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樓夢》寫的是漢人天下的家亡史血,作者根本就不是曹雪芹!

《紅樓夢》寫的是漢人天下的家亡史血,作者根本就不是曹雪芹!

魯迅先生對《紅樓夢》曾經有過一段很著名的論述:「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見《集外集》《絳洞花主》小引)。那麼一部《紅樓夢》中,有那些是有著「排滿」傾向呢。

一、關於滿清的文字獄

在說《紅樓夢》的排滿思想前,我先來說說清朝的文字獄。清代的文字獄可以說我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禁錮思想言論的殘酷手段,特別是在雍正乾隆時期,幾乎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最著名的文字獄有這麼幾個:

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題「維民所止」,被告發「維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將查嗣庭入獄。結果是查嗣庭連驚帶嚇死於獄中,其屍被戮,查的親屬或處斬或凌遲,或流放。

二、有個叫徐駿的官員,僅僅因為詩中有「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一句,便被扣上「誹謗朝廷」的罪名,落得個身首異處。

三、翰林學士胡中藻有「一世無日月」、「一把心腸論濁清」等詩句,乾隆認為日月合寫為「明」字,乾隆即認為胡是有意復明,「加濁字放在國號(清)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濁」字被殺,並罪及師友。

四、有個叫徐述夔的人,著有《一柱樓》詩集,其中「明朝期振翩,一舉去清都」二句,被乾隆帝定為「大逆」,理由是借朝夕之「朝」讀作朝代之「朝」,一舉去清都一句,則是很明顯地「要興明朝而去我本朝」。結果不但把已死的徐述夔及其子戮屍,徐的孫子和為詩集校對的人也全都處死。

五、山東省壽光縣民魏塾讀史時,對一千多年前晉代大夫江統寫的《徙戎論》作了一些批註。《徙戎論》針對當時原居住西北的羌、氐族逐漸遷入中原的情況,建議遷徙他們回原處,使「戎晉不雜,各得其所」。此議未被晉政權採納。魏塾對此加批語,說那時「在朝諸官俱是駑才豬眼,不用江統之論,遂釀成五胡之災」。經人告發,乾隆認為五胡、戎狄是映射清朝。魏塾被斬立決。這又是涉及胡虜、夷狄被誅殺的例子。

二、索隱派的反清復明

在這樣嚴酷的文字獄陰影的籠罩下,《紅樓夢》這部偉大小說也自然要被後來的學者進行廣泛的解讀。在紅學研究史上,許多學者都對《紅樓夢》一書進行了神奇的解讀,他們把《紅樓夢》說成是一部「反清復明」的大作。

這裡有著名的國學大師蔡元培先生,最突出的就是蔡元培的「反清復明」說。蔡元培是推翻清朝的革命黨人,「反清復明」是革命黨的宣傳口號。蔡元培任北大校長後,依然堅持自己的這個主張,其《石頭記索隱》一書,是他「紅樓附會學」的集中體現,成為「舊紅學」最著名的代表人物。

蔡元培認為,《紅樓夢》從明朝滅亡開始寫起,「真事隱」也可理解為真「士」隱。江南甄家就是明朝皇位正統,賈府就是大清「偽朝」。蔡元培認為,小說原名《石頭記》,來自於金陵(南京)又名石頭城; 蔡元培從革命熱情出發,給自己的附會,尋找了大量「證據」。

例如,他認為小說中所有的男性都是滿人,女性都是漢人。理由是寶玉說過「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土做的」,而「漢」字是「水」偏旁,滿人又叫「韃子」,「韃」的繁體字中有「土」。按照這種附會法,「滿」字也有「水」,為何不能代表「女人」?

蔡元培進一步發揮說,賈璉指的是「戶部」,因為「戶部」在朝廷六部中排名第二,而賈璉又叫「賈二爺」。此處的牽強附會極為明顯,寶玉也叫「二爺」,為何就不是「戶部」?蔡元培還說李紈是指「禮部」,因為「李」「禮」同音。李紈的居所原名「杏花村」,影射孔子講學的「杏壇」。

蔡元培先生還說,《紅樓夢》里的「紅」,包括寶玉居住的「怡紅院」,作者的「悼紅軒」,以及賈寶玉愛吃姑娘的胭脂等,都是暗指「朱」,代指對明朝的懷念。寶玉、黛玉讀《西廂記》,也代表懷念明朝。「落紅」、「葬花」都是對前朝的緬懷。

