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揭秘:自古以來為什麼皇帝不愛惜英雄,反而誅殺打擊?

揭秘:自古以來為什麼皇帝不愛惜英雄,反而誅殺打擊?

從古至今,每一個朝代,王的背後都總有那麼幾個元老,這些人可以是有赫赫戰功的將軍,也可以是能言善辯的諫官,正是這些人,撐起了一個朝代的一片天。可是,一般這些英雄,沒有幾個是能夠善終的,多數人都是被皇帝誅殺。那麼,皇帝為何要誅殺有才幹有能力的臣子呢?

皇帝和臣子們的關係,就像是我們今天的委託代理關係。既然是委託的關係,那麼天下就還是皇家的,而臣子們只是個代為管理事務的人。臣子們做得好,是應該的,皇帝僱傭他們,就是來幹活的。但是,皇帝們不會只考慮現在,他們最關心的事情,還有這些心腹大臣們,到底有沒有可能成為自己的心腹大患。

手握權力的臣子更容易造反,而當他們的能力又足夠強悍的時候,皇帝心裡的猜忌也隨之而來。畢竟對於皇帝來說,保證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皇帝不僅要考量各個臣子的能力如何,更要綜合考察他造反的概率有多大。皇帝這個職位,向來是高風險高收益的,這個職位意味著普天之下最高的榮耀,同時也意味著,一旦有臣子造反成功,首當其衝受到威脅的就是皇帝。

臣子的績效考核,是比較容易的環節,但要想判斷出臣子到底有沒有造反之心,卻十分困難。內亂向來都比外患更容易發生,外患是顯性的,而內亂則是隱形的,是人都會有野心。而只要放任這樣的野心,任其滋生,就有可能帶來禍患。如何區分忠臣和姦臣呢?皇帝自己也區分不出來。

要以臣子是否恭敬作為評判的標準,其實也不妥。真正想要造反的人,一般也會對皇帝十分恭敬。畢竟造反是個長久的目標,短時間內必須要收斂光芒,要盡量不讓皇帝察覺,慢慢積攢自己的力量。比如安祿山,他謀劃造反一事好多年,但他自己對唐明皇的態度,則無可指摘。這種恭敬很大程度上放鬆了皇帝的警惕心,擴大了成功的概率。

在絕對的權力面前,親情也不是衡量臣子是否忠心的證據。帝王家族,通常都是無情的,就連皇帝本人的繼位,也並非乾乾淨淨。打壓兄弟,這是皇子爭奪皇位時候的必修課。皇位的誘惑,坐上皇位的人最能明白。越是清楚,就越是無法放棄權利。

沒有辦法分辨奸臣和忠臣,那就只能加大懲治的力度。歷史上的眾位皇帝,對於敢於造反的臣子,都執行了最嚴厲的懲罰,不僅臣子一家要被誅殺,還有很多被連坐的人。有的人根本沒有參加謀反,但一旦被皇帝猜忌,也要受到牽連。皇帝們對於謀反向來是零容忍,而且抱著寧可錯殺,不能錯過的心態,大力追查所有相關人員的責任。而那些能力特別高的臣子,通常都會被皇帝所嫉恨,雖然棟樑難求,但皇帝也會對他們痛下殺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小謎團 的精彩文章: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都是因為他?他究竟是「豬隊友」還是「中山狼」?
毛主席請溥儀吃飯,席間毛主席和他開了個玩笑,嚇得溥儀口不擇言

TAG:歷史小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