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想讓全世界的人都愛上潛水」——三聯生活周刊專訪 PADI 全球總裁

「我想讓全世界的人都愛上潛水」——三聯生活周刊專訪 PADI 全球總裁

PADI 全球總裁Drew Richardson先生接受了三聯生活周刊的採訪,並刊登在了2017年第49期周刊上。

——專訪 PADI 全球總裁、首席執行官Drew Richardson先生

文 程磊

2017年11月15日,作為全球分布最廣、持證人數最多的潛水訓練機構,PADI(國際專業潛水教練協會)宣布成立大中華區。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2千500萬人在 PADI 完成潛水課程並獲得執照,他們中的大多數都宣稱,潛水改變了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國以潛水人數連續5年50%的增長,成為 PADI 當前最關注的市場,潛水這件事,連接著怎樣的可能性?我們專訪了 PADI 的全球總裁、首席執行官DrewRichardson先生。

PADI 全球總裁DrewRichardson(左)

與新設立的大中華區總裁樓彥(右)

記者:中國市場在 PADI 的戰略中處於什麼位置?

Drew: 在潛水培訓市場,PADI 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潛水訓練機構,創建51年來,我們在全球擁有超過6400家潛水中心和潛水度假村,由近14萬名專業教練來對學員進行潛水培訓並頒發相應等級的潛水技能證書,現在 PADI 每年發出的潛水執照中超過10%在中國。對比全球市場的增長,中國是增長最快的區域,最近5年的中國持證潛水員的增長超過50%,我們預計未來中國的潛水人口將超過4000萬。我們需要為這個蓬勃發展的市場匹配更多服務,所以我們來了。我們希望能將國內潛水的基礎設施做得更好一些,同時也幫助不懂中文的海外潛店,去做好對中國市場的服務。

記者:今年上半年 PADI 完成轉手,這個過程中為什麼會出現被中資收購這樣的傳言?

Drew:收購方是一家名為Mandarin Fish的公司,Mandarin直譯為「普通話」,這可能讓人產生聯想。在此之前,PADI 的實際控制人是美國著名投資機構普羅維登斯股本合伙人公司,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是一個由家族基金和捐贈基金組成的財團。雙方認可這筆交易其中很大的原因,是 PADI 的業務一定程度上能為海洋保護作出的貢獻,並且未來仍要以此為發展的重點,管理層和投資人雙方均認可這一點。

記者:從你們掌握的數據來看,是什麼樣的人在潛水?

Drew:自1966年 PADI 成立以來,我們在全球共發放了超過2500萬張 PADI 潛水證書,從男女比例來看,男性佔了65%,現在希望讓女性也能更多的參與進來;年齡方面,男性的平均年齡是28歲,女性27歲。如果以這個年齡段來觀察中國,中國的女性佔比很高,佔55%。全球的潛水員的畫像是這樣:他們是一群性格開朗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收入水平較高,注重精神生活和生活質量,喜歡冒險、刺激一點的運動。

記者:中國目前沒有像樣的潛水旅行目的地,要發展這個產業,需要做哪些工作?

Drew:地方政府需要意識到,作為旅遊產業的一部分,潛水本身對經濟的帶動雖然有限,但卻是一個可以啟發更多的人參與到海洋環保中來同時兼顧經濟利益的一項運動,這是這項運動的價值之所在。除了在海南等這樣的海岸區域挖掘美麗的潛點,基礎設施的搭建也可以更大膽一些,迪拜可以在城裡造一個人工滑雪場,在中國建造人工潛水當然也是可行的。我們可以看到,在海洋館裡發展潛水體驗很常見;在歐洲,也出現了人工建造的潛水深池,在台灣地區的台中,也有一個21米深的池子專門提供體驗潛水服務;墨西哥的坎昆,有一座建在海底沙地上的雕塑博物館,吸引了大量的潛水愛好者。巨大的人工珊瑚湖、人工瀉湖,都在陸續問世,一切皆有可能。

記者:很多人覺得潛水是一項危險係數很高的運動,實際接觸下來,其實比想像中要安全,你覺得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對潛水留下了危險的印象?

Drew:一個密閉的空間,相對陌生,水下還有一些貌似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想像起來,似乎令人畏懼。當然,這也是人們好奇之所在。其實,潛水發生事故的比例是很低的,遠排在常見的足球、籃球等運動之後。而 PADI 存在的價值,正是將有可能發生風險的可能性降至最低,我們將所有的風險,分解到教學的每一個細項,休閑潛水又是在已經對水下情況足夠了解的情況下進行,過去50年我們已經證明了,只要遵循培訓的條款,風險是完全可控的。

記者:PADI 是允許自由教練的,作為個體,他們並沒有教學所需的條件,如何保證教學質量?

