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面試時該怎麼回答「你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

面試時該怎麼回答「你為什麼從上家公司離職?

昨天,有位豆油在帖子上問我:「什麼樣的離職原因,是可以被接受的?比如出差頻率高(一個月出差1-2周),財務經理崗位。」

這其實是每一個職場人士,在找工作時候都會遇到的問題,看上去像是面試中的例行問題,但卻並不是很好回答。

先來說說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

離職原因,其實是企業了解應聘者的個人性格、需求、價值觀的一種方式,也是判斷對方與企業是否匹配的重要依據。常常會搭配著一些問題(我會這樣問),比如「你選擇下一份工作/我們公司的原因是什麼;你未來的職業規劃是怎麼樣的。」

寫這個話題,並不是教大家去騙人,只是想告訴大家讀懂這個問題背後的邏輯,適度的包裝和避免簡單的錯誤,避免在這個問題上輕易失分。

因為真正決定面試結果的,不是你是個怎樣的人,而是企業的面試者覺得你是個怎樣的人。

企業會根據應聘者對每個問題的回答,做出相應的判斷,最後得出結論。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不說謊的前提下,盡量讓這個結論對自己有利。

該怎麼回答才能讓自己在這個問題上得高分,或者說,是可以被接受的呢?

馬雲總結過員工離職的原因,要麼是錢,給的不夠,要麼是心,受委屈了。錢給的不夠好理解,心受委屈了原因就太多了,還不太好說出口。可能是不適應公司的文化,可能是不喜歡上級,可能是發展空間太小等等。

通常大多數人離職的原因,都不會只有一個,不知道說哪個比較好;或者有一些原因說不出口,解釋起來太麻煩;

所以我沒法告訴大家一個標準答案,但有幾條原則是大家可以注意的:

1.盡量說實話,但也不要太實在;

通常,企業負責面試的HR、部門經理或老闆,在面試經驗或社會閱歷上會比大多數應聘者豐富,太容易拆穿的謊話只會被一票否決,畢竟,沒有企業喜歡不誠信的員工。但同時也不要太實在,一些容易造成負面印象或不好解釋的原因就不要說了,比如跟同事相處不好,經常被上級批評、老闆總是不提拔等;可能並不是你的錯,但面試者一定會考慮:TA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TA來我們公司會不會也這樣?

2.合乎邏輯,經得起推敲;

你的回答要跟你的年齡、家庭等自身情況和職位、層級等工作情況相匹配。比如孩子還小的女性因為公司太遠想換個近一點方便照顧家庭的工作可以理解,沒有家庭或者男性就會覺得是不是不能吃苦?管理層因不太認同公司戰略調整而離職可以理解,基層員工這麼說就會有點奇怪。

經驗豐富的面試者會把你對不同問題的回答互相印證。比如有的應聘者說離職是因為想學更多的技能或有更大發展空間,在最後對面試者提問時卻表現出對薪資福利更感興趣,這就屬於經不起推敲。

3.突出客觀原因,淡化主觀原因;

什麼叫客觀原因?比如說公司搬家、公司裁員、家人需要照顧等都屬於客觀原因。而主觀原因則是個人的想法、感受、判斷,盡量淡化。

但也不要表現的完全沒有主觀原因,顯得不夠真實,可以適當表達一些小的、無傷大雅的主觀因素。比如可以說,離職時因為公司搬家了,上班需要2個鐘頭太遠了,同時在原公司也工作2年了,希望找個更大的平台獲得更多提升。

最後,除了上述三條原則,可能大家還會關心,離職是因為薪資,該怎麼說。我的建議是,看人。面試你的是HR,直說無妨,因為HR就是跟人談價錢的,只要你的能力在公司給的薪資範圍內,你的要求符合市場跳槽加薪的邏輯;如果面試你的是部門經理,多數情況也是可以直說的,畢竟出來工作首先是為了生活大家都能理解,但也要小心有的人出於嫉妒或者出於平衡等原因在這裡否掉你,最好謹慎一點不要表現得薪資是決定因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魏說職場 的精彩文章:

TAG:老魏說職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