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撕掉孩子的負面標籤?這組漫畫告訴你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回想我們曾多少次因為一時氣急或焦慮失控對他們說出負面的話。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XX家孩子那麼活潑,你太內向了」「考這麼一點分數,你在學校怎麼讀書的?」。
這些有意或存心的話其實都是在給孩子貼負面標籤。
這些負面標籤不僅影響到了孩子的感受,也影響到了孩子的行為,孩子可能真的就會禁錮到這個負面角色里,往這些負面標籤的方向去成長。
怎樣才能幫孩子撕去這些負面標籤,幫孩子從這些負面角色裡面走出來呢?下邊一組漫畫也許會告訴我們最實用的技巧:
Part
1
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注意到他們的每一次進步,並及時作出肯定,讓孩子知道原來我也可以。
誇讚他們要誇具體,誇細節。在孩子犯錯時,不要強化他的錯誤,不要隨便貼負面標籤,而是去分析和積極補救。
Part
2
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家長可以主動創造機會,提供方法,讓孩子學著去做,從小地方著手,讓他們從完成一件小事上獲得自信,成就感以及積極的做事心態,並且明白:我也可以做到。
Part
3
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的正面評價
無意中聽到別人的誇獎,甚是一種驚喜,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他會明白原來媽媽在對別人誇獎我啊,原來我做的這一件事情是好的啊,原來媽媽都記得啊。
無意中聽到的誇獎真誠度和可信度更高,所以帶來的衝擊更大,讓孩子更能看到自己的閃光點,強化自己的正面行為。
Part
4
以身作則
榜樣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空洞的,是孩子可以接納的而不是高不可攀的。
如果家長給孩子示範輸不起,僅僅告訴孩子說「你看我輸了都不生氣」,這樣的示範沒有意義。
要讓孩子明白他的感受是正常的,是可以接納的,但是行為是需要剋制的。「我也很想贏,我輸了也很難過,不過還是要祝賀你」這樣的示範才真實而有意義。
Part
5
記住孩子的那些特別時刻,擇機鼓勵他
記住孩子那些具體的、真實的、做的好的時刻,等到他表現不好的時候,把那個時刻拿出來鼓勵他。
孩子之所以會被禁錮在負面標籤里,朝負面角色的方向發展,是因為他們還缺乏自我認知的意識和能力。爸媽們只有引導孩子從不同角度更好地認識自己、認識這個世界,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撕掉身上的負面標籤。
對孩子來講任何時候都有成長的空間和改變的潛力,關鍵是父母要用點心思,深入孩子心理,巧妙說話。
--------------教師家長都關注---------------
家校共育,讓教育更輕鬆!
- 往 期 經 典 推 薦 -


TAG:教師口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