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若當年老八胤禩成功即位 大清很有可能實現君主立憲

若當年老八胤禩成功即位 大清很有可能實現君主立憲

由於二月河的《雍正王朝》及相關影視劇的傳播影響,我們對於失敗者聯盟成員胤礽、胤祉、胤禩、胤禵的印象都比較刻板。足智多謀、心慈手軟、面善佛心等,應該都是大家對胤禩的印象。那麼歷史上的胤禩是這樣的人嗎?

真實的胤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當年胤禩成功即位,那麼大清會滅亡嗎?還是繼續雍正的軍機處集權模式?本文試圖做一個分析。

胤禩朝服畫像,面目很友善,賢王之名符實

八賢王名聲的背後是滿洲貴族傳統價值觀

八賢王胤禩,這個大家都熟悉。基本上,很多人認為胤禩之所以被稱呼為八賢王,是因為他寬容、包庇有犯罪行為的官吏。最明顯的事實是他曾上奏要求寬宥有貪污行為的太子黨內務府總管凌普。他這種對政敵都庇護的行為,讓很多人認為他不符合整肅康熙末年普遍貪污官吏的時代要求。相比之下,低調做實事的雍正胤禛更符合當時的整肅要求。

很多人都認為胤禩包庇貪污官吏的目的,是為了博得好名聲,和滿朝大臣對他的支持。包括康熙也是如此認為。《清史稿 列傳七胤禩傳》如此記載:

「諸皇子胤禟、胤礻我、胤禵,諸大臣阿靈阿、鄂倫岱、揆敘、王鴻緒等,皆附胤禩。胤禔言於上,謂相士張明德言胤禩後必大貴,上大怒,會內務府總管凌普以附太子得罪,籍其家,胤禩頗庇之,上以責胤禩。諭曰:「凌普貪婪巨富,所籍未盡,胤禩每妄博虛名,凡朕所施恩澤,俱歸功於己,是又一太子矣!如有人譽胤禩,必殺無赦。」翌日,召諸皇子入,諭曰:「當廢胤礽時,朕即諭諸皇子有鑽營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所不容。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黨羽相結,謀害胤礽。今其事皆敗露,即鎖系,交議政處審理。」胤禟語胤禵,入為胤禩營救,上怒,出佩刀將誅胤禵;胤祺跪抱勸止,上怒少解,仍諭諸皇子、議政大臣等毋寬胤禩罪。」

這短短的一段話,記錄了胤禩的重大轉變。「胤禩每妄博虛名」,說明了庇護凌普並非出於一時的拉攏目的,而是胤禩經常都這樣做。這應該是胤禩價值觀使然,並非出於爭權的目的。況且是胤禩接任了凌普的內務府總管職位,不需要拉攏凌普這個太子黨。

胤禩之所以包庇凌普,其實是滿洲貴族在犯罪時的議親、議貴价值觀使然。即親貴犯罪時,需要從親屬疏密、身份貴賤的角度來衡量是否與有可以赦免、減免的情形。

影視劇中的胤禩形象

《清史稿》過於簡練,現在讓我們翻開《康熙朝實錄》,看看當年的詳細細節:

康熙四十七年九月:

1、丁丑:康熙公開廢太子胤礽,否決立胤禔為皇太子之意,並殺太子黨的索額圖之子格爾芬、阿爾吉善暨二格、蘇爾特哈什太薩爾邦阿,流放杜默臣、阿進泰、蘇赫陳倪雅漢;

2、庚辰:面對大臣整日擔心因和廢太子有過接觸而被懲處的情況,康熙下詔不會再懲處和廢太子有關聯的官員:

「若將從前奔走之人、必欲盡行究處、即朕宮中宦侍、將無一人得免者。今事內干連人等、應正法者、已經正法。應充發者、已經充發。事皆清結、餘眾不更推求。嗣後雖有人首告朕亦不問。毋復疑懼。」

當日,康熙任命胤禩為內務府總管事。太子黨凌普被免職,胤禩替代他的職務。

3、庚寅:康熙召集皇子告誡各皇子不得結黨為援,並列舉太祖、太宗、世祖、睿親王等時以法懲處親貴大案說明:

