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聖米歇爾山,見證世界第八大奇蹟

聖米歇爾山,見證世界第八大奇蹟

2018年春節巴黎遊記系列

第一篇 巴黎我們來了

第二篇 暴走巴黎第一天

第三篇 拉練,在巴黎的博物館

第四篇 聖米歇爾山,見證世界第八大奇蹟

第五篇 從男人到女人,那些有性別的城堡

第六篇 迷失凡爾賽

第七篇 巴黎聖母院的周日彌撒

第八篇 再見鐵塔再見巴黎

聖米歇爾山,世界第八大奇蹟

終於可以不用逛博物館了,今天改坐旅行社的大巴去諾曼底半島的聖米歇爾山,參觀那裡的修道院。

連著經歷了法國第一天的寒風凌烈,凌烈到傍晚還飄起頭皮屑一樣的雪花,第二第三天的陰雨,終於到中國的大年初一了,天氣預報2-9度,據說是晴天,但是還是把自己裹嚴實了,6點多離開家,坐著早班的地鐵去法國旅行社的集合點,到了旅行社,把列印好的行程單給他們,換了車票,貼了標籤,排隊上車。

這裡的旅行大巴和紐西蘭的一樣,都有兩層,上層的天花板是大大的天窗。下層的座位有點像老式火車那樣,面對面坐,而且中間有小桌子,各有優勢。車上座位邊是USB介面,可以隨時充電。我們分別從天貓和攜程各報了一個團,都是這家旅行社的。

車上有三個帶隊翻譯,分別說英語、葡萄牙語和中文。一車60多人,來自世界各地,也算是小小的聯合國。於是一路上,每個行程的須知都由三名導遊分別用各自的語言解說一遍。還有所謂自由行的客人,不跟著導遊走,但是有旅行社發的景點介紹器,可以自己下車後隨便逛。

發車的時候,巴黎即將蘇醒,轉過一個路口,協和廣場上的摩天輪和方尖碑就這麼靜靜映襯著藍紫色的天幕,如同剪影一樣的美麗巍峨。

一路上的導遊會先普及下英法百年戰爭的背景和聖米歇爾在其中的歷史地位。還有我們遊覽的所在區域諾曼底半島的風土人情和歷史發展。

其實,路上最大的驚喜是窗外的鄉村美景。只能遠觀無法褻瀆,匆匆略過的美景無法用相機捕捉。離開巴黎的市區,上了高速公路後,窗外連綿的綠色出現。平緩的山坡丘陵上,成片的草場還結著白霜,零星的農舍點綴期間。很難分得清這是一個多世紀前還是當代的風景。

薄霧依然飄蕩,纏繞著樹木枝頭。我忽然懂得了歐洲那些田園風景畫是如何產生的 ,以及大師們的描繪有多精彩——清晨的法國鄉村濕潤而朦朧,所有的像素都是一些油畫般的感覺。

去程迢迢,從7點半發車到12點多才到。當一大片平坦的田野出現的時候,遠遠的一個圓錐型剪影出現在地平線盡頭,終於,我們的主角出現了。

旅行社安排的午餐就在擺渡車的始發站。正宗的法餐三部曲——開胃酒、前菜、主食、甜品、咖啡。開胃酒是諾曼底半島特有的蘋果氣泡酒,透明的紅橙色,度數低入口甜中微酸。前菜沙拉配春卷真心還是吃不太慣,主食是香煎三文魚配海鮮飯,甜品是蘋果派。雖然是團餐,但是基本上的節奏依然按照法國時間一道一道來,慢慢悠悠的吃了快40分鐘才結束。

擺渡車經過的區域,是鹽鹼地,依然有很多適應生長的植物,法國不斷在做島嶼周邊的淤泥疏浚,以保證這個聖山周邊潮汐來臨時的盛景不被日益堆積的河流沖刷泥沙所掩埋。

走過木質的棧橋,就來到了必須仰望的聖米歇爾山腳,這個距離海岸約1公里的岩石小島呈圓錐形,由聳立的花崗岩構成,周長900米,高80米,而坐落其上的聖米歇爾山隱修院竟然也高80米。小山經常被大片沙岸包圍,僅漲潮時才成為島。每天都在經歷潮漲潮落,我們抵達的時候,是退潮,岩石山四周都是海水退卻後的沙灘。

朝聖,總是讓我聯想起那些西藏高原上,匍匐前行的轉山者。據說久遠的時代,很多朝聖者跋山涉水,披著斗篷,背著褡褳的兜子,不畏千辛萬苦的來到這裡,更多的人會在朝聖路上長眠。相對於耶路撒冷和梵蒂岡之於布達拉宮,當年的聖米歇爾山就好似今天的岡仁波齊。

進景區,過了第一道大門,是古老的中世紀小鎮。經過用鐵索拉扯的巨大弔橋,狹小的石板街道,熙熙攘攘的人流,重重疊疊的店招會有一種恍然到了鼓浪嶼的感覺。所有導遊都會在一個買蛋餅餐廳門口,對著牆壁上巨大的一套紫銅侃侃而談。這個就是著名的布拉媽媽的蛋餅店,布拉為了使客人耐心的等待主菜的燒制的一道前菜,用純黃油在長柄銅鍋里 放在壁爐里的木火中煎制而成。

