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600億美元!高通同意賣給博通啦!

1600億美元!高通同意賣給博通啦!

2月27日,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高通已經對博通公司表示,如果對方的出價高達1600億美元(包括債務),則高通將同意進行交易,如果排除掉高通的債務規模,這一收購價實際上在1350億美元左右

之前,在高通提高荷蘭恩智浦公司的收購報價之後,博通公司做出反應,降低收購報價到每股79美元,相當於收購價降低到了1170億美元。

對於博通調低收購價格,高通表示了不屑,認為這讓過去就沒有任何吸引力的收購要約更加糟糕。

據知情人士稱,高通希望獲得的收購價是每股90美元,遠遠高於博通公司最新的每股79美元,比目前的報價提高了15%左右。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收購美國高通公司的博通公司,真實身份是新加坡的安華高公司,這家公司過去進行了多次以小吃大的收購,並且收購了美國小規模晶元製造商博通公司,然後啟用了對方的公司名字。

為了方便日後進行更多收購,博通公司也宣布,將把總部從新加坡搬遷到美國加州。

在第一次的收購要約中,博通公司提出了1050億美元的收購報價,被高通公司拒絕,隨後博通提高了收購價,達到1210億美元,但是再一次被高通公司拒絕。

之前高通表示,博通的收購報價並未反映公司的實際價值,另外也沒有考慮收購恩智浦公司帶來的未來新增價值。

對於過去的幾次報價,華爾街分析師普遍認為博通競爭力不足。博通實際上正在利用高通公司目前處於的經營困境,趁機展開一次收購。

眾所周知的是,高通和最大的客戶蘋果公司之間陷入了法律糾紛,在多個國家相互起訴對方,蘋果代工廠已經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衝擊了高通的經營業績和股價等。

另據報道,中國華為公司也已經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希望重新談判專利費的支付水平和模式。

此外,高通在全世界遭遇了反壟斷的調查和裁決,之前在台灣地區、中國、韓國、歐盟等地遭遇了總額40億美元的罰款,被認為存在市場優勢地位、捆綁銷售基帶處理器的行為。另外,美國等國的政府仍然在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和訴訟,高通面臨的監管風波遠遠沒有平息。

在博通華人掌門人陳福陽看來,這提供了一次收購高通的歷史機遇。

此次收購是一次小魚吃大魚併購,博通的市場影響力、規模不如高通,之前中國多家手機公司也表示反對博通收購高通,認為這將會帶來手機行業的不確定性。

據金融時報網站報道,博通之前正在勸說高通股東投票選舉其提名的六位董事,並且不斷展開勸說工作,促成自己的收購計劃。據悉,博通的工作取得了成效。

多位接近高通公司管理層的消息人士表示,高通管理層願意變賣給博通,但是目前這一交易的重大決策權已經轉移到了陳福陽手中,即他是否願意再一次提高收購價格。

本周一,高通也表示願意進一步和博通公司洽談收購價格,這表明高通公司的態度有所軟化。

陳福陽是華爾街金融背景出身,屬於資本運作高手和併購大師。博通過去多次以小吃大的收購,都獲得了華爾街金融機構的支持。

高通如果被博通收購,將面臨外科手術式重組,包括專利授權業務和晶元製造業務將被分拆,博通甚至可能對手機晶元產品或者專利費進行價格調整。另外,高通大量員工也將被裁減


11月13日,高通官方發布聲明,拒絕了博通於11月6日提出的以價值1300億美元現金和股票收購高通的提案。高通董事會主席Paul Jacobs稱:「董事會一致認為,博通的提議嚴重低估了高通在移動科技行業內的領導地位,也低估了高通未來的發展前景。」

但這很難動搖市場對於博通強娶成功的信心。「當(博通)已經開始到處嚷嚷時,就是一切都準備好了。」一位半導體行業人士這樣評價對博通對高通的天價收購。

業界對博通的信心,一部分來自於博通通過併購發展壯大的成功歷史,另一部分則來自於這段成功歷史的造就者——博通CEO(首席執行官)Hock Tan(陳福陽)。

這名64歲的華裔,自2006年掌舵新博通的前身之一——安華高科技(Avago)以來,在併購之路上罕逢敵手。

併購狂人

頗具戲劇意味的是,安華高的誕生,原本是一個不斷分拆的產物。

如果不斷往前追溯,安華高的前身,還是從IT巨頭惠普分拆出來的安捷倫半導體。

惠普本身業務線極為龐大,調整布局的事情時有發生。1999年,惠普把晶元製造、電子測量和分析儀器這部分業務剝離出來,成立安捷倫。2005年年底,安捷倫的半導體部門被知名投資機構Kohlberg Kravis Roberts(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銀湖資本),以26.6億美元收購,並成為一家獨立的公司,名曰安華高科技。

2006年,剛剛拿下安華高,KKR就請來了本文的主角——陳福陽出任CEO,安華高也因此不斷壯大。

2009年,安華高在納斯達克上市。

在陳福陽的主導下,安華高還開啟了一段堪稱瘋狂的併購打怪之旅。

2013年,安華高以66億美元的對價,買下美國老牌晶元供應商LSI,隨後留下其核心存儲產品線,出售了非核心資產。

當時,LSI的年營收還要稍高於安華高。但這絲毫沒減弱陳福陽的決心,它依靠巨額貸款和老股東銀湖資本的支持,順利完成了併購。

2015年,陳福陽再次展現了自己的激進作風。安華高以「蛇吞象」的姿態吃掉了老牌晶元公司博通,代價是370億美元,這也是半導體行業當時最大規模的併購交易。這一併購讓市場領略了陳福陽的冒險精神。當時博通的年營收為84億美元,差不多是安華高的兩倍。而370億美元的收購對價,甚至已經超過了安華高當時的市值。

