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玩收藏的最高境界

玩收藏的最高境界

收藏是一門藝術

有品位的生活從收藏開始

收藏是一門技術

有價值的收藏從甄別入手

吃酒、喝茶、聊天,這是過年的常態。

今年春節,一如既往地吃了很多的酒、喝了很多的茶、聊了許多的天。

李先生大約是眾多朋友中最會聊天的了,因為,與他聊天總是讓人有所收穫。那天,酒後茶間,有人說起自己玩收藏的心得,大家也就以此為話題聊了一通。其中,李先生聊的內容非常值得記上一筆並加以分享:

玩收藏分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追逐潮流。

從古至今,涉足收藏領域的人都很多,但絕大多數的人屬於跟風玩玩而已,什麼流行玩什麼,不問價值,不問內涵,甚至不問真假,不求甚解,是純粹的形式主義。

處於這種境界之中時,最容易上當吃藥,心態像極了中二班的股民,抑或追到黑馬,抑或攤上垃圾,全憑天意!這一類玩家屬於業餘玩家,他們要的僅僅是「我也有」的心理安慰,文玩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一個裝B神器,他們只是把收藏看作一個必須去做的面子工程而已。

第二種境界是修身養性。

(本文配圖來自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該上的當都上過了,再深的水都溺過了,有些人終於明白藏玩世界非一般人可闖,於是選擇了繼續停留在第一種境界或退出,只有那些真正喜歡文玩的人最終能從為數眾多的業餘玩家中脫穎而出——因為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所以就會多花一些時間和精力去學習研究,因而也就擁有了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更強的甄別能力,成為了真正的玩家。

是否擁有客觀的、端正的收藏心態,是專業玩家區別於業餘玩家最大的特徵之一。比如說,對於「玩收藏靠的是眼光」這句話,業餘玩家是不可能真正領悟的。

以幾年前火爆一時的崖柏為例,不少人踩高位花血本收了一大堆,當突然暴跌的滑鐵盧行情來臨時,有的人在哭爹喊娘罵炒作,有的人則在反思自己入手前對崖柏的產地產量、品類等級、特質用途等等是否有足夠充分的了解,並進一步判斷是否屬於真正的失誤,然後決策下一步應該如何走。後者的心態顯然才是客觀的、端正的——任何一種收藏品的價值持續能力都不可能是空穴來風,時間像一個評判官一樣,終究會對它的真正價值亮分。所以,只有充分了解藏品的經緯度(歷史傳承情況、當下存在情況),才能準確地找到其價值坐標,才能客觀地看待其價格漲跌。一句話,得靠自己有眼光!

收藏品都具有唯一性,同一個大師的不同作品、同一個時期的不同窯瓷、同一類石頭的不同質地造型、同一根木頭的不同部位品質……等等,凡此種種,都在考驗著收藏者的眼光!藏品就好比佳人,能否抱得美人歸,既要看機緣巧合,更要看追求者的能耐!所以,人們習慣把獲得某件藏品稱為「結緣」——修好身,方得善因;養好性,方得善果。所以,隨緣不是消極、不是不作為,而是善於取捨、進退恰當!對於真正的玩家來說,玩收藏不僅僅是一種愛好、一種樂趣,更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

第三種境界是投資與修心相結合,這也是玩收藏的最高境界。

有的人總是羞於談論藏品的價值,總喜歡強調「我只是喜歡玩玩而已」,生怕被別人看成是財迷。

其實不然,無論您是否重視,藏品的價值都真實存在!花100元買了個價值3元的東西,再大度的人也難免會鬱悶;花3元買了個價值100元的東西,再瀟洒的人也難免會竊喜。原因很簡單,在每一個收藏者的內心,藏品的價值其實都與收藏者的自我認可度掛著鉤,而自我認可度越高的人,往往幸福感也越強!所以,善收藏的人玩的一定是走心的收藏。

一件藏品,值五毛錢還是值一個億?處於隨行就市的底部還是高位?應該短線操作還是長線持有?……善收藏的人重視對藏品價值的研究,這並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很在意一件東西能賺多少或者虧多少,而是為了不斷肯定自己對的、修正自己錯的,並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更高的自我認可度!說到底,他們的收藏之路,其實是一條修心之路!

修心的過程中,藏品結構被不斷優化、有所側重,不知不覺間,他們的手上有了越來越多的珍品,這些珍品越來越值錢,最終成為他們成功的投資與財富……所以,善收藏者,往往也會成為一個出色的投資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材香道 的精彩文章:

TAG:香材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