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2歲男孩患罕見病無法站立 母親帶他周遊全國

12歲男孩患罕見病無法站立 母親帶他周遊全國

剛出生,就被查出患苯丙酮尿症,生長發育遲緩;5歲時,被確診患有罕見病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目前無藥物可治療。病魔接連打擊,母親周朝喜卻說,是死亡教會了他們該如何珍惜生命。2009年起,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被定為國際罕見病日,以促進社會對罕見病的認識。同時患有兩種罕見病的小羅,在母親的照料下,活得一天比一天生氣勃勃……

「媽媽,為什麼我總是會摔跤?」「因為你選擇了我做你的媽媽啊。」

冬日的陽光,從窗子斜斜投射進一樓的屋裡,暖洋洋的。「小羅,有姐姐來看你了。」聽到母親周朝喜的輕聲呼喚,小羅轉動著輪椅從屋裡「走」出,頭戴黃色小熊毛線帽,身著黃藍相間的羽絨服,搭配灰黑色迷彩運動褲,胖嘟嘟的小臉帶著點羞怯,十分可愛。如果不是坐著輪椅,小羅看起來與普通的六七歲孩子無異。

「小羅其實今年已經12歲了,可是身高比同齡的孩子矮上一截。以前是偏瘦的,現在胖了些,都是因為打的激素。因為一直坐著不動,所以會更怕冷些,一入冬就給他戴上了帽子。」 周朝喜講述小羅的病情時十分平靜,十多年來,這位母親已經完全接受了這個現實,並變得越來越堅強、樂觀。

小羅出生40多天,就檢查出與其他孩子不同。周朝喜回憶,2005年3月,兒子出生時身長46厘米,體重2600克,但一個多月後,市婦幼保健院的一份病歷顯示,兒子被確診為苯丙酮尿症(PKU),從此就只能吃特製的「奶粉」和「米飯」。

醫生介紹,這是一種氨基酸代謝病,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會造成孩子生長發育遲緩,甚至智力低下或者痴呆。這種病治療過程漫長,主要通過飲食療法。除蔬菜和水果外,苯丙酮尿症孩子只能吃專用的低蛋白質食品,正常人吃的大米和肉類,對患者而言則是「毒藥」。

但不幸接踵而來。5歲多時,周朝喜帶兒子到綦江人民醫院做心肌酶化驗,發現各項指標嚴重超高。她於是又帶著兒子到主城一家三甲醫院複診,小羅最終被確診為患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一般得此病後,大約12歲左右失去獨立行走能力,20歲左右由於肌無力、呼吸衰竭而死亡。

據了解,苯丙酮尿症(PKU)的全國發病率為1/1.1萬至1/1.2萬,重慶平均發病率約為1/15000;而根據2004年的統計,全國進行性肌營養不良(DMD)發病率為1/11144,同一名患者同時查出患有PKU和DMD這兩種病的人,在全國都是十分罕見。

周朝喜回憶,當時自己幾乎一瞬間崩潰了。「以前只知道小羅從小不能跑、不能跳,是生長發育慢了些,但如今完全不同了。我哭了整整一個月,每天眼睛都是腫的。」

但周朝喜的情緒也影響到了小羅。「每次我一哭,他就問我,媽媽,你怎麼了,是不是我做得哪裡不好惹你不高興了?我才意識到,自己必須給孩子樹立好榜樣,以樂觀的心態,讓他活著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周朝喜從此收起了眼淚,用盡一切方法給小羅最好的陪伴。而年紀尚小的小羅顯然還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常常摔跤。最開始,周朝喜「騙」他,「因為地上有石子呀,因為路不平啊。」後來,摔跤多了,小羅會忍不住生氣,「媽媽,地上沒有石子,路也是平的,為什麼我還是會摔跤?」

周朝喜知道再也瞞不住了,只好告訴了小羅他的病情。「媽媽,那我會死嗎?」小羅問。「寶貝,我們不要害怕死亡,很多人雖然有健康的身體,但他們整天活得渾渾噩噩,其實他們在年輕時就已經『死』了。每個人都會死,但我們每一天都開開心心地過,死亡就不會那麼可怕了,對嗎?」

在周朝喜的引導下,年幼的小羅對生死漸漸有了新的認識,但依然不理解,為什麼這樣的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媽媽,為什麼是我得病?」「因為你選擇了我做你的媽媽,得病或者不得病,得什麼病,都是因為選擇的媽媽不同。你後悔選擇了我做媽媽嗎?」「不,媽媽我愛你。」小羅說。

「媽媽,今天同桌說她夢到我站起來了」

目前,12歲的小羅在綦江區登瀛學校讀到了六年級,媽媽周朝喜是該校老師。每天,周朝喜都會推著小羅到學校,隨後去班裡上課。

在學校的小羅是名副其實的「學霸」,成績總是全班前三名,甚至多次拿到第一,其中尤以英語成績最好。小羅說,自己每天都在網上會自學三節課的英語,因為學習英語可以給自己看到更大的世界,他也希望未來的自己可以成為一名英語老師。

周朝喜對此十分欣慰。但隨著年級的提升,周朝喜發現,小羅的作文越來越吃力。「他長期困在家裡,缺乏一些社會閱歷和生活常識,比如車子怎麼啟動、什麼叫打八五折,他統統都不知道,全部需要我來告訴他。」