Drew:首先我們對於所有會員,無論是潛店還是個人教練都採用同樣的教學標準,我們有一個專門的質量監督委員會,有一套完善的質量監督體系,如果有教練偏離標準,委員會將採取行動,使他們回到正軌。如果 PADI 質量監督委員會無法解決或導正問題,這些會員則可能會被暫停資格、終止資格或除名。同時我們也賦予了潛店和教練之間相互監督的功能。

記者:你個人的潛水是怎樣的履歷,有哪些畢生難忘的經歷?

Drew:我十幾歲就開始潛水,後來成為潛水教練,再後來加入 PADI,把工作和興趣結合起來,這是非常美妙的經歷。我潛遍全世界,看過很多風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南極,這是一片陸地上幾乎看不到任何生命跡象的區域,只有冰山。但水底下卻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有非常完整、豐富的生物鏈,有和印尼四王島一樣漂亮的軟珊瑚,你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奇妙。如果要說畢生難忘,現在全球都很熱的BBC紀錄片《藍色星球2》,他的重要推動者大衛·愛登堡曾回答過這個問題,他說他最難以忘懷的,是他第一次水肺潛水的那三分鐘。我想,那三分鐘,可能也是每一個熱愛潛水的人畢生難忘的。

記者:有人喜歡水攝,有人喜歡看動物,也有人追求深度,在海底世界,你為之興奮的是什麼?

Drew:我喜歡海底那個三維世界帶給我的沉靜與自由,每一次下潛都會有新的發現,可能是龐大的鯨鯊,也可能隱藏在珊瑚里的丁點小的豆丁海馬。每次都不一樣,每次都感受新鮮,讓我每一次都有期待,並且這種預期從來都會得到滿足。你可以很休閑,像泡在熱帶的巨大魚缸;也可以很刺激,去挑戰一些東西,去某個海底洞穴探險。每一種潛水,都有吸引人的地方。

記者:很多潛水員都認為潛水這件事情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你呢?

Drew:人類的大部分認知,都建立在只佔地球面積30%的陸地之上,當你接觸到更加遼闊的世界你會怎樣?潛水讓我感到這個世界的希望,我父親出生的時候,地球上是15億人口,我出生的時候地球人口是20億,現在這個星球已經住了75億人,人口帶來的環境壓力是有目共睹的。如果大家都去潛水,能夠深入接觸孕育地球的海洋,就一定會理解海洋是地球的源泉,你會和所身處的世界有了情感上的聯繫,相信我,這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繼而會改變一個人對周圍環境的認知和行為方式,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潛水,這也是我珍視這份事業的動力。

記者:如果希望讓人們接受這項運動,你會如何向他人推薦?

Drew:這是震撼人心的運動,人類花了幾千年時間才爬到了食物鏈的頂端,卻只生活在地球30%的面積上,如果有好的、安全的工具,你又有足夠的好奇心,為何不去探索那生機勃勃的70%世界呢?潛水並不是極限運動,而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認識世界、審視自己的生活態度。潛水和旅行是美妙的組合,探索未知而奇妙的世界,結交志趣、性格相投的「地球」好友,在旅途和每一次下潛中,學會與這個世界相處,遇到讓自己內心變的更美的人。

記者:氣候變化,海洋變暖,海洋環境朝著壞的方向在發展,您認為潛水這項運動的未來發展會怎樣?

Drew:如果你問我,什麼時候才是開始保護環境的最佳時機,我的回答是:當下,在這個想法出現的第一時間就付諸行動。我在 PADI 工作了30年,全球海洋環境確實遭受著極大的壓力。更可怕的事情是,針對現狀,我們沒有行動起來。在 PADI 成立50周年的時候,我們倡導把更多的責任放在對海洋的保護上,我們不斷指引潛水員,鼓勵他們探索水下世界,培養他們保護海洋生態的意識。潛水群體將會是這個世界解決海洋問題的驅動者,他們會分享自己對那片深藍的愛,他們的使命與對環保的熱情,會讓他們成為解決海洋星球威脅的最好人選。

十八米潛水為您提供「有識、有趣」的潛水資訊和「真實、詳盡」的潛水旅行線路,多彩的海洋生物,奇妙的海底世界,願今後每一次潛水旅行,都能有我們的陪伴~

聲明:本篇為轉載文章,轉自:PADI。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微信立場。對內容有任何疑問,請謹遵專業人士叮囑。任何版權問題,請隨時聯繫十八米潛水微信公眾號:dive18m。關於版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權問題,請原作者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歡迎投稿合作贊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