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護好3處,做好5點,謹防「倒春寒」的4種高發疾病

護好3處,做好5點,謹防「倒春寒」的4種高發疾病

民間有句俗語:「打了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雖然已經立春有一段時日,但是倒春寒時不時會帶來頑強的冷空氣,一不留神就會讓疾病鑽了空子。

「倒春寒」常見4類疾病

春季感冒、哮喘發威

春季人體皮膚逐漸蘇醒,汗毛孔閉鎖程度相應降低,因而春風較大時,儘管不是很冷,卻能長驅直入肌體內部,人就可能感冒或並發其他疾病。

春季呼吸道疾病易高發,如果不及時增添衣物,老人、孩子這些免疫力低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氣刺激後,會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令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因此氣溫驟降時,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

倒春寒,老胃病易發作

氣溫較低時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為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痙攣、胃潰瘍、胃腸炎等。

氣溫驟降,心臟很受傷

由於早晚溫差較大,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病人明顯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別是寒冷天氣。突然的寒冷刺激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出現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死。另外,呼吸道感染多發易誘發肺炎,這也會造成心臟負荷過重,成為心梗的重要誘因。

關節炎更容易「就犯」

春暖花開,很多人便脫掉秋褲,穿上短袖,甚至一些愛美的年輕姑娘早早就穿起了五顏六色的裙子。但人體的膝關節遭受冷空氣襲擊以後,局部容易出現麻木、酸痛等癥狀,久而久之,容易發生風濕性關節炎。

護好3處擋春寒

早春時節,防寒保暖有重點:脖子、腰部、雙腳處於人體陽氣運輸的主要通道上,又易暴露在外,一旦受寒可能牽連全身,需要格外精心防護。

頸部:

戴圍巾,練抬頭

身體的很多經脈要經過脖子,加上不少「電腦族」有慢性勞損的底子,一旦受寒便可能引發局部血管收縮、肌肉痙攣等,誘發或加重頸椎病,甚至出現眩暈、大腦供血不足等不適。

因此,外出最好戴上圍巾或穿高領衫,避免脖頸暴露在風寒中。

平時可多做擴胸仰頭的鍛煉,幫助抻筋骨、練頸椎。雙手交叉放在頸後,同時擴胸,頭向後仰,手臂向前用力,頸部用力「對抗」手臂的力量。

腰部:

多穿衣,搓腰眼

「腰為腎之府」,腰部受寒,很容易出現氣滯血瘀,引起腰部疼痛,甚至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等舊病複發。

因此,趕時髦別太早,初春季節盡量少穿低腰褲、露出肚子的短夾克等,中老年人可用護腰帶加強保暖。

平時活動較少的久坐族,可每天按摩後腰的腎俞穴:雙手交叉,快速搓熱手掌,然後把手掌捂在腎俞穴(俗稱「腰眼」,腰椎兩側二指寬處,約與肚臍相水平)上,用手掌溫暖腰腎,同時雙手反覆按揉,至腰部微微發熱。

足部:

常走動,勤泡腳

雙腳雖然支撐著「人體大廈」,但它遠離心臟,血液循環易受影響,且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能差,易被寒氣偷襲。因此,每天一定要保持鞋襪的溫暖、乾燥。

工作、學習一段時間,感覺腳底發冷時,最好起身走動一會兒,以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及時驅寒。

另外,堅持熱水泡腳可舒筋活血、強身健體,泡腳時還可加點有溫經或舒筋活血作用的中草藥,如乾薑、桂枝、當歸、艾葉等。

六個適應對策

1

吃「味兒沖的」

「倒春寒」天氣可以多吃點味兒沖的食物,可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在飲食上可增加吃大蒜、洋蔥、芹菜等味兒沖食物的次數,對預防傷寒感冒、春季多發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發作和中風大有益處。

2

用米酒泡泡腳

倒春寒往往比冬天更易傷身體,尤其是氣血較弱的人,倒春寒時更易手腳發涼、腹痛腹瀉。這時建議大家睡前泡腳時加點米酒。

具體方法是,在木桶或腳盆里放適量熱水和米酒,水和米酒的是1∶1的比例再加幾片生薑。用米酒泡腳,會比單純用熱水泡腳更加有利於活血暖身,改善身體怕冷的癥狀,同時還會有幫助睡眠的作用。

3

天氣回暖後得再捂7天

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保健專家委員會委員杜婕僡教授介紹,現在正是倒春寒的時候,我們得添加衣物禦寒,但同時還要注意,即使倒春寒過了,天氣回暖了,也得再捂上7天左右。衣服減得過快有可能會凍出病來。

4

適度鍛煉,必待日光

春季是開展體育鍛煉的好時節,建議大家可以多進行有氧戶外活動,比如打太極拳、做健身操、放風箏、踏青爬山等,能有效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5

適時開窗,保持衛生

天氣寒冷,夜晚居室當門窗緊閉,以防睡夢中被寒風所襲,但不可整天關門閉戶,白天需適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和陽光充足,這樣就使各種病菌失去滋生的條件,平時多洗手。

6

調適情緒,以養肝氣

春天萬物生髮時,人的情志也處於一種開放宣達、生髮疏泄狀態,情緒易變,因而精神性疾患較多。所以,春季要重視情志調養,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還要特別注重養肝,避免怒傷肝。

-End-

文字來源:生命時報、中國社區醫師雜誌、郝萬山講健康

圖片來源於網路

編輯:張覓奇

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央廣健康 的精彩文章:

對抗手腳乾裂,護理很重要

TAG:央廣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