還有金陵十二釵隱寓了南明隱士,如林黛玉影朱彝尊,王熙鳳影余國柱,史湘雲影陳維崧,寶釵妙玉則從徐說,旁徵博引,用力甚勤。這個觀點後來遭到了胡適等考證派的批判。

還有一些人則是說,《紅樓夢》的紅樓是隱朱樓,朱即朱明王朝,秦氏的上吊自盡,是比喻了崇禎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殺的經歷。甲戌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靈通,賈雨村風塵懷閨秀中》就出現有如下一段關於「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賢之恨」的脂批,稱「及今不盡,況今之草芥乎?」這句話意思是,諸葛亮面臨三分天下的局勢,岳飛面臨二帝被俘之恥,這兩個賢人的悲憤,到現在也沒有終止,更何況現在的普通人呢?這不是很明顯的排滿思想嗎。

在《紅樓夢》第四十回,在猜牙宣令時,史湘雲完令的句子是「雙懸日月照乾坤」。此句始出自見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第十首:「劍閣重關蜀北門,上皇歸馬若去也。少帝長安開紫極,雙懸日月照乾坤。」但有紅學家對此解讀說,日月雙懸的日月合起來就是明,也就是要以大明來照耀乾坤,這不是赤祼祼地宣揚反清復明嗎。

在《紅樓夢》一書里,還有一個人物,叫賈敬,其實是明朝嘉靖皇帝的諧音,在秦可卿的判詞「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宿孽總因情」。這似乎是在追溯明朝滅亡責任,把明朝走向衰敗責任推到了嘉靖這一代,嘉靖痴迷道教,而紅樓夢中的賈敬也痴迷道教,書中的描寫是「賈敬襲了官,如今一味好道,只愛燒丹鍊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而賈敬的諧音正是嘉靖,這個賈敬與明朝的嘉靖還真是有幾分像,所以難怪判詞要說箕裘頹墮皆從敬,家事消亡首罪寧。都是因為嘉靖皇帝不管政事,一心想求仙得道,才導致後來大明王朝被滿清推翻。

在第五十二回《俏平兒情掩蝦須鐲》,薛寶琴說她父親到西海沿子上買洋貨,有個真真國女子,念了首詩,開頭兩句便是:「昨夜朱樓夢,今宵水國吟。」在這裡,作者直接將朱樓夢也說了出來,原來書中已經告訴了我們,紅樓夢就是朱樓夢。而在這裡的朱樓的朱是屬火,你如果仔細看,大清國不就是水嗎,這樣火碰上水,水克火嗎,豈不是被火給滅了呀。原來作者在這裡也是藏了一個驚天秘密,就是告訴大家,大明王朝是被女真人給滅了的。嘿嘿,這樣的解讀也是很有味的吧。

三、判詞的證據

而有的人則在第五回的太虛幻境中找到了「反清復明」的證據。關於元春的判詞[恨無常]中說:「望家鄉,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裡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元春居住在皇宮,她的父母和她一樣都在京城,那這個「望家鄉,路遠山高」,究竟從何談起?這隻能解釋為戰爭動亂後逃亡到邊遠地區的情形。所以元春的命運很可能是暗喻南明永曆小朝庭的命運。

又比如惜春的判詞中說:「則看那,白楊村裡人嗚咽,青楓林下鬼吟哦.更兼著,連天衰草遮墳墓」,這描繪的分明是戰爭屠殺之後蕭索荒涼的景象。在一首明遺民描繪滿清進行的廣州大屠殺七十萬人後的凄慘景象的敘事詩中有一句就是「白楊衰草」。再有一個地方,也可以看出蹊蹺。比如說李紈的結局「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騭積兒孫。氣昂昂頭戴簪纓,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還有妙玉的判詞:「你道是啖肉食腥膻,視綺羅俗厭,卻不知太高人愈妒,過潔世同嫌。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心愿。好一似,無瑕白玉遭泥陷」。這似乎是暗指那些在明朝時期,不屑為官,不願與國家朝廷合作的清高之人,結果明亡之後面臨的卻是「可嘆這,青燈古殿人將老,辜負了,紅粉朱樓春色闌。」青燈古殿指的是清朝,紅粉朱樓指的正是明朝了。而最後在滿清統治的淫威之下,「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髒違」。

我們來捋一捋,紅,就是朱;紅樓,就是朱樓;賈寶玉怡紅公子,看到「紅」就喜歡,其實是看到「朱明」的就喜歡;那「千紅共哭」,不就是千千萬萬的朱明子民在哭……可不是嘛,明朝滅亡多慘烈啊,前有李自成張獻忠作亂,後有滿清大屠殺,加之天災瘟疫,尤其是朱元璋的子孫後代,被農民軍追殺了,又被滿清刨根。