「諸阿哥中、倘有藉此邀結人心、樹黨相傾者、朕斷不姑容也。昔我太祖高皇帝時、因諸貝勒大臣訐告一案、置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褚燕於法。太宗文皇帝時、因莽古爾泰、德格類貝勒一案、罪及哈達公主。又因永平一案、幽禁阿敏貝勒。世祖章皇帝時、禮親王劾舉其子碩托貝子及其孫阿達禮王、壞法亂國、均正典刑。睿親王輔政時、錫翰貝子諸人、因謟媚伏誅者甚多。迨至朕躬、鰲拜欲殺蘇克薩哈、朕年尚幼、屢經敕諭。而鰲拜卒將蘇克薩哈誅滅、諸大臣多株連被殺者。此等大案、間常有之。而宗室內互相傾陷者尤多。此皆要結黨援所致也。爾等可不戒乎。」

4、戊戍:康熙譴責胤禔在拘禁胤礽當日要求代父殺胤礽,又說相面人張明德曾相胤禩、後必大貴。當時康熙的話里就已經有責備胤禩的意思:

「倘果同胤禩聚集黨羽。殺害胤礽。其時但知逞其凶。惡、豈暇計及於朕躬有礙否耶。」

當日康熙下來捉拿張明德查辦,但不許牽連旁人。

8、辛丑:康熙再次譴責胤禔,並要求各皇子安分、不要多事:

「爾等宜仰體朕心、務存寬厚、安靜守分勿與諸事兢兢業業、各慎厥行。」

當日,胤禩就所查凌普結果一事上奏康熙。康熙大怒斥責胤禩:

「凌普貪婪巨富、眾皆知之。所查未盡。如此欺罔、朕必斬爾等之首。八阿哥到處妄博虛名。凡朕所寬宥、及所施恩澤處、俱歸功於己人皆稱之。朕何為者。是又出一皇太子矣。如有一人稱道汝好朕即斬之。此權豈肯假諸人乎。」

9、壬寅:康熙召集皇子在乾清宮,宣布將胤禩拘禁交由議政處審議。康熙的諭旨是:

「當廢胤礽之時。朕已有、諸阿哥中、如有鑽營謀為皇太子者、即國之賊。法斷不容。廢皇太子後。胤禔曾奏稱胤禩好。春秋之義、人臣無將將則必誅。大寶豈人可妄行窺伺者耶。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朕素所深知。其黨羽早相要結、謀害胤礽。今其事皆已敗露。著將胤禩鎖拏、交與議政處審理。」

胤禟要胤禵營救。胤禵康熙以身價擔保:「八阿哥無此心、臣等願保之。」

康熙大怒,欲殺胤禵。

當日大學士溫達上奏康熙審訊張明德案件結果。張明德關於胤禩相面的招供話語:「又由普奇公、薦於八貝勒。看相時、我曾言丰神清逸、仁誼敦厚、福壽綿長、誠貴相也。」簡單來說,張明德不過說胤禩有富貴相——這不是廢話嗎?作為皇子的胤禩能夠富貴,還需要看相看出來?

影視劇中的胤禩形象

十月:

1、癸卯:康熙不滿意議政處對胤禩懲處的結果:

「八阿哥胤禩、向來奸詐、爾等如以八阿哥系朕之子、徇情出脫、罪坐旁人、朕斷不胤。皇天在上、朕凡事俱從公料理、豈以朕子而偏愛乎。胤禩先聽信其乳母之夫雅齊布之言、擅責御史雍泰、奏朕雲、乃為修大高殿事責之。朕雲、雍泰系言官、如果有罪、即朕亦必熟思再三、始行治罪、爾豈可擅責御史。皇太子奏雲、八阿哥責雍泰、皆其乳母之夫譖毀所致自此胤禩與皇太子、遂成讎隙、後又因充發伊乳母之夫、愈加怨恨如索額圖、長泰等子侄、及迎合索額圖之人、今雖鎖拏。朕心猶有酌量、不即行殺戮、而胤禩將人輒行責處、可乎觀伊等以強凌弱、將來兄弟內、或互相爭鬥、未可定也。世祖六御極、朕八御極、俱賴群臣勷助今立皇太子之事、朕心己有成算、但不告知諸大臣、亦不令眾人知到彼時、爾等只遵朕而行。」