另外,小羅手指的肌肉萎縮,已經無法握緊拳頭,現在使用圓規需要靠兩隻手的協助才能完成。周朝喜擔心,未來,小羅遇到的困難會越來越多。

幸運的是,小羅遇到了一群關心他的同學。「有人給我接開水,有人幫我戴紅領巾,有人幫我拿書,為了爭著給我推輪椅,他們還會互相『打』起來。」講起和班裡同學的相處,靦腆的小羅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同桌夏夏(化名)還寫作文,說夢到我20年以後病好了。」小羅興奮地說,「我也夢到過自己可以離開輪椅走路了,同學們都激動得熱淚盈眶,有個女同學還擁抱了我。」

然而同學不能幫助小羅解決所有的生活難題,比如上廁所,因為生病的原因,每天小羅需要上四五次廁所,但下肢無力的他完全無法自己完成,每次都需要同學去叫母親來幫忙。尷尬也隨之而來,小羅已經是個大孩子,母子兩人去男女廁所都不合適,於是周朝喜只有把小羅背到旁邊的不分男女廁所的幼兒園去,一來一回就會花費十來分鐘時間。

有時來不及,周朝喜只好把小羅叫到辦公室,悄悄地拿塑料瓶給小羅小便用。「有一次,差點被女同學看到了。」小羅回憶道,當時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只有老實「交代」。

不僅是上廁所的問題。今年下半年,小羅就要升入初中了,初中部的一樓有三步台階,到時候小羅的輪椅將無法自由出行,母親周朝喜打算跟學校申請,看是否能繼續陪著小羅,去做一名初中老師。

「很多人問為什麼小羅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我的經驗是學會『向死而生』」

儘管生活頗多艱難,周朝喜依然給了小羅最好的照顧。每天,她都要給兒子做上半個小時的康復訓練,按摩、拉伸、反轉,防止關節變形。一邊做,小羅一邊咯咯笑著,「媽媽,你是要把我掰成一字馬嗎?」

面對艱難的康復過程,懂事的小羅很少說疼,更不會哭。「他現在哭點特別高,除非真的弄得很疼了。我覺得他特別堅強,很為他感到驕傲。」周朝喜說道。

不少病友家長問周朝喜,讓小羅保持健康的心態的原因是什麼,她的回答都是,向死而生。周朝喜說,「死亡教會了我們熱愛生命,那麼只有儘可能的把每一天都活得很精彩啊。」

她也的確在努力做到。每年到了暑假,周朝喜都會帶上小羅去全國各地旅遊——佳木斯、長春、大連、秦皇島、天津、上海……目前已經走過全國近二十個省市。「我最喜歡上海,因為那裡有一座很高的樓,可以登上去。」小羅說。媽媽卻笑了,「那是因為他上次沒有時間去,一直心心念念的,他就想看得更遠一些。」

周朝喜介紹,在孩子四歲那年,自己就已經和前夫離婚,目前自己做老師的收入僅能勉強滿足日常開銷,外出旅遊的費用大都是好心人資助,所到之處都是各地的病友安排食宿,她很感激。希望在兒子的生命時光里,能帶著他多看看祖國的壯美山川,留下美好的記憶。

除此以外,母子二人還約定了每周六的電影時間。「每次我們出去看電影,我跑步,小羅就開著電動輪椅跟我『賽跑』。看完電影,我們還會分享自己的心得,這些都是病情之外的開心的事。」周朝喜說道。

對於未來,周朝喜不敢太期待。雖然最近國外已經對DMD基因的51號外顯子跳躍治療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小羅缺失的17號外顯子卻與此無關。周朝喜聽說,即使試驗成功,每年也將面臨約20萬元的醫療費,對於一個單親家庭來說顯然是難以承受的。

小羅對母親的擔心似乎「不以為然」。「媽媽,沒關係,聽說有人的腿就可以值很多錢,我有什麼是很值錢可以賣掉的?」小羅的「童言無忌」聽得周朝喜心痛不已。「你說的是明星吧,那可不是能賣的,我們不開這種玩笑。」

很多孩子患有DMD的家長和周朝喜聊天說道,不敢去想「那一天」來了該怎麼辦。而每到冬天,有孩子去世的消息似乎也會多起來。

「可能小羅的時間已經不到十年了,我來不及悲傷、來不及害怕,我要儘可能教會孩子熱愛生命,熱愛生活。」周朝喜表示,也許最開始判斷的是,小羅能活到18歲,可能他慢慢轉好一點,又能多活幾年,到二十多歲,甚至三十多歲。「該來的都會來的,我們做好準備就是了。」(策劃/周利宏 文/包怡 圖/耿駿宇)

你關注的想看的,就是渝閱君想發的(爆料投稿微信:Yuyuebaoliao,線索一經採用,平台將視情況獎勵爆料者5到50元現金紅包。)

「渝」新聞「閱」山城——《渝閱》重慶權威資訊。我們只做原創,帶你快捷、精準、深度解讀閱讀那些渝人、渝事。轉載請註明來源,違者必究。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渝閱 的精彩文章:

因嫌同事是新手女白領酒後親自開車 被查後還想「換位頂包」
他76年前在這裡辦學堂,卻突然懸樑自盡 發生了啥?

TAG:渝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