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年,我願成為這樣的人!

2018年,我願成為這樣的人!

2018年,我願成為這樣的人!

1

新年小聚

高中畢業的第15年,幾個高中同學小聚了一下,說是小聚,因為只有4個人。

和高中時代相比,大家的變化真的都很大,一甩當年的土氣,各個都是打扮的莊重得體,變化最小的應該是我,30幾歲的人了,還沒有學會化妝,生完孩子更是素麵朝天了好幾年。這次小聚,我也只是稍稍上了淡妝。

女人在一起,閑不住的是嘴,如果沒有在吃東西,那麼就一定是在聊天了。

曾經班裡也組織過聚會,但積極響應的人並不多。可是小聚在一起,大家反而打探起了班裡其他同學的信息。誰誰誰在哪個城市,誰誰誰在做什麼工作,誰誰誰有了幾個孩子,誰誰誰的老公(老婆)怎樣怎樣……更多的信息是大家從朋友圈裡獲取的。

時隔這麼久,很多同學都已經杳無音信,說到杳無音信的同學,難免有些遺憾,「某某或許知道吧?他們高中挺好的。」但這也都只是猜測而已。

席間有人問到班裡一個男生的情況,我們不約而同的把視線轉到L身上,高中時這個男生追過她,L難免有些尷尬,她說:「我們幾乎沒有聯繫過!」

「咦……」有人故作唏噓,「你發的每一個朋友圈他都會給你點贊留言哦?」

「可是,除此之外,我們沒有任何聯繫!」

「私聊也沒有關係的,都是老同學……」A打趣,她顯然不相信L的話。

L沒有辯解,只是笑了一下,沒有做任何解釋。

別人不信,我是相信的。

2

朋友圈裡的朋友

有的朋友真的只是存在於朋友圈裡,我的朋友圈裡就有一個,平時我們很少聯繫,但我發的每一條朋友圈她都會告訴我她看過了,好的消息她會點贊或者發一個色色的表情,不好的消息,她就會發一個溫暖的「抱抱」。偶爾在朋友圈裡詢問一下近況。

有一段時間,突然覺得刷朋友圈很浪費時間,便關掉了朋友圈,大約三個月沒有發圈兒。關朋友圈的那段時間真的不是很舒服,甚至是一種煎熬。大約半個月的時候,我「偷偷」打開了朋友圈入口,一頁一頁的往下翻,但是只給她點了贊,不知道當時是個什麼想法,腦殘一樣的舉動只給一個人點贊。

然後收到了她的信息:「你終於活過來了?」「這段時間怎麼了?不開心嗎?」

漆黑的夜裡短短的話語透過手機屏幕照著我開心的臉。我說只是想戒掉朋友圈而已。

我想,如果L有一天不發朋友圈了,或者那個男同學不再回復她的朋友圈,他們彼此的心裡也會有點異樣的感覺吧。

離別之時,我們建了一個微信群,除了建群時候大家彼此打個招呼,這個群不曾有人再激起一點點的漣漪。偶爾閑聊幾句也是在朋友圈裡了。

3

師父的朋友圈觀

上班的第一天,和師父聊天,說到了朋友圈的故事。師父哈哈大笑,笑我做戒掉朋友圈這種不可能的事情,笑我學習心理學不懂得去應用。

師父笑我我從不生氣,因為他笑得很溫暖。有的人笑會讓人覺得很囧,有的人笑會讓人覺得臉紅,可師父不會,他笑起來讓我覺得很隨和。這就是人格魅力吧,並不是每一個學過心理學的人都這麼有吸引力。

社交網路容易令人產生負面情緒,心理學家們早就發現這一點了。去年密歇根大學的Kross教授等人合作進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們發現,和在Facebook上髮狀態、聊天、回複評論的積極使用者相比,潛水黨心情更容易變差。Kross教授說:「潛水的時候,人們更容易產生妒忌,這導致了情緒的惡化。」但是人們似乎更傾向於潛水。

「要想愉快地刷朋友圈,就要多髮狀態、多給別人點贊和留言了?」

師父笑而不語。師父總是這樣,每每說起我不是心理學專業出身,讓他多教教我,他總是讓我自己慢慢琢磨。

「你要學會自我成長。」

其實,師父也是半路出家心理學的,他的悟性卻是很高的。

「人都是需要慢慢成長的,成長這件事情急不得。」

心理學最基礎的能力便是接納,接納自己所有好的不好的方面,接納別人的行為和態度。要懂心理學似乎就是要有點佛系小青年的樣子吧?

