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懶散了這麼久,你一定很累吧?

懶散了這麼久,你一定很累吧?

竹子薔薇

關注女性心理與成長

情感文藝勵志

有態度,有溫度

有思考,有成長

有竹子薔薇的陪伴

懶散了這麼久,你一定很累吧?

文安妮

小沫這麼快來找我,是我沒料到的。

這不過是她辭職後的第17天。

在她宣布要辭職歇倆月時,我說,能堅持一個月,我敬你是條漢子。

最初的10天是極其愉悅的,出去旅行一圈,把想去的地方走一遍,時間過得很快。

回來後舒舒服服歇兩天也還好。

可過著過著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自己一個人宅夠了,想出來浪,可大家都在忙,根本找不到人玩耍。這個要加班,那個要出差,約來約去,忽覺自己像極了等待被寵幸的妃子。

你停下來了,可是抱歉,這個世界還在運轉,大家都在往前趕。最後真的就像阿桑在《葉子》里唱的,我一個人吃飯旅行睡覺走走停停......

從喧鬧到孤獨,要適應。要克服這種落差,不是件容易的事。

為什麼知道?

因為我真真切切體驗過。

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做了一年半之後,辭職休息了三個月。

當時只是想著,大四上學期就簽了工作,都沒有像別人一樣在象牙塔多混一年,於是就任性了一把。

在這三個月里,只做了一件正事,拿下駕照。除此之外,真的是,徹徹底底休息。

一個人生活,看看書看看電影寫寫字,餓了做做飯。·

無聊到什麼地步?宮崎駿的所有動畫,我翻來覆去看三遍都不止。特別喜歡的幾部,甚至可能超過五遍。而且保證每一遍都有新感受。

這樣的日子,愜意吧?可我並未覺得輕鬆。

掙脫工作的牢籠,終於自由了,但終日無所事事,難免心生惶恐。

而家長也時不時把焦慮傳遞過來:什麼時候出去上班呀?這樣成天宅在家裡也不是辦法。

即使之前已經跟家裡備過案,說自己只是想歇一陣子,真正實施起來,家人還是很快就按捺不住了。

這樣一來二去,無形中又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

到最後,這份「自由」早已變味,明明是要放鬆,卻適得其反,比上班還心累。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刻?

工作時,不拖延到最後一刻,就一定不會痛快完成某項任務,然而任務完成前的每一天,那份緊張感一直存在,從未消除;

減肥期間,偷偷大吃大喝應該高興才是,然而並沒有,片刻的歡愉往往伴隨巨大的愧疚感;

面臨考試,卻還在打遊戲,應該很嗨很刺激,但玩的時候提心弔膽,絲毫不比坐下來複習功課來的輕鬆。

為什麼?

因為內心清楚知道,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今天偷的懶,都是明天給自己留的坎。

除非你的人生就是以做一個一無是處消極怠惰的人為目標,否則,懶散不會比自律更輕鬆。要不怎麼說,自律的人生更自由呢?

《自控力》一書中,對這種「懶散也很心累」的心理有很透徹的描述:

人們往往弄不清「我要做」「我不要」和「我想要」三者的區別。一個人的意志力,只有通過這三種力量的協調,才會達到平衡,才會擁有一個快樂的人生。

「我要做」是一種淺層慾望,比如看到蛋糕店的奶油蛋糕,你的第一反應是,我要吃。這種慾望直觀而強烈,然而滿足後,帶來的快感也會迅速消失,甚至產生空虛和不安。

「我想要」是深層慾望,也是你內心真正的慾望,只有實現它,才會真正快樂。減肥時偷吃為什麼不開心?因為你真正想要的,並不是吃下眼前的食物,而是成為一個身材纖細的人。

而實現深層慾望,就要動用「我不要」的力量。

懶散是為了自由,這種做法好像是得到了自由,可實際上,在一無所獲的懶散中,大多數人都難以做到心安理得。

懶散只會把自己的選擇權變得越來越狹小,一旦喪失選擇權,談何自由?

越懶越累,是必然結果。

山本耀司說:

「我從不相信什麼懶洋洋的自由,我嚮往的自由是通過勤奮和努力實現更廣闊的人生。那樣的自由才是珍貴的、有價值的。」

如何繞過懶散,找到自由的正確打開方式?這裡有幾個實用小建議:

今日事今日畢

絕不把今天的事情留到明天做,誰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呢?跟拖延劃清界限,就能有效隔離眼前的懶散。

每天強迫自己做一件不想做的事

狠狠推自己一把,千萬別小看這種「受虐」行為,它能讓你的信心一天天增強,對克服懶散實現人生大規劃十份有利。

提前做好計劃安排

什麼階段該做什麼,高效務實,否則,一步亂步步亂,最後只能用時間來彌補戰術上的失誤,最終喪失更多自由。

生命只有一次,懶散與理想肯定是背道而馳的。

與其被動等待,不如用盡全力,搏它一個不後悔。

作者:安妮,90後少女心萌媽,理性與矯情並存的雙子座,專職寶媽,兼職寫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竹子薔薇 的精彩文章:

你胡攪蠻纏的樣子,好醜陋

TAG:竹子薔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