壁房的阿婲每天便是在這樣的氛圍中醒來,並且這種叫罵聲會伴隨著她整整一天。

阿婲有一個弟弟,還在上初中,比較不幸的,阿婲的父母有一些重男輕女,阿婲每天中午必須回家為弟弟做飯,若是弟弟不願意吃飯在外面買著吃,即使阿婲已經做了飯,父母還是會責怪阿婲不負責任。

阿婲今年23了,而阿婲的父母卻依舊當她是孩子,而這種當做孩子的心理卻並非寵愛,而是動輒打罵。一天午後,阿婲低著頭快步走進辦公室,直接趴在桌子上大哭起來,阿婲的媽媽,打了她一耳光,因為弟弟零食吃飽了,沒有吃午飯。

阿婲家的教育方式是純打擊式的,上學的時候阿婲成績不太好,每次考完試迎接她的便是一場嚴厲的批評教育與毆打,阿婲從小到大遇到任何問題父母給予的回答都是「你什麼都做不了,你能幹什麼」 「這點事都做不好,你以後能幹什麼」 「你這輩子都沒什出息」.......

阿婲每次晚上出去玩,阿婲的父母都會問她去幹什麼,找誰,和誰一起,去哪裡,幾點回家,一過8點便開始給阿婲打電話,直到阿婲回家。

阿婲的父母希望阿婲去新疆支教,因為支教工資7000+,有安家費,會分配房子。但阿婲志不在此,不願意去,遂阿婲耳旁的嘮叨又多了一事。

阿婲還有一個姐姐,已經工作兩年了現在月薪8000,是以經常伴隨在阿婲耳邊的還有母親對姐姐的誇獎,自尊心強的阿婲每月2000工資卻拿出1000給父母,為此阿婲每次精打細算的買衣服生活用品,即便如此,母親對姐姐的誇獎,只多不少。

阿婲的父母性格不合,日日小吵,兩三日一大吵,一吵架便說,等阿婲姐弟三人一結婚他們就離婚。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阿婲,說話聲音小,沒底氣,總給人一種縮在一起的感覺,她很自卑,她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而經過一年多的工作,現在的阿婲不僅玻璃心,並且充滿負能量,她對她所處的環境充滿抱怨卻又無能為力,她的雙眼被不滿蒙蔽,看不到任何美好的事物,她渴望別人的愛,渴望朋友的關心,但卻聽不進朋友的開導,她捂住耳朵給自己畫了一個圈,把自己關在裡面,別人走不進去,她,也出不來。

是夜,阿婲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心思百轉千回,終於做了一個決定。開年後,辭去小縣城的工作,去大城市上班,她覺得如果自己再繼續在家呆下去,會得抑鬱症,這樣的環境氛圍會將她腐蝕掉,她要逃離這個家,逃離父母身邊。

她憧憬離開縣城後她的生活,她想,那一定很快樂。

這,是阿婲。

02 二胖

/

二胖是一個性格極其活潑的小胖砸,正如她的名字,又二又胖,每天都嘻嘻哈哈的,沒心沒肺的樣子,彷彿沒有什麼事能在她心裡留下痕迹。

二胖從小性格跟男孩子一樣,活波,很瘋,卻也乖巧。

而初中時代的二胖,卻是她人生當中最叛逆的時候。

上網、早戀、逃學,那一年,她14歲。二胖的初中是在離家很遠的縣城裡上的,在她12歲的時候,就開始和小夥伴一起租房子住。

二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她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可以說是被全家人寵著長大的,在這樣的氛圍里長大的二胖卻沒有長歪,因為二胖家裡給的寵愛不是溺愛。

二胖家的教育方式是鼓勵式的,從不打擊她,也不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二胖小學學習成績非常好,從來沒低過第三名,後來上初中去了外面,一開始二胖還是班裡第一,到後面被別人趕超,二胖又被各種新鮮事物吸引,學習成績自然而然的下降。 二胖很難過,二胖的父母安慰她,只要好好努力,下次一定會考好。然而學科增多,二胖又玩心重,最終,二胖的成績穩定的保持在倒數十名內。二胖的父母無奈,給她報了補習班,然而效果甚微。

二胖的父母在二胖的思想教育上給了她絕大的自由。二胖上初中後,二胖的父母便在關於她的事情上開始和她商量,先給她一個建議,如果二胖有其他想法,二胖的父母便會幫她分析利弊,若二胖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二胖的父母便會按照她的想法來,只說,自己做的決定,是好是壞都不要後悔。

14歲的二胖上初三,她的叛逆期來了。通宵上網,早戀,當被父母發現的時候已經是初三第二學期了,臨近高考。此時的二胖無臉面對父母,一個人坐車逃到了市裡,經歷了兩天兩夜,二胖被姐姐帶回家了。

