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流言——凡事留有餘地,方能進退自如

流言——凡事留有餘地,方能進退自如

古人云:「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人生一世,萬不可使某一事物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展到極端,而應在發展過程中充分認識其各種可能性,以便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餘地採取機動的應付措施。

處世謹慎,臨事不危,保持一種小心翼翼的態度,三思而行,這是必須的。但要做好卻不容易。個性強的,容易動肝火,起意氣,雖知道要謹慎,卻熬不住性子,終使言行變得衝動、冒失。而個性柔弱的人,又容易過分謙卑,言行顯得懦弱、遲緩。而在強烈的功利吸引之下,無論強者與弱者,都容易一改本性,成為冒險鬼,自取失敗。所以,做到謹慎,重要的是把握分寸,留有餘地。

說話,評論一件事,一個人,應當實事求是,從好的方面看的同時,也應看到壞的方面,切忌感情用事。喜歡起來,什麼都好,厭惡起來,一無是處。如果眼前不吃虧,將來必知禍從口出。

王兵和同事因為某些工作上的小事而吵嘴,弄得倆人很不愉快,王兵向他的同事說:「從今天起,我們斷絕所有關係,彼此毫無瓜葛……」說完話還不到兩個月,他的同事就晉陞成為他的上司,然而王兵因為當時話講的過重,只好另謀他就。

當然,狀況並不是只這幾個。固然把話說滿有時也有實際上的需要,但除非必要,還是保留一點空間的好,既不得罪人,也不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謹慎也當留有餘地。之所以說做人不是事事當謹慎,是說謹慎到一定情況當換一種形式,或叫果敢,或叫靈活。

劉邦在鴻門宴上,被張良叫了出來,實際已離虎口。如果想逃走,卻又謹慎地履行禮節,去向項羽、亞父告別,無異於送肉上砧板。這時,劉邦既已出門,該撒腿就跑,而講禮數去辭行就是愚蠢。所以樊噲說:「大行不拘小謹,大禮不辭小讓」。

初入道經商的人,將本求利,能得大利,求其中利,留有餘地,把握住這個分寸,就是謹慎。農村學生考大學跳龍門,達到重點大學分數線了,無絕對把握錄取,報名的志願表上填個二類大學,以求穩操勝券,這也是謹慎。雖不能達到心滿意足的最佳效果,但卻可免除失敗危險。

總之,謹慎,留有餘地,不說過頭話,不做心力用盡的事,則隨時可以應付意外情況。因為於人本身,強中自有強中手,而於事態發展,也時有不測風雲。因此,但凡做事就要留有餘地,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進退自如。

做人要留有餘地,不可把事情做絕。人生在世,萬不可一條路走到黑,認死理,而應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冷靜判斷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並採取圓融變通的方法隨機應變,以便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的餘地,採取機變的應付措施。  世界上的事情是複雜多變的,任何人都不應該憑著一家之言和一己之見,自以為是。

即使是某些以為自己絕頂聰明的人,也應該留有餘地供,供自己迴旋。否則的話,就會給別人留下把柄。不給自己留餘地的人,在笑夠了別人之後,豈不知也把自己的短見亮給了別人。所以我們在做人時講求留有餘地,不能把話說得太滿,要容納一些意外事情,以免自己下不了台。

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預料它的發展態勢,有的也不了解事情的發生背景,因此切不可輕易地下斷言,而使自己一點迴旋的餘地都沒有。凡事總會有意外,留有餘地,就是為了容納「意外」。杯子留有空間,就不會因為加進其他的液體而溢出來;氣球留有空間,便不會爆炸;人說話、做事留有餘地,便不會因為「意外」的出現而下不了台,從而可以從容轉身。

人與人之間交往也要有個「度」,過之則煩惱,少之則陌生。如果這種距離遭到破壞,人也必然會受到傷害。保持距離,才能避免傷害的發生,朋友之間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保證友誼的長遠。保持距離就是不要過於親密。能保持距離就會產生「禮」,這禮便是防止對方碰撞而產生傷害。

物極則必反,否極而泰來。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可續行;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則無理可續言。做任何事時,進一步,也應讓三分。古人云:「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人生在世,萬不可使某一事物沿著某一固定的方向發展到極端,而應在發展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其各種可能性。

集處世經驗之大成的《菜根譚》中寫道:「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留人寬綽,於己寬綽;於人方便,於己方便,這是古人總結出來的處世秘訣。讓三分,留餘地,表面上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給自己留餘地,有進有退,進退自如,以便日後更能機動靈活地處理事務,解決複雜多變的社會問題。二是給別人留餘地,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也不要把別人推向絕路,萬不可逼人於死地,那樣會迫使對方做出極端的反抗,如此一來,事情的結果對彼此都沒有好處。

不讓別人為難,不與自己為難;讓別人活得輕鬆,讓自己活得闊綽。

這就是讓三分、留餘地的妙處,也是圓融處世的良方。留有餘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絕,不把事情做到極點,於情不偏激,於理不過頭,這樣,才會使自己得以最完美無損地保全。

感悟:人不是刺蝟,人有自己的需要,有自己的頭腦、價值觀和思維方式。人都渴望與人交流、分享悲傷與快樂。看似是生活小事,但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學習、工作與生活質量。社會是一所大學,人際交往是人生的一門必修課程。在交往和成長中學習,在學習交往中成長。人都有這樣的體驗,積極的情緒為我們開啟成功交往之門,而不良情緒只能成為交往中的攔路虎。因為情緒具有感染性,它影響人際認知,左右人際行為。不良情緒是人際關係的危機源,破壞人際關係。憤怒使人失去理智,悲傷使人失去活力,恐懼使人失去機會,煩躁使人失去冷靜,變得粗魯,疏遠人際關係,甚至激發矛盾。人在社會中生活,難免有消極情緒出現。在人際交往中,只有我們學會把握情緒,做情緒的主人,才有利於人際交往,才有利於在生活中體驗更多的愉快與幸福。

---end

文/單眼老表(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方老狼 的精彩文章:

流言——平凡的幸福
流言——有一種愛叫做「妻管嚴」

TAG:北方老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