4

找了個聽我說話的人

「師父,我想和你說點事兒?」「說吧,開心不開心的說出來就都好了。」

兼職的心理人總是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我們也是一樣。

其實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兩年多了,只是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人講過,我們都明白,心理諮詢師並沒有什麼特殊的能力,更多的時候,心理諮詢師扮演的只是一個傾聽者的角色,有的覺得自己有心理問題的人只是需要把想說而又找不到人傾聽的故事講出來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

這些事情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小石頭躺在小溪流的中央,並不會阻礙溪水的前行,但溪水每每到此卻總會稍稍被阻攔一下。小石頭並不能消失,給它改變一個位置,移到岸邊,溪水便再觸碰不到它。

那天父親剛剛從重症監護室轉移到病房,車禍,全身動彈不得,兒子住在同一個醫院的兒童病房,全家人忙的焦頭爛額。曾經的一個朋友A打來電話,說要借車。我向來不懂得拒絕,委婉的告訴他父親的情況,希望她能自己放棄借車的想法。但她只顧講自己流產要抓中藥的事情。我只好不確定的說或許下周有時間吧,我開車不熟,如果下周老公有時間就帶她去了。

我以為作為朋友A會體諒我現在的辛苦不再找我幫忙,但那個周末,剛剛帶著兒子到醫院替換陪床一夜未眠的老公,A打來電話了,沒有一句問候,直接問我:「你老公今天有時間嗎?」

望著一夜未眠疲憊不堪的老公,我很是心疼,沒有和老公提及此事,拒絕了A的請求。

然後,A再也沒有聯繫過我。

「現在你心裡有什麼想法?」

「沒有想法,只是想說出來而已。半年之後,我拖黑了她。拖黑她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把她朋友的身份去掉。」

師父把我的水杯遞過來,「說出來就不委屈了。」

委屈,師父一個委屈說的我眼淚在眼眶裡轉了幾個圈兒,然後,我竟然望著師父笑了笑。那一刻,我知道這個小石頭就永遠的從我成長的小溪上移開了。

5

所有的改變都是不舒服的

「師父,你給我看看病吧?」閑下來沒事,我便這樣說,其實只是聊天而已。

「……」微笑著瞪我一眼,「那叫開導……」

可我還是喜歡和他說「看病」這個詞。儘管我知道諮詢師和來訪者不能有諮詢關係以外的任何關係。

所有的改變都是不舒服的。

我習慣了平庸,平庸就是我的舒適區,儘管很多時候我有很多的要改變自己的想法,想要走出這片沼澤地。我想過要減肥,跑步一個月就因為腿疼而終止了;我想過要考研,成套成套的買書,一本看不到一半就束之高閣了;我想過要戒掉手機,但手機一個提示音就讓我忘掉了所有的計劃……

「我們都喜歡沉溺在舒適區,你也是,所以你沒病。」

「可是我想改變啊?」

「那肯定不舒服了?所有的改變都是不舒服的。」

「我該怎麼辦呢?」

「說起自我成長我都可以叫你師父了,你來問我?」後面又是那個散發著迷人氣息的微笑。

我被自己擰成了麻花。

「師父,我把來訪者的故事寫出來好嗎?」

「發前給我看,別讓我看出是哪位來訪者!」

「……」

師父說:人成年後有兩種,一種是成熟,一種是老。

細心體會,每個人都擁有茁壯的成長能力,和成熟相比,我們更應該體會走向成熟的那個過程吧。

我所欽佩的人,眉目間一定能夠傳遞出淡定、從容的表情,眼睛裡一定能夠流露出心靈寧靜的眼神。

2018,我願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家園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心家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