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熟悉的臘腸味,讓我的軍旅生涯溫暖如春

熟悉的臘腸味,讓我的軍旅生涯溫暖如春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

你愛吃的(那)三鮮餡,

有人(她)給你包。

——《母親》

臘腸還是那個味,媽媽的鬢角卻白了

夜夜常相似,今日卻不同。隔著1800餘公里的距離,遙望著同一輪月,守著同一時歲,心裡牽著的也是同一份情。一個人走在營區,喧囂恍若歸於內心的平靜,打開在兜里按捺不住般震動的手機,收到的滿滿是新年的祝福,但置頂的永遠是媽媽發來的那條訊息。懷中抱著從四川遠道而來的郵政包裹,像是一份從家鄉捎來的問候,儘管遲到了將近一周,但承載的那份親情卻永遠不會缺席。

「森林,吃年夜飯沒有啊?」放下手中的快遞,我迫不及待地撥通了電話,還沒等電話「嘟」一聲,另一端便傳來了這熟悉了20多年的聲音。

「媽,我已經吃過飯了,寄的東西我也收到了!」本想用最輕鬆快樂的語調開始這一段對話,卻不曾料想,當拿起電話時,語氣情不自禁低沉了不少。

「那裡面都是吃的,雞肉是涼拌的,你要趕緊吃;牛肉是鹵的,特別香;排骨是油炸的,可以保存久一點;還有花生核桃糖,非常甜,你肯定愛吃……」媽媽一五一十地介紹著快遞里的東西,我揚起嘴角,安安靜靜的聽著。以前在家裡,總是會嫌媽媽嘮叨,什麼事都是反覆念叨,而現在,聽不到這種嘮叨,反而不習慣了,總感覺生活中少了一件非常重要的東西。

「媽,別操心了,我保證都吃完!」我拆開快遞拿出餐盒嗅了嗅,撲鼻而來的是久違的家鄉的味道。「還有你最愛吃的臘腸,我特意給你準備了!」電話另一端,媽媽還在繼續「嘮叨」,我看著面前的臘腸,鼻尖開始泛酸。

對臘腸,我從小便情有獨鍾。在四川老家,每到年終臘月,各家各戶都會精心製作花樣百出的食品,臘腸正是其中之一。

記得小時候在家,每到年底,媽媽都會做費心費神地做臘腸,我總喜歡跟在她的圍裙後,看著她一步一步製作餐桌上的美味。媽媽做的臘腸,有著特殊的味道。因為自幼不喜歡吃肥肉,所以每次做臘腸時,媽媽都選精挑細選肉品,並在瘦肉中加上剁碎的花生米,這樣吃起來,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小時候上學,媽媽總是擔心我在飯堂吃的不合胃口,周末回家便會給我準備臘腸。記得有一年年生不好,莊稼收成也一般,家裡很不景氣,到了臘月下旬媽媽才踏著隆冬大雪,走了三個多小時的山路,去買來了腸和肉,在家做了臘腸;那年,臘腸的味道沒有變,只是多了幾分辛酸。

軍校畢業後來到部隊,將在火熱軍營里度過第一個春節。年關將至,按照老家的習俗,都會提前置辦年貨,媽媽知道我不能回家,早早地便打電話告訴我,要給我準備過年的東西,但我嫌麻煩,千叮嚀萬囑咐不要寄東西,這裡啥都不缺。但是作為母親,兒子在外,永遠擔心的是穿的暖不暖、吃的飽不飽、過的開不開心,她哪管自己的兒子缺不缺啥,只恨不得傾盡所有。

除夕那天,當收到這沉甸甸的包裹時,我滿心的驚喜卻也毫不意外,因為我知道,第一次過年兒子不在身邊,媽媽一定無比挂念,一定恨不得把家都搬到部隊來,讓兒子過一個幸福的春節。想著想著,我拿起了一節香腸塞進嘴裡,熱淚盈眶。

或許是真的長大了,今年的除夕,並沒有兒時那般滿心的歡喜期盼,也或許是因為遠離家鄉,年自然也就少了些許滋味。看看手錶,已經將近零點,窗外依舊燈火通明,我拿出手機,輾轉著還是接通了視頻。

「媽!新年快樂呀!老爸和妹妹都在嗎?」

「唉!兒子,我們都在,你那裡年過的熱鬧不!」一家人的腦袋擠在窄窄的手機屏幕里,這一刻讓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溫馨。

「這裡很熱鬧,和戰友們一起過年哩!媽,你寄的臘腸特別好吃,我都吃完了!」聽著我說這話,媽媽的臉上掛著滿意的笑容。這笑容依舊那麼燦爛迷人,二十多年一直沒有改變,只是歲月無情,在她的額頭刻上了皺紋,在她的兩鬢染上了霜白。

時光流轉,媽媽做的臘腸味道一直沒有變,奈何敵不過一圈圈年輪,不再去奢望時光能夠待媽媽溫柔,但我,一定會待您溫柔!

母親是燈,不論多晚都有等待的溫暖;母親是光,行程路上總有最堅定的陪伴。強軍征程上,母親的關心關愛始終如影隨形,受表彰獎勵,有母親激勵鼓舞;遭批評挫折,有母親細心呵護;母親無時無刻都在想著,牽掛著,永遠想著把自己最好的給你。

晚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小動物VS大兵器
軍士長和工程師,因共同的「孩子」成了親密夥伴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