而且,在這場併購之後,新公司還保留了更為響亮的博通的品牌,雖然博通的股票其實已經從美股退市。

這場蛇吞象的表演,讓新博通成為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排名在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和高通之後,成為了晶元行業一個重量級的玩家。

陳福陽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財務出身」

早在2006年陳福陽掌舵安華高之初,原來的安華高總裁後出任董事長的DickChang,就評價陳福陽「擁有通過完善的戰略定位和策略實施來推動公司成長的卓越領導才能,是引領安華高在公司成功轉型後繼續其完全獨立進程的理想人選」。

根據多家外媒的報道,陳福陽是馬來西亞華裔,陳福陽是他的中文名。他出生在一個並不算富裕的華人家庭,通過考取麻省理工學院的獎學金,獲得了到美國求學的機會。對於這段經歷,陳福陽心懷感激,他在功成名就之後曾向麻省理工學院捐贈了2000多萬美元。

安華高早年的通稿稱,陳福陽擁有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碩士和哈佛大學MBA學位,曾經擔任Commodore國際公司的財務副總裁,也曾在通用汽車和百事可樂等擔任過高級管理職務。在半導體行業,陳福陽曾效力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ICS,以及矽谷半導體公司IDT。除在美國的工作經歷以外,陳福陽還是位於新加坡的Pacven投資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並曾擔任馬來西亞Hume工業公司總經理。

陳福陽不是半導體科班出身,他也喜歡強調自己是「財務出身」。有報道稱,兩年前,陳福陽在華美半導體協會的年度晚宴上曾經這樣評價自己,「我並不是半導體人,但是我懂得賺錢和經營。」

關於陳福陽的性格,有美國媒體稱其有著華人常見的害羞的一面。比如,陳福陽非常低調,很少出現在媒體的報道中,常常是出現在公司的通稿中。

但一位博通前員工對澎湃新聞記者談及對陳福陽的印象,則是「目標明確,快狠准」,「當初安華高收購了博通,我就被裁掉了,我們部門不怎麼賺錢,就被裁掉了。」

雖然市場也有質疑其不重視研發、過於激進的聲音,但在陳福陽的帶領下,新博通的市值已經高達1100億美元,晶元業務線覆蓋智能手機、機頂盒、無線WiFi等諸多領域。而且,博通高達200倍的PE,也證明了市場整體對該公司的認可。

相比之下,高通市值約920億美元,PE為24倍。如果按24倍PE計算,博通市值才是高通的一個零頭。

陳福陽的友軍

當然,在收購高通的戰鬥中,陳福陽並非孤軍奮戰。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說法稱,銀湖資本將斥資25億美元,支持博通提議收購高通。這是銀湖資本已承諾提供給這筆巨額併購交易的可轉債融資50億美元的一部分。這個50億美元的計劃,也是銀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陳福陽和銀湖並肩戰鬥已久,安華高收購LSI,後來收購博通,背後都有銀湖的身影。今年3月,銀湖還與博通一起,向東芝提起了179億美元的購買提議。

銀湖目前擁有約390億美元的管理資產,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型私募股權公司之一。該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募集了150億美元的基金。

不只是銀狐資本,此前有外媒的報道提及,陳福陽的友軍,應該還會囊括那些在高通和博通均有持股的機構。據稱,佔據高通近半數股權的17家機構中,近七成也同時持有博通股份。

有分析認為,考慮到高通近來遭遇監管機構和客戶的多方擠壓,陳福陽提出的改變專利授權方案的策略,應該頗具吸引力。而且,高通在數據機晶元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在無線WiFi晶元領域領先的博通,有一定的互補性,整合成本不會太高。

中國資本介入機會?

此外,上海果通CEO施成斌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稱:「我覺得不排除有中國資本介入的可能,晶元背後是國家實力的博弈,博通併購高通,為中國資本介入提供了一次極好的機會。」

上海果通是一家專註於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與高通和恩智浦都有業務合作。

「博通併購高通必然要取得中國政府部門反壟斷的批准才行,以往中國想買他們的晶元業務,他們都不賣給我們,這次有求於我們,那麼有些業務可能會賣給中國。」施成斌這麼認為。

2016年高通收購恩智浦案,就有中國資本順利收購了恩智浦的標準件產品業務部門。

2017年2月,北京建廣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恩智浦半導體共同宣布,恩智浦半導體旗下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正式完成交割,交易金額為27.5億美元(約合181億元人民幣)。

建廣資產是一家專註於集成電路產業與戰略新興產業投資併購的資產管理公司,母公司是有國資背景的中建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

「恩智浦標準件這塊資產質量非常好,產品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應用領域包括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電信通訊、消費電子。」施成斌表示。

紫光集團曾多次在美國發起收購,但最終因政治因素都遭到折戟。

恩智浦的標準產品業務,包括分立器件、邏輯器件及PowerMOS等產品,除了設計部門,該交易還包括恩智浦位於英國和德國的兩座晶圓製造工廠和位於中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的三座封測廠和位於荷蘭的恩智浦工業技術設備中心,及標準產品業務的全部相關專利和技術儲備。

有分析認為,如果美方有求於中方,加上陳福陽一貫喜歡把收購來的資產剝離出售,中資可能尋覓到一些合適的資產。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就認為,博通以往收購都是分拆、對客戶漲價、逼客戶簽長約的財務運作,對下遊客戶尤其是中國客戶很不利,中國應該拒絕其併購。

來源:騰訊科技、澎湃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U學在線 的精彩文章:

馬斯克用12000顆衛星造覆蓋全球的超級WiFi……請問密碼多少?

TAG:U學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