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起底那些貪腐墮落的官員,都是因為這些心理作祟……

起底那些貪腐墮落的官員,都是因為這些心理作祟……

「越是臨近終點越是小心,思想更加集中,精神更加專註,腳步更加謹慎。」一名多年從事高空「走鋼絲」表演的雜技演員,在被問及始終保持「零失誤」紀錄的秘訣時這樣回答。

這個秘訣對為政者來說也同樣適用。「為政者不難於始,而難於克終也。」記者通過梳理涉貪腐的公職人員墮落軌跡發現,他們中有不少在為政之路的「最後一公里」出現了自滿心理、麻痹心理、自負心理、無關心理、放鬆心理等。

一位長期從事反腐理論研究和實踐的專家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無論何種心理,問題都出在思想意識上。清白做人、廉潔從政的思想意識一旦鬆懈,心態就很容易發生扭曲,歪風邪氣就會有機可乘、有隙可鑽,距離「觸紅線」「闖雷區」的危險也就越來越近。但願以下這些涉及「五種心理」的典型案例,能給公職人員敲響警鐘。

1

自滿心理

對手中「權力變現」感到很滿足

典型表現:

自我感覺從嚴要求已經落實得很好,不會出太大問題。

在河南鶴壁煤業公司鐵路運輸處生產科原科長李元繼前20年的工作履歷中,50餘項榮譽稱號、十幾項各類科技成果赫然在列。每年單位的幹部考核他都是前三名。這樣一位在領導、同事眼中精明強幹的幹部,僅僅因為志得意滿的自滿心理,人生畫上了一個可恥的句號。

2013年4月底的一天,鶴壁煤業公司安監科原科長李某找到李元繼,直言有一個水電企業想請他幫忙協調,在公司的鐵路上鋪設一個臨時道口。「這個企業有的是錢,你可以把預算做高點兒。」李某笑著叮囑李元繼。

李元繼會意後便將預算提高至50萬元左右。在去簽訂合同的路上,李某告訴李元繼:「我已經跟這個企業談好了,總共費用19萬元。我還以協調關係等為由,讓他們再出點錢。」幾天後,李某拿著一張加油卡和一沓購物卡出現在李元繼面前:「他們不好出現金,變通成了加油卡和購物卡,這是2萬元的卡,你先拿著。」

截至2013年8月,李元繼夥同他人,利用職務之便,索取收受款物共計5萬元。2014年8月20日,鶴壁市鶴山區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李元繼不服提出上訴。同年11月4日,鶴壁市中級法院終審維持原判。

「從1993年7月大學畢業後到鶴壁煤業公司工作,我取得了那麼多榮譽。當第一次看到別人給我2萬元時,心想原來自己奮鬥多年的成績沒有白費,手上擁有的權力可以這麼輕易地變成錢,內心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身陷囹圄的李元繼在懺悔錄中這樣寫道。

與李元繼的經歷類似,江蘇省盱眙縣城管局原黨組書記、副局長楊樹東的落馬同樣源於自滿心理。

2004年,在較偏遠地區奮鬥了15年後,楊樹東調至緊鄰縣城的盱眙縣淮河鎮擔任鎮長。隨著職位的升高,楊樹東的交際圈越來越廣,自滿心理也愈發膨脹,逐漸開始享受「腐敗」帶來的滿足感。2004年底,楊樹東開始收受他人生的第一筆賄賂款5萬元。2007年11月,楊樹東調任盱眙縣穆店鄉黨委書記、人大主席團主席。在穆店鄉加快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楊樹東和開發商在土地出讓金上「做手腳」,給國家造成了2200餘萬元的經濟損失。

「現在回想起自己的每一筆受賄,都讓我痛苦不堪。」落網後,楊樹東為自己因自滿心理導致的貪腐行為悔恨不已。

2

麻痹心理

對「渣渣錢」逐漸適應和習慣

典型表現:

認為自己的權力相對較小,誘發廉政風險的概率相應也小,對小恩小惠麻痹大意。

「我覺得自己每次收的就是一兩千元,可以說是『渣渣錢』,與那些大貪官成百上千萬元的受賄比起來,可以說是九牛一毛。」四川省自貢市職業技術培訓學院原副院長陳華在交代自己因麻痹大意導致的受賄行為時說。