2、甲辰:康熙以張明德刺殺皇太子罪名下令凌遲處死,以胤禩知情不報為由將其奪貝勒爵位:

「胤禩知而不奏、為臣子者、當如是耶。張明德為胤禩看相、設無他言、胤禩何以轉語九阿哥、十四阿哥,九阿哥、十四阿哥、又何所見而奏聞於朕」

在張明德案各人的口供如下:

順承郡王布穆巴供:張明德往普奇公家、回至我府、言普奇謂皇太子甚惡、與彼謀刺之、約我入其伙、我不從、故以語直郡王。直郡王雲、爾勿先發此事、我當陳奏、可覓此人、送至我府。因送往直郡王府。

公普奇供:我無狂疾、何敢尋死而向彼妄言此皆毫無影響之語公賴士供、我於順承郡王府中、見張明德、因喚至我家中看相普奇囑使送往伊處、故送往是實此外我皆不知。

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供:八阿哥曾語我等、有看相人張姓者雲、皇太子行事、兇惡已極、彼有好漢、可謀行刺、我謂之曰此事甚大、爾何等人乃輒敢出口爾有狂疾耶爾設此心、斷乎不可。因逐之去。

八阿哥胤禩供:我以此語告諸阿哥是實。

3、丙午:康熙再次譴責胤礽、胤禩:

「胤禩乘間處處沽名、欺誑眾人、希冀為皇太子。朕惟據理、毅然獨行、以定國家大名、正君臣大義耳。胤禩自幼、性奸心妄。其糾合黨類、妄行作亂者有故。伊乳母之夫雅齊布之叔廄長吳達理、與御史雍泰、同出關差、因雍泰少與銀兩、雅齊布訴之胤禩、胤禩藉端、將雍泰痛責。朕聞知、將雅齊布發翁牛特公主處。伊因此怨朕、處處誑人以竊名譽、邀結蘇努為黨羽。蘇努自其祖相繼以來、即為不忠其祖阿爾哈圖土門貝勒褚燕、在太祖皇帝時、曾得大罪、置之於法。伊欲為其祖報仇、故如此結黨、敗壞國事。再胤禩素受制於妻。其妻、系安郡王岳樂之女所出。安郡王因諂媚輔政大臣。遂得親王。其妃系索額圖之妹、世祖皇帝時記名之女子。其子馬爾渾、景熙、吳爾占等、俱系胤禩妻之母舅、並不教訓胤禩之妻、任其嫉妒行惡、是以胤禩迄今、尚未生子。此皆眾阿哥所知者。眾阿哥當思朕為君父、朕如何降、爾等即如何遵行始是為臣子之正理。爾等若不如此存心、日後朕躬考終必至將朕躬置干清宮內、爾等束甲相爭耳。」

11月:

1、庚寅:胤禎以照顧康熙病體為由,要求讓胤祉、胤祺、胤禩和自己檢視藥方,照顧康熙。其實就是替胤禩說好話。

2、庚子:康熙在壓力下不得不恢復胤禩的多羅貝勒爵位。

四十八年1月:

癸巳:康熙責問去年冬為何滿朝大臣都保舉已經被廢為庶人的胤禩為皇太子。

甲午:康熙再次就朝臣保舉胤禩為皇太子一事申斥:

「今馬齊佟國維、與胤禔為黨、倡言欲立胤禩為皇太子、殊屬可恨。朕於此不勝忿恚。況胤禩乃縲紲罪人。其母又系賤族。今爾諸臣、乃扶同偏徇、保奏胤禩、為皇太子、不知何意。豈以胤禩庸劣、無有知識、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中、可以多方欺弄乎。如此則立皇太子之事、皆由於爾諸臣、不由於朕也」

配圖

從上面《康熙朝實錄》的時間線和資料可以得知:

