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我的訣別書

給我的訣別書

其實人只能活在一時一地,進行時的人生永遠是無色無味的,除非變成回憶。

——安迪·沃霍爾

給我的訣別書

去年秋天,我遇到了燕子。燕子笑起來很美,她常對我說:「我希望你快樂。」

我知道,快樂的時光是幸福的。但這些時光常常渾噩,而我打心眼裡厭惡渾噩。這或許是我心底的劣根性――內心的優越不喜表露,看著周圍人的事情,又總覺得格格不入。科埃略說:「我們不屑與他人為伍,卻害怕與眾不同。」人就是這麼矛盾呢!我問燕子,我該怎麼做?她回答說:「做你自己就好。」

很遺憾,她的話並沒有解我的惑。首先,我是人,所以即使做自己,我還是會在孤獨和從眾中徘徊,尋找不到一條明亮的馳道。可是轉念一想,既然我還在徘徊,我又有什麼資本說要做自己呢?做自己,意味著眼前有明確的目標,縱使有萬人阻攔,也要努力追尋。可人要追尋什麼呢?是孤獨還是陪伴?人需要孤獨的理性,也需要陪伴的溫暖,這兩者缺一不可,我可不需要這種模稜兩可的答案,雖然這個答案最接近正確選項。既然如此,又何談做自己呢?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都模稜兩可,我又為什麼是我呢?同樣的,我要如何證明我是我呢?這時用這句雞湯回答顯然最合適不過:做自己啊!你就是你!一個悖論於是產生,「做自己」因此成為了一句套話。可如今太多的人連自己都不認識就口口聲聲嚷嚷著要做自己,顯然是把這句話想得太廉價了。也許人們會反駁:不!我們做自己是在捍衛我們的價值觀不受他人影響。可是即使「做自己」被縮小了範圍,又一個悖論悄然而生。因為價值觀的形成本就是被他人影響的,甚至在你自以為價值觀穩定之後,你的價值觀還沒有形成。蘇格拉底說:「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每個人的每個階段的認知都是不同的,你所認定的真理過一段時間或許便成為了謬論。所以,千千萬萬個他人影響了一個個的你,只有你不以為然地以為堅持做自己就是唯一。哎,思索一個或許根本沒有答案的問題,真是痛苦。或許正如陳銘說的那樣:「清醒的人,是痛苦的。」我自知自己依然蒙昧始終,因而只能說:「追逐清醒的人,是痛苦的。」 生活真是一個輪迴。

去年冬天,社交,娛樂,這些快樂佔有了我的生活,我都沒時間思考了。我開始害怕,我不再孤獨了。我變成了一個無聊人。

我回想起以前的自己,失敗的過往令我堅定起自己的觀念,我有所愛,所恨,所悟。可現在我失去了一切,換回了快樂。影子說:「你已經不是你了,我瞧不上你。」我認同他,可我卻本能地反駁,雖然我也知道這反駁並沒有什麼底氣:「怎……怎麼了?瞧不起人?用你瞧得起么?別忘了,現在佔有著這幅身軀的人,是我!」這句話成了我的絕響。我還是將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殺害了。我厭惡這個嬰兒。我跟他說:「再見。」

我不會忘記這個嬰兒的一切,我也不會作繭自縛去排斥快樂,可我無法忍受毫無思考的自己。我需要空間來宣洩自己的內心。我選擇斬斷嬰兒的愛情。燕子飛走了,我希望南方很美。

可我變成了誰?這個嬰兒死去了,影子再一次回到了我的體內。真是這樣么?我又變回了我?生活真是一個輪迴么?我不相信。我發現嬰兒死後,自己只是在追尋可憐的孤獨的地方,和影子重合了。我升華了么?不不不我怎麼能這麼愚蠢到說出這種話!人生哪有什麼升華。不過是讓生活變得更虛幻的迷藥罷了。價值觀既然無分上下,我又為何要急著改變呢?是我的偏見么?我不知道。或許這殘存的地方才是本我?我彷彿離心目中的那個答案近了一步。可是褪去自我的安慰,暴露在我面前的只是一種因自卑而生的優越。說的這麼露骨,我倒覺得有些不齒起來。我開始安慰自己:「我們生活,不是為了做夢,而是為了清醒。」

我知道本我什麼的只是自我催眠罷了,將一個接近答案的答案視為答案。可我畢竟無計可施了。倘若沒有一件內心堅定正確的事情存在,人有何必在這世間苟存。但這樣的自我催眠所帶來的風險,就是最後有否定自我的可能性,且這種可能性相當之高呢。

恰克·帕拉尼克說: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醒來,你會變成不同的人么?其實,你可以變成任何人,只是看你想不想罷了。也許某一天我會為了所謂的生活選擇自己不曾選過的路,做不曾做過的自己。

但我至少找到了之前的自己所沒有的優點,那就是不去懷疑自己的自信。這確實是能讓我稍微快樂一點的好辦法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松鼠包ssbao.shop2018年1月12日更新預告,白璧微X,求之X得,X耳盜鈴,瑤環X珥……瑕不掩瑜包!
選對 便便姿勢,讓你輕鬆吃雞!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