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在戰場上生存的三大法寶:戰術、裝甲和主動防禦
雖然坦克的防禦已經堪稱厚重,可是在戰場上,哪裡會有什麼地方稱得上絕對安全呢?即使是威風凜凜的坦克車,被打成一團廢鐵熊熊燃燒的場面也不鮮見,那麼,坦克自己要怎麼樣避免落得這個下場呢?
我們說,任何裝備,除了看性能之外,更重要看使用,落在坦克這裡,就是要看它的戰術怎樣發揮:因為坦克是突擊用的兵器,機動性就是它的第一道防線,簡而言之,就是要動起來,動起來對面就不好打中(必要的時候還要釋放煙幕),而且在機動的過程中,要時刻把最厚重的正臉對準敵人反坦克火力的方向,不然被敵方火力捅了屁股那可是大事不妙。因為側邊和後面的裝甲都比較薄(在複合裝甲時代這個差距更明顯了,車體側面和後背和二戰期間的坦克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在發起進攻的時候,坦克的側後一定得有部隊協同,在城市這樣複雜的環境里,就更加要注意這樣的配合,脫離步兵掩護盲目突擊的坦克裝甲車輛,往往下場悲涼: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裝甲部隊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證。
當然,任何戰術都不可能保證坦克不會被敵人的武器命中,這時候,如果身板不夠硬朗,這個鬼門關是過不去的,這就是為什麼坦克一般都會有很厚重的裝甲,因為正前方是前進方向的緣故,正臉自然裝甲最厚,這樣才能保證坦克能頂著敵人的火力衝擊。
隨著反坦克武器威力的提升,坦克也開始給自己增加附加裝甲或者爆炸反應裝甲,但即便如此,防護薄弱的部位(側後和頂部),在面對反坦克武器的時候還是不那麼讓人放心,這就使得「以攻為守」的思路開始應用在坦克的防禦之中:被動挨打既然怎麼看怎麼不放心,不如乾脆主動出擊,把來襲的彈藥給干擾掉,或者乾脆硬碰硬的給打掉,這樣坦克本體不就高枕無憂了嗎。順著這個思路發展起來的,就是各種電子對抗裝置和主動攔截系統。


※洲際導彈能打1.6萬公里遠,但能打多高?可達8000公里
※榴彈炮沒命中坦克,在其周圍爆炸,能否摧毀坦克?極難實現
TAG:上帝之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