2007年,年僅41歲的陳華被提拔為副處級幹部。兩年後,建設新校區被提上日程,陳華被任命為學院分管建設新校區的院領導。手握辦公樓修建、裝修以及辦公設施配置的把關權,當時的陳華躊躇滿志。

出乎陳華意料的是,在2010年學院正式與承建商李某簽訂承建合同時,李某給在場的每個人都發了一個信封。「看到其他人都拿了,我也就拿了,後來發現信封里有1000元現金。」陳華回憶,在隨後的圖紙會審時,李某又給在場的每個人都發了一個信封,裡面有400元現金。

「當時想著這些錢的數額並不大,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妥。很快到了2011年春節,先後有四五個業務單位的人給我拜年,幾乎每人都給我2000元左右的紅包,還有人另送了一些煙酒。」陳華供述。

習以為常之後,陳華對接下來逢年過節業務單位給的紅包、禮物、出遊安排等全部笑納,甚至包括免費裝修住房也坦然地接受。最終,是檢察機關的傳喚令他如夢初醒。

據統計,陳華在任職期間收受他人財物累計5萬餘元。「在檢察官的教育下,我才知道自己收『渣渣錢』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構成受賄罪。」陳華就這樣不知不覺被自己的麻痹心理送進了高牆之內。

反腐敗專家指出,這種「身在腐中不知腐」或「明知腐敗卻不能自拔」的現象,就是官場上的「麻木腐敗」,即失控權力帶來的種種好處,會逐步讓人麻木,進而在心理上變得心安理得、習以為常。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更易麻痹人的警惕性,對公職人員而言,隨著漸進式的腐敗過程,很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步入歧途。

3

自負心理

知法犯法忘記權力的來源和基石

典型表現:

認為自己掌握法律知識和廉政知識,法律素養和廉政素養較高,一般不會觸犯紀律和法律。

2016年11月18日上午,湖南省婁底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由湖南省高級法院裁定再審的民間借貸糾紛。開庭前一個月,婁底市中級法院一名女法官因為對該案原判決超標的執行,被控犯執行判決、裁定濫用職權罪,並接受審判。

據婁底市新化縣檢察院指控,時任婁底市中級法院助理審判員、執行局執行員的黎暢,在收受執行申請人30萬元後,超出判決書222萬元標的額一倍多,總計執行了500萬元。

司法人員作為將法律訴諸實踐的中堅力量,他們辦事是否公正,直接決定依法治國的成效以及社會公平正義能否實現。然而,「知法犯法」的案例在實踐中時有發生。反腐專家指出,司法腐敗人員具有很強的自負心理,他們熟知黨紀國法的明文規定,知道違法犯罪的可悲後果,但他們對自己對抗偵查和調查的能力十分自信。此外,司法工作的權威性及其神秘的色彩,使司法人員在行使司法權的過程中,既有可能產生光榮的使命感、威嚴感,也有可能滋生狂妄自大的自負心理,以至於慾望膨脹,忘記權力的來源和基石。

司法腐敗嚴重破壞了社會的公信力,其危害更為嚴重。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為確保司法系統及司法實踐「風清氣正」,法律法規對司法人員遵法守紀作出明確規定。比如,201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司法人員與當事人、律師、特殊關係人、中介組織接觸交往行為的若干規定》。同時,各省也都出台制度規定,對司法人員的行為加以約束。

4

無關心理

「與己無關」其實是自欺欺人

典型表現:

認為管黨治黨主要是黨組織、領導幹部、紀檢監察機關的事,與自己無關。

據記者了解,2006年至2013年期間,安徽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信息中心原經理於汪洋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277萬餘元(其中索取賄賂5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

「收到第一筆賄賂款時,我也想像過以後的結果。尤其是看到一些關於貪官的報道,我心裡都打顫,也有過把錢退回去的念頭,但更多時候還是安慰自己,不會那麼倒霉,又不是我一個人干這事。後來就乾脆不想了,從內心欺騙自己說這些與我無關。」於汪洋在悔過書中寫道。