那段時間,二胖的父母整日守在學校門口等二胖。當二胖見到父母時,母親的眼睛已經哭腫了。二胖的父親沒有罵她,母親流著淚說沒事就好,讓她先去休息。

到了晚上,二胖的父母來到二胖房間,那是第一次,二胖的父親對二胖說了很重的話。二胖清晰地記得那一夜,父親沒有打她,卻在自己的臉上扇了一巴掌。

後來二胖懂事了,時常想起那一晚,她多希望重新回到初一的時候,她努力學習,一定不讓父母傷心難過。

等一切都塵埃落定了,離中考僅剩兩個月。毫不意外的,二胖中考失利了,考了一個三流高中。再後來,又考了一個三流大學。

二胖的父母很失望,卻也沒說什麼。其實二胖的父母對她的期望非常大,從小便給她說讓她爭氣,但卻也不常掛在嘴邊,只是偶爾鼓勵她時說兩句。二胖的父親是一名辛勤的人民教師,80年代的師範大學畢業,一輩子兢兢業業,別人提起他都豎一個大拇指。然而,二胖的哥哥姐姐都沒有考大學,二胖是父親唯一的希望,但這唯一的希望也隨著二胖考上三流大專,破碎了。二胖的父親有多失望二胖不得而知,因為,父親隻字未提。

二胖上學的時候,父母經常叮囑她照顧好自己,努力學習,與同學處好關係。別人都是每月初給一定的生活費,二胖的父母總怕二胖錢不夠花餓肚子,一沒錢就給她打。二胖畢業工作了,二胖的父母叮囑她好好工作,把公司的事當自己的事,與同事領導處好關係。怕二胖剛工作錢不夠花,經常問她錢夠花嗎,一旦二胖的父母算算二胖的開銷,覺得沒錢了就給二胖打錢。二胖哭笑不得,說自己有錢,父母便睨她一眼,笑罵有個屁,佯裝生氣,只說讓二胖照顧好自己。

後來二胖因為工作原因接觸了IT,一段時間的深入了解後,二胖告訴父母自己要學IT ,給父母講了講IT的發展趨勢、薪資水平等各方面,父母不太懂,只覺是一個高薪工作,可以讓自己的女兒寬裕的養活好她自己,可以更自在的生活,便笑著鼓勵她去學。轉而在網上搜了搜,又擔心的問二胖會不會「聰明絕頂」,二胖大笑著捂著肚子說自己又不會幹一輩子,等攢夠了錢就自己開個小店經營,二胖的父母才把心放到肚子里了,長出一口氣。

經過四個半月的學習培訓後,二胖在自己的省會城市找了一份程序員工作,月薪8500。二胖回家告訴父母,父母非常開心,終於不用再擔心自己的孩子了,都可以很好的照顧自己了。看到父母如此開心,二胖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然而第二天早上二胖就笑不出來了,只見家裡空蕩蕩的,而父母的門上貼了張紙條,寫著

「二胖,爸媽報團旅遊去了,我們會照顧好自己,你不用擔心。鍋里有飯,你一吃趕緊去上班,照顧好自己,路上注意安全。」

二胖:「......」

現在的二胖每天都很開心,嘻嘻哈哈的一副沒心沒肺的樣子,除了工作她培養了很多興趣愛好,吉他、口琴、水彩......並且每周末都出去遊玩,或近或遠。偶爾和父母一起,遨遊于山水間。他們春天去踏青爬山,冬天去重慶吃火鍋,怎一個自在了得。

後來在一次爬山旅途中,二胖問父親,當初自己高考失利上了大專,父親是不是很失望,很難過?

二胖的父親轉頭看了她一眼,沉默著繼續拄著拐杖攀著階梯,就在二胖以為父親不會回答的時候,父親停下腳步,轉身望向山下,緩緩說道:

「你若能有所成就,便是大遂我願。但你終究是你,如何前進,全在你自己的決定,我不希望你的人生摻雜旁人的期許,即使我是你父親。你看這大千世界,每天都有人生,每天都有人死,沒有人能從這個世界上帶走任何東西,所以在你能照顧好自己的前提下,你想怎麼過就怎麼過,我不期望你有多大的成就,只希望你能開心過好每一天。當然,你終究是你,你的人生執筆者應該是你自己」

這,是二胖。

/

我深以為,任何因素都會影響人的一生,但任何因素都不能決定人的一生。

長輩之於後輩應當是引路人, 而不是把後輩當做傀儡操縱,當做實現自己夢想的工具。

並且,年長者最大的修養,就是控制住批評年輕人的慾望。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人,除去應盡的義務與責任外,如何書寫自己的人生,應該自己決定。

但也不應只為自己活,而是,為自己多活一點。

親情、愛情、友情、工作等等都是我們需要顧及的,但任何一個都不該是人生的主導,做主導的應該是自己。

任何東西,過猶不及。

我愛我的父母

我愛我的朋友

我愛我的工作

我愛這個世界

我愛 我自己

作者:56 / 本文任何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思學社 的精彩文章:

TAG:秦思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