這裡要特別介紹我們此行的中文導遊,是一位來自台灣的趙女士,目測大我十歲,走路快,說話快,介紹起來那個麻溜乾脆,真心和我脾胃。

與很多法國導遊、韓國導遊、日本導遊不同的是,她帶我們總是不走尋常路,放棄了街鋪林立的主要街道,另闢蹊徑挑一些背街小巷子鑽。讓我們看到的風景不但獨特,還省力。用了最快的速度,進入了修道院的大門。

這座修道院建於公元708年,那個時候中國應該是唐代,主教奧貝為奉獻給大天使米歇爾所建。據說米歇爾一連託夢兩次給主教要求再這個島上給建立修道院,主教都沒有當一回事,第三次,米歇爾乾脆在夢中一邊要求用大拇指在主教腦門上摁了一個洞,主教醒來後,發現腦殼上真多了個窟窿,這才積極建立籌備。好吧,據說考古發掘的時候,真找到一個腦門上有圓滑窟窿的骷髏頭……在修道院,下圖的雕塑,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聖米歇爾原本就是戰事之神,在修道院最高鐘樓尖頂,是該大天使黃金耀目的鍍金銅像。聖米歇爾一手執劍用以鎮壓代表撒旦的惡龍,一手持天平秤,在每個人的最後審判時間,用來稱量每個死者的靈魂,靈魂輕的上升到天堂,靈魂重的下墜入地域。我們遊覽那天,蔚藍的天幕金黃的聖米歇爾像,美得讓人窒息。

幾年前巨大的銅像在其他地方鍍金修復,重新安裝的時候,是用直升機直接對好基座落下完工的,在一旁還有專門的模型說明。

整座修道院,我最喜歡的是位於最高處奇蹟樓樓頂的修道院迴廊,在陽光下,蔥綠的草地平整寧靜,如同一塊閃耀著絲緞光芒的絲絨巨毯,柔軟而光明,呈現出天堂一般的美麗。周邊是細細交錯的輕巧石柱,在整齊的排列中,舞動著韻律美好。

整座修道院按照嚴格的等級制度建設:

最頂端是修士們的靜修、食堂、宿舍,代表的是靈魂;

中間一層是接待貴賓國王和貴族的大廳,代表權利;

最底層用來儲藏物資和接濟窮人與朝聖者,代表物質。

下面這張就是修道院的圖紙,從上到下,分別是頂層、中間層和底層的平面圖。

為了在如此局促的島嶼上建造如此龐大的一座修道院,這裡的建築規劃設計本身,也是一種奇蹟。

底層的中間是島嶼花崗岩,圍繞這是巨大的山牆、圍和的小通道和林立的龐大石柱,這些具備不同功能的儲藏室和翼廊支撐起了80米高聳的修道院。

二層的建築中心依然圍繞花崗岩山體頂端而建,並和下層的支撐結構重疊,而且教堂的開間和石柱密度對應成為頂層花園偉廊及鐘樓的基礎。

法國大革命後,這裡一度變成了監獄,1874年才被視為歷史古迹。這架巨大的滑輪就是當時監獄和外界運輸物資使用的工具。

最上面一層的建築,通過各種瘦身的苗條石柱,交錯排列,降低自重,並在巨大的食堂牆面上,巧妙的設計了入口處根本無法發現的窄長條豎窗,又保證了採光,防風又有效減輕了這座宏偉大殿的重量。

在英法百年戰爭期間,這座孤島成功的抵禦了英國軍隊的攻擊,成為軍事建築的典範,更成為法國民族精神的象徵。而當時英國佔領的小島,放眼望去,真的就是近在咫尺。

當年的儲物空間和接待窮人及朝聖者的殿堂變成了現在的旅遊禮品店,擺滿了各種中世紀的小禮品。

從遊覽的最後一間禮品店出來,海峽海灣就在懸崖下,按照導遊的叮囑,放棄了主路,沿著巨大的石堡邊緣扶階下行,一路觀看美麗的海峽風貌。

巨大的海風掠過,金色沙灘上,投射出聖米歇爾山巍峨的倒影,我會有那麼瞬間,迷失在磅礴的歷史和遼闊的大海中,滄海桑田,人真的好渺小。

離開前,在古街上看到了一片牆的貴族徽章,代表著不同的王國、不同的家族、不同的歲月故事。

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還是會選擇坐將近9個小時的大巴,實地膜拜這座聖山。

不為宗教,只為人的奇蹟。

揭曉答案:

在聖米歇爾修道院的西平台,我們又見到地面上這些奇怪的符號。導遊解釋,當年工匠不識字,於是在自己做的石頭上刻上獨特的符號,便於收工的時侯,工頭可以區分並計件支付工錢。哈,這個就是我們現在的計酬標識,有十字架、愛心、阿拉伯數字、拉丁文數字等等……你猜對了嗎?

上篇有愛心的石頭,最後是林子回答正確。你的禮物已經在路上,希望你能喜歡。

文和圖|澄媽

這個是第四篇

未完待續

橙 長 分 享 會

GIF

強悍親媽專業講述帶娃路上的闖關攻略

分享非主流成長秘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從前書信車馬都很慢
2018MWC首次把全面屏概念引入筆記本,亮點紛呈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