2015年3月16日,於汪洋被合肥市廬陽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萬元。

「如今回頭看我所做的一切,是那麼幼稚和令人不齒。其實,自接受第一筆賄賂時,我就開始走向犯罪泥潭。」無關心理作為犯罪誘因,令諸多像於汪洋一樣的公職人員頭腦中「廉潔從政」這根弦不知不覺鬆了下來,一點點滑入犯罪的深淵。

江蘇省射陽縣原副縣長顧為何也曾在無關心理的邊緣徘徊。2013年夏天,當顧為何聽說曾向他行賄的某公園承建商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後,精神開始緊張起來。但由於無關心理作祟,他並沒有主動向組織坦白自己的問題。「一段時間過後,我發現那個案件沒有牽扯到我,從那之後,便開始變本加厲,繼續收受賄賂。」顧為何稱自己的這些所作所為是「演繹了最後的瘋狂」

據司法機關認定的犯罪事實顯示,2008年至2014年,顧為何利用擔任江蘇省射陽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規劃建設局局長等職務之便,收受賄賂合計人民幣79.7萬元,為他人謀取利益。2015年4月13日,江蘇省鹽城市中級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十年零六個月,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出生於幹部家庭、父母勤勉本分、家風嚴謹的顧為何就這樣將自己的前途斷送了。

5

放鬆心理

深思熟慮後還是去犯罪

典型表現:

認為「老虎」打掉不少,「蒼蠅」也清除很多,反腐敗鬥爭可以鬆口氣了。

海南省海口市原副市長李傑回顧自己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歷程,痛心疾首地表示:「確切地說,這是自己作為一名領導幹部貪財好奢型的犯罪,也是自己經過深思熟慮後實施的犯罪。之所以深思熟慮後還會選擇去犯罪,都是因為放鬆心理在作祟。」

在放鬆心理的驅使下,十幾年來李傑收受了多筆好處費。但從政多年,李傑內心也明白「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道理。於是,他便委託一位遠方親戚代收和保管部分得到的好處費,一旦發現有「風吹草動」,便會馬上退回收受的錢款。待「風平浪靜」後,再擇機要回這些他認為「屬於自己該得的好處」。

當曾在工程上被關照過的勞某送給李傑20萬美元時,李傑出於放鬆心理不假思索地收了,後因勞某被查,李傑分兩次很快退還了這20萬美元。「後來勞某沒事了,我便找機會跟他要回了這筆錢。」一直到李傑案發被檢察機關調查時,他才明白,原來自己以為的「天衣無縫」太天真。「我的這些行為與解釋終究瞞不過辦案人員。」李傑對自己的放鬆心理追悔莫及。

據調查,2004年至2015年,李傑利用擔任海南省海口市交通局局長,海口市美蘭區區長、美蘭區委書記,海口市副市長的職務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海南福隆集團有限公司等8個單位及陳某等23人給予的財物,共計900萬元及價值1.95萬餘元的黃金兩塊。

2016年8月19日,海南省第二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被告人李傑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60萬元。

翻閱李傑的懺悔錄,記者注意到一句話:「直到被逮捕判刑入獄後,我才想到盧梭曾說過,在人們的心靈中從來就沒有生來的邪惡,任何邪惡,人們都能說出它是怎樣和從什麼地方進入人心的。如此貪斂錢財剛開始連我自己也想不通。然而,現實是不容迴避的,直到因受賄被判刑,我才徹悟邪惡是怎樣進入自己內心深處的。」可見,放鬆心理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滑向腐敗的深淵。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反腐敗鬥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廣度深入發展,激濁揚清,歷史性地鑄就壓倒性態勢,反腐敗在黨的建設史上留下的鏗鏘印跡堪稱濃墨重彩、蕩氣迴腸。在這樣的大形勢之下,公職人員要時刻繃緊廉潔的思想防線,踏踏實實走好為政的每一步。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受訪反腐專家表示,每一名公職人員都應當始終繃緊紀律弦,內心要永遠堅信——遵紀守法、端正作風、抵制腐敗沒有休止符。

文 | 史兆琨

來源 | 檢察日報

本期編輯 | 張一

你可能喜歡的文章

投稿郵箱:

正義君在這裡,期待您的投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義網 的精彩文章:

利劍出鞘!2018檢察公益訴訟劍指環境污染和食葯不安全
微觀察:侵害消費者權益就該打板子

TAG:正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