明末清初那些悲慘畫面,那場景不就是紅樓夢裡所寫的「千紅共哭」、「萬艷同悲」?這麼一段血淚史,史書沒有記載,因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大清國當年不會記載自己「殺人的武功」;漢族文人也不敢寫,因為那時候有史上最殘酷的文字獄,亂寫一個字,都能觸犯滿清統治者那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經,那就是無數個腦袋落地。而《紅樓夢》則是很隱晦地把這段歷史給描述進去了,這也是「排滿」思想的一個具體的體現。

四、對犬戎胡人的影射

在第九回中,寶玉的小廝茗煙和金榮的對罵,也是透露出這種悲憤之情的影射。茗煙罵金榮說:「姓金的,你是什麼東西?」有學者考證說金榮的「金」意指後金,即滿清,「金榮」含「滿清興隆」之意;茗煙的「茗」大明王朝「明」的諧音,「明煙」即「大明化煙」。當然了這些學者在考證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有一些索隱派的味道在裡面。

通觀《紅樓夢》一書,最為明顯地論及排滿思想的一章是在第六十三回,寶玉借玩笑的方式戲耍芳官,「將周圍的短髮剃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中分大頂」,這種髮型不就是滿清剛入關時所剃的髮型嗎?寶玉還要芳官改名,說:「我亦常見官員人等多有跟從外國獻俘之種,圖其不畏風霜,鞍馬便捷。既這等,再起個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與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況且這兩種人自堯舜時便為中華之患,晉唐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們有福,生在當今之世,大舜之正裔,聖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億兆不朽,所以凡歷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頭緣遠來降。我們正該作踐他們,為君父生色。」

這段文字,通篇看來,都是在聲討那些亂我中華的胡人犬戎,而這些胡人犬戎,從漢代的匈奴,到元代的蒙古人,再到大清的女真人,他們不都是成為中華之患,讓中原百姓深受其害。想想看,女真人不就是與匈奴人一樣,同是中華邊地的「自堯舜時便為中華之患」的「犬戎」嗎?「我們正該作踐他們,為君父生色」,可不就是活脫脫的「排滿」思想嗎?而且讓人奇怪的是,這段文字是只在庚辰本里等古抄本才有的,而在程乙本里,則將此段文字全部刪掉了。說明後來的程偉元和高鶚也肯定是感受到了官方的某種壓力,而將這段敏感的文學全部刪掉。因為這些文字,如果在當年的文字獄盛行的年代,怎麼能夠流行下去呢,這可是要滅九族的勾當呢。難怪高鶚在改定本上,斷然將這段文字予以刪掉。

五、滿人對《紅樓夢》的仇恨

怪不得以前的滿人對《紅樓夢》是很仇恨的,認為在《紅樓夢》中大量漫罵滿人的地方,清朝時期許多人都看出來了。一位叫梁恭辰的清人記載說得很明確:滿洲玉研農(麟),家大人座主也,嘗與家大人曰:「《紅樓夢》一書,我滿洲無識者流每以為奇寶,往往向人誇耀,以為助我鋪張者……其稍有識者,無不以此書為污衊我滿人,可恨,可恨。若果尤而效之,豈但《書》所云『驕奢惡佚,將由我終』哉!我做安徽學政時曾經出示嚴禁,而力量不能及遠,徒喚奈何……那繹堂先生亦極言:『《紅樓夢》一書為邪說卜行之術,無非糟蹋旗人,實堪痛恨。我擬奏請通行禁絕,又恐立言不能得體,是以隱忍未行。』」

這裡說得多清楚:「其稍有識者,無不以此書為污衊我滿人,可恨,可恨」「糟蹋旗人,實堪痛恨」。另外還有幾個滿清文人也十分仇恨曹雪芹,說他撰寫此書得了因果報應,子孫陷入叛亂案,伏法無後。另有一個叫鐵珊的文人則是十分惡毒地把創作這些小說的作者罵了個遍:「施耐菴作《水滸傳》,子孫三世皆啞;袁於令作《西樓記》患舌癢症,舌盡而死;高蘭墅撰《紅樓》終身困厄;王實甫作西廂,忽撲地而死。」看他們的文字,對創作這些小說的作者是多麼的仇恨。

其實他們也許不知道,曹雪芹就是一個滿人,他的先祖也是一個滿族世家,他們怎麼可能會著書去咒罵自己的民族呢,這顯然是以前的人不知道紅樓夢的作者是誰,所以他在文字中也是以猜謎一樣的形式進行探究,所以他們得出的結論往往也是不可靠的。

來源:老黃看紅

編輯:醫漢號主有明人

黃帝紀元四七一五年歲次戊戌正月初十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漢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歷史繞不過他,當下繞不過他,未來繞不過他!
得道高僧被配性真的要自殺嗎?驚悚呈現:大活佛的自白

TAG:醫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