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朝收復幽雲十六州為什麼失敗?簡直就是不作不死

宋朝收復幽雲十六州為什麼失敗?簡直就是不作不死

自從晉高祖石敬瑭把地勢險要的幽雲十六州割給契丹後,中原就失去了天然防守的屏障。

柴榮、和趙匡義多次意圖收復,均未成功。幽雲入遼,幾二百年,直到宋徽宗時,依然沒有忘記幽雲故土,這是值得稱讚的。遼天祚帝昏庸無道,金人伐之,宋趁遼朝衰而與金盟。金允許宋收復幽雲。

有了天時、地利,卻失了人和。

宋人最大的錯誤,是以居高臨下的姿態來審視幽雲地區的「故人」,也就是漢人。幽雲漢人入遼二百年,心理上已和中原

的漢人有極大的不同,至少國家的認同感是不一樣的。遼朝早已是不遜於宋的高級封建化的王朝,從遼與從宋,在心理上沒有不同。對幽燕漢人來說,宋是外來者,雖然是同族。不過,即是同族,多少是有心理認同的,所以,幽燕漢人對宋軍的到來,即沒有宋人幻想的簞食壺漿,也沒有拚死反抗。更多的是猜疑和觀望,看看宋人到底來看什麼的。

宋人不會做思想工作,一味以拯救幽燕漢人的恩公自居,自視甚高。宋人把幽燕漢人當成待解救的奴隸,似乎自己成了蝙蝠俠、行俠仗義的佐羅。絲毫不顧幽燕的特殊情況,一味拿中原的情況生搬硬套,甚至把幽燕當成了洗劫的對象。此種情況,頗類1945年,蔣勢力「接收」失地,那不是「接收」,而是「劫收」。

宋朝在幽燕實行中原才實現的鹽法,簡直就是公開搶劫。遼制,幽燕地區每1貫400文,能購鹽120斤。宋人來後,每斤鹽漲到280文。什麼概念?漲了28倍!

鹽是百姓必需之物,宋朝的達官顯貴都過來公開搶劫燕人的財富,這不是自挖牆角嗎?蔣是怎麼完的?也是這樣完的。

遼朝原來有怨軍,編為常勝軍後,倒向北宋。常勝軍軍紀敗壞,成為民賊,但北宋卻為了得到這支常勝軍,拿幽燕六州的土地和百姓去換,極失民心。再加上北宋縱容常勝軍在幽燕胡作非為,幽燕百姓僅有的一點故國之心,也被宋徽宗這伙蠢人敗壞的一乾二淨。

常勝軍認錢不認人,北宋花費大量錢糧,養肥了常勝軍,卻讓常勝軍覺得自己應該從北宋那裡得到更多。等到覺得北宋沒用時,所謂常勝軍又倒向金兵,導致北宋剛獲得的空空如也的燕山府失守,金兵頓入中原無人之地。

北宋之亡,有此方面的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朝 的精彩文章:

歷代朝廷的官服圖:哪一款最符合你的胃口?
燕雲是北宋買下來的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