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也有雙重標準 歐美難阻中國彎道超車

人工智慧也有雙重標準 歐美難阻中國彎道超車

《金融時報》發表了幾篇對「人工智慧」深感憂慮的文章。這種論調在西方世界並不稀奇。

但當英美兩國也已經從政府層面介入機器人、人工智慧領域,還下了很大氣力時,外界想來也該發現,媒體口中的調子和政府的實際行為終究還是頗有差距的。西方發達國家怎麼會在先進技術領域放慢腳步? 就目前的局面來說,很多人尤其是媒體人還沒有從20年前《黑客帝國》的驚懼中擺脫出來,2017年圍棋軟體「Alpha Go」的震蕩也讓很多人突然擔心起來。畢竟,人們常常對新生事物產生畏懼,從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自動紡紗機到21世紀的智能手機的興起莫不如此。

不過,人力不如機器早就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這種從第一次工業革命至今就已經一目了然的道理也沒必要天天提一遍。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在歷次工業革命中先拔頭籌的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懼可能都是有所保留的。在西方國家媒體就「人工智慧」惶惶做態之際,英美當局已經開始商議如何為這一技術制定標準,控制範圍。

譬如在美國,華府人士就一直在籌建一個「聯邦機器人委員會」,用以發展相關政府專業職能。而在英國,英國政府更擴大了其協辦的圖靈研究所的職權範圍,將該機構的研究領域從大數據、網路安全延伸到人工智慧。

在歐盟,以德國為中心的這一政治,經濟實體更已經從2016年起制定了《就機器人民事法律規則向歐盟委員會提出立法建議的報告草案》等文獻。其中已明確指出「機器人的廣泛使用可能不會自動導致工作崗位的替代,但勞動密集型產業部門的低技術工作可能更容易實現自動化」。這或許意味著外界擔憂的「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將導致現在人類一大部分工作由機器人替代,但是卻沒有為之補充的工作」的局面並不是人工智慧的錯,而是相關職能機構或者資本家並沒有提供足夠的新崗位。

這一點也同樣展示出儘管西方社會充盈了「人工智慧偷走工作」的論調,但在有識之士和上層階級眼中,這種論調就不值一駁。畢竟,工作的自動化可以將人們從單調的勞動中解放出來,使得他們能夠向更有創意和更有意義的任務方向轉變。

很顯然,在野蠻生長的新技術面前,面對新興國家彎道超車的可能,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並不想輕易退場。

不過,西方發達國家之外的新興國家在技術領域增速也很驚人,譬如中國已利用迅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使軍隊實現現代化。除此之外,有人力資源和技術基礎的印日兩國也在人工智慧等領域依託班加羅爾等基地展開反擊。這也意味著即便西方強國不服輸,但他們想必也難以獨霸技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輿情分析師龐胡瑞 的精彩文章:

德國人為中國的菜桌專門養豬

TAG:輿情分析師龐胡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