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天堂到地獄,只用一集「舌尖3」就夠了!為何「舌尖3」會變成「吐槽大會」?

從天堂到地獄,只用一集「舌尖3」就夠了!為何「舌尖3」會變成「吐槽大會」?

12年,《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從此,「舌尖」成為了一個溢美之詞。

特的語言風格,精良的配樂和製作,使得這部紀錄片剛一推出便獲得大面積好評轉發,甚至網上還出現了「舌尖體」的模仿風潮。

《舌尖上的中國》不但以令人垂涎欲滴的中華美食征服了廣大吃貨同胞,而且也傳播了源遠流長的中華飲食文化,讓觀眾們受益匪淺。因此,獲得廣大國人追捧,也成為中國最火的紀錄片。

在第二季,主打人文牌,刻意突出候鳥打工族、留守兒童、應試教育、空巢老人等社會熱點,通過美食,側重傳遞了「鄉愁與懷舊」的情緒。

因為各分集導演水平不一,導致各集之間水準參差不齊,口碑也就有所下降,不過也獲得了8.4分的超高豆瓣評分。

所以說——

如果一種食物說它可以上「舌尖」,那它絕對好吃。

如果一部片被說媲美「舌尖」,那它絕對良心,優質。

但可惜了這樣一個飽含濃郁香味的「美詞」,今年大年初四,《舌尖3》一出,「舌尖」這個金字招牌就倒了。

《舌尖上的中國3》於2月19日首播之後,被觀眾們罵慘了,豆瓣評分一跌再跌,到今天中午,只剩下慘淡的4.3分,連第一季評分的一半都沒有。簡直不好意思同名。

這一起落,讓我想起了一句唱詞: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當然,用在這裡,是望文生義了。

不過,從此,再想引用「舌尖」這個詞,必須要表明「123」了。

「舌尖1」優秀,「舌尖3」不及格。

《舌尖3》口碑坍塌,直接拖垮了國內最火的紀錄片系列,將《舌尖上的中國》這檔引起廣泛關注的美食類紀錄片拉下神壇。

GIF

從第一集看到第四集,我就沒在往下看,因為總是產生一種是不是選錯了頻道的疑惑和錯覺。

上網看了一下,大把的差評總結起來,被觀眾們批評最多的就是:拍攝不專業,錯漏百出,與前作相比,簡直大失水準;廣告植入過多,有矇騙觀眾的嫌疑;偏離人與食物的主題,連中藥口紅也堂而皇之的登場。總之,在《舌尖》粉們看來,《舌尖3》簡直就是槽點滿滿的敗筆之作。

GIF

而第一集中出現的鐵鍋,在某寶上已經被炒到了1299元一口,商業氣息顯得十分重,這也是令不少網友反感的地方。

咱們來具體點說說,在第一集之中,從那個把自己打扮成藝術家形象,深入山林和小鎮去探訪所謂手制古陶的匠人開始,《舌尖3》就已經宣示了自己的變節。

它從一檔談論食物和味道的紀錄片偏移了軌道,開始企圖兜售有關手作陶器的美學,以及諸如「注入情感,食物就會變得美味」之類的陳詞濫調。

這裡完全捨棄了食物去講鐵鍋,是徹徹底底的捨本逐末,鍋確實是製作食物的工具,但他畢竟不是食物。而且鐵鍋千千萬萬,打造一個鐵鍋匠人群像都很不錯,拍成這樣,不被叫硬廣都怪了。