1、康熙以胤禩包庇凌普降罪胤禩,只是一個借口。九月庚辰康熙明確表示不再追究太子黨人員,之後的九月辛丑胤禩包庇凌普,也是符合之前康熙明詔,不能說是胤禩為了博虛名而拉攏。胤禩遵照康熙的明詔不想認真處理凌普,本身不能算錯的:遵旨行事。

2、康熙借張明德一案廢除胤禩爵位,是小題大做。九月壬寅,大學士溫達上奏的張明德口供很明確:關於刺殺皇太子的事是「我信口妄言、皇太子暴戾、若遇我、當刺殺之。又捏造大言云、我有異能者十六人、當招致兩人見王。」很明顯,這純粹是江湖術士的吹牛。但康熙在十月甲辰以真實罪名凌遲張明德、奪爵胤禩,把假案當真案辦理。

3、康熙打擊胤禩的目的康熙自己也說了出來:「如此則立皇太子之事、皆由於爾諸臣、不由於朕也。」、「眾阿哥當思朕為君父、朕如何降、爾等即如何遵行始是為臣子之正理。」鞏固自己的皇權,才是康熙打擊胤禩的真正目的。

4、在胤禩已經被廢為庶人的情況下,為何滿朝大臣都願意推薦他為皇太子?只是因為他平日對百官的小恩小惠嗎?顯然不大可能!領侍衛內大臣巴渾德、坡爾盆、尚之隆、大學士張玉書、馬齊、溫達等都是久經官場的人,他們會在意胤禩的小恩小惠而去保舉他嗎?

康熙對這些大臣保舉胤禩的目的,是這樣看的:

「伊等謀立胤禩、豈非欲結恩於胤禩、為日後恣肆專行之計耶。」

還有胤禩的日曆發行?

綜述,從《康熙朝實錄》康熙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胤禩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友善、寬容、大度,善於聽從別人的建議。試問,這樣的一個人,哪個大臣不願意奉他為皇帝。八賢王的名聲,並非是靠胤禩給幾個小官脫罪而得來的,而是胤禩的真本性。

相比之下,康熙對於雍正的評語是這樣的:

「惟四阿哥、朕親撫育。幼年時、微覺喜怒不定。至其能體朕意、愛朕之心、殷勤懇切、可謂誠孝。」

少年喜怒不定,成年後誠孝,這就是康熙對雍正的印象。康熙讓雍正繼位,和李世民為何讓李治繼位一樣,都是因為這兩個字:誠孝。

回到文章的題目,如果胤禩成功即位,那麼大清朝會如何呢?先來看康熙本人的答案:

「豈以胤禩庸劣、無有知識、倘得立彼、則在爾等掌握中、可以多方欺弄乎?」

大臣們多方欺弄胤禩,這就是康熙的答案。朝綱何在?皇威何在?

康熙的話語是從皇權角度出發的,胤禩即位,皇權威嚴不再。胤禩即位皇權威嚴降低的結果是,類似雍正設立軍機處、讓皇權專制達到歷史最高峰的情況不會出現,清朝很有可能走向滿漢貴族共治的局面。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胤禩無力整肅官吏的貪污行為,很有可能讓大清滅亡的觀點,很有可能過於擔憂。如果文官、武官都奔著錢而去,而不是奔權力,誰還會搞爭權奪利這些內鬥。

從英國立憲的情況來看,恰恰是因為皇權低落、貴族共治,英國才能夠立憲成功。當整個朝廷都奔著錢這個物質利益而去時,國家的商業貿易才會興旺起來。

看圖不說話

最後的結論是:若是胤禩成功即位,在大清皇權低落、貴族共治的情況下,大清很有可能開放海禁、和西方國家進行貿易,最後在商業利益的驅動下,成功進行君主立憲的變革,順利改造國家,進入近現代化時代。

為您提供有價值的觀點,更多元化的看待歷史,請關注歷史哨聲!謝謝的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斷代|康熙瓷器鑒定初學簡單,看這些。。。
有關榆林黑龍潭的傳說,解密到底康熙帝有沒有來過黑龍潭!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