四川泡菜這還是老毛病,不說了,就是最後「愛,是最好的調味」這句話,真的無言以對,前頭大哥顯得這麼硬朗,突然中華小當家我有點接受不了。

最逗的還把泡菜定義成了四川之魂,我不是四川人,但是辣不才是四川人的名片嗎?那個菜罈子吹得也是過分,燒空氣吸水整的跟求神一樣。。。

第二集的「香」,得將一首《涼涼》送給節目組。據說,《舌尖3》在準備時,踏遍了20多個省市自治區,115處地方,採訪了300多人,涉及400多種美食。

然而,400多種美食最終為我們篩選出的是天天見的——串串、麻辣燙、煎餅果子、胡辣湯。

這幾種已經是根植於全國人民味蕾的全民食物。人人都知道它的好吃,但節目組依然大力出奇蹟,拍得一點都不好吃。

對了,胡辣湯那段真的沒把我笑死,介紹家鄉美食,說的是河南胡辣湯,結果杭州登場,在杭州找了家店,然後開始介紹河南胡辣湯。。。。蛇精病啊。。。

「請問中藥口紅和美食有什麼關係?」「舌尖3」第四集「養」中,中醫藥大學學生自製的中藥口紅引發了網友質疑。

網友扒出,這些原材料疑似購置於淘寶三無賣家店,連配的電子秤都是同款。且不說這種不戴手套配置化妝品的方式是否合乎衛生標準,最關鍵的是,美食紀錄片中出現口紅是什麼意思?

這種「閑篇」不僅僅出現在第四集,第三集「宴」,以江蘇寶應婚宴上用「藕」引出「合以得偶」,隨後切入遼寧彰武的清溝魚,可沒等到全魚宴上桌,又轉回來說寶應的全藕宴。

其後登場的卻是一名久負盛名的——武術家,從第9分12秒開始,至第17分40秒結束,佔了將近四分之一的時長。講了武術家的高超本領、大隱於市,以及70歲後收徒的心路歷程,對於最能體現「宴飲」主題的拜師宴卻一帶而過。

除此之外,其他常識性錯誤更是數不勝數,這裡就不舉例了。

《舌尖》的第一季與第二季的內容,一直以來都是尋找一種食物和人的關聯,食物對普通勞作者的慰藉與饋贈打動了我們,除了感同身受於那些熟悉或者陌生的美味之外,更多的還因為可以體味到同樣的作為一個普通人被食物安慰後的熨帖。

那些劇中人在田間地頭,在小城或者北京,在乾涸的窯洞邊晾曬麵條或者彎腰在淤泥中挖掘蓮藕,我們能明白生活的甘苦。沒錯,那些人在每一集的結尾都會應編導要求舉起自己手中的食物露出一種滿足、淳樸又羞澀的笑容。

那是一種有些做作的表演,甚至成為了一個標籤,被人善意惡搞又不斷模仿,但是,人們都接受了那一次次的排演,因為人們知道,雖然那些表情帶有濃烈的表演性,但實際上,那些人心中泛起的被食物安慰後的踏實與快慰都是真實的。

而到了第三季之中,那些可以和觀眾產生共鳴的真實情感都去了哪裡?只留下陶瓷藝術家比劃著聲稱什麼某一個盤子與餐廳空間如何產生構圖關係之類的文藝腔調,或者某個退休幹部去鄉間記錄草藥而被當地人因為保密而拒絕的做作故事。

還記得當初看到第一季的那張五花肉上的山水畫,簡直驚呆掉下巴。

而第三季的海報看到的就是一堆過年的飯菜?毫無設計感可言,流於形式。

都說導演是一部影片的靈魂。《舌尖上的中國》第一、二季口碑良好,總導演陳曉卿總攬全局,功不可沒。

第二季採用分集導演拍攝模式後,雖然有總導演陳曉卿把關,但還是沒法保證各分集不失水準,口碑自然就有所下降。

第三季導演名單中沒有了陳曉卿,資料顯示,他已於2017年10月從央視離職。

離職後,他也同時帶走了《舌尖》(1、2)的原班人馬,組建了新的公司,繼續從事紀錄片創作。

不知道這檔節目水準的斷崖式下滑到底和陳曉卿的離職有多大關聯,但至少可以肯定這一季到目前為止是失控的,它缺乏基本的主題把握能力,又太想利用食物進行宣講和諂媚。它不尊重食物,只想利用食物。

老實說,珠玉在前,創新不易。但,沒有把食物最可口的一面拍出來這是事實。

飲食有文化和歷史,但忽略了吃而大談文化和歷史,那山珍海味也會沒了味道。

如何舍取、如何把握平衡,或許是舌尖創作者下一步需要思考的事。

應該,或許,還有《舌尖4》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演講局 的精彩文章:

維珍集團創始人、英國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億萬富翁和冒險家——理查德·布蘭森
前英國駐美國大使,高效、出色、有趣的演講家——彼得·韋斯特馬科特

TAG:演講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