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底層爬到中產容易,從中產爬到富人卻很難!為什麼?

從底層爬到中產容易,從中產爬到富人卻很難!為什麼?

來源:塔木德富豪會

本文所有圖片攝影: 劉秋榮

「消費者和消費者競爭,生產者和生產者競爭;生產者和消費者從不競爭。」

薩繆爾森的《宏觀經濟學》是每一個現代人必看的書目。

「當你發現差距時,差距已不可逆轉」。

「撿漏」始終是一種低風險的交易策略,只要你花心思去做,在任何已漲的區域內都可以發掘出懵懂的業主筍盤,低風險高收益,撿漏流。

把現金變成翻好幾倍但是流動性不好的資產,再把資產變成翻了好幾倍的現金。

「錢存在銀行生利息」,其實並不是利息,而是印鈔機幻覺。央行規定5%的法定存款利率,每年又向市場多投放5%的紙幣。「你所賺的一切利息,其實都是印出來的。」

從底層爬到中產容易,中產爬到富人極難。我們縱觀歷史,各位的父母,可能是非常勤勞、非常節儉的人。他們一輩子省吃儉用,連給自己添一件衣服都不肯。可是幾十年辛勞下來呢?仔細看看,他們也沒有多少錢嘛。論積蓄,或許也就幾十萬元,老破小一套。一生積蓄,一生辛勞,還沒有子女兩三年賺得多。值得嗎?如果你不想像你的父母一樣,辛勞一輩子,兩手空空,你就不能走他們的老路,得跳出這個大坑。

最賺錢的,最好投資的,以及最「安全」、最具有防守性的,是二線盤。我們一再強調,不要買一手盤,不要追求品質,不要追求品牌,不要追求光鮮的附加值。

房地產投資老手再三告誡的是:「遠郊、一手品牌、精裝、CEO盤、小戶型、高單價、酒店式公寓。」也就是這個八個元素統統都是不可以碰的。而資深房地產投資者建議:「市區邊緣、二手、國有開發商、毛坯、親民盤、大戶型、低單價、純住宅。」

學區房要買小。因為學區房的價值,無非是一張學票。學票的價值是固定的,不會隨室內面積大小而變化。

我對「學票」的價值走勢完全不看好。學區房面臨斷崖式的下跌,它的價值,是很有可能歸零的。

樓市的季節性現象,其中漲幅,絕大多數集中在「春季」。漲幅從來不在9-10月產生。一年中最重要的月份,其實是12-1月。因為這個時候,是一年最淡的淡季。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平均利潤。而卓越於平均的,才是你的超額利潤。如果你賺平均利潤,那也就是個苦力錢。

你想買房,去哪裡找房源,一手開發商還是二手中介,國家的政策法規如何,限購和限貸有什麼要求,房型哪一種好,地段哪個有升值潛力,中介有什麼貓膩,交易流程需要哪些手續,注意哪些資料。等你把整個流程走完,你也差不多成了半個專家。

「一個行業如果太賺錢,就會吸引新的資本進入,增加供給,拉低利潤。」任何一個行業,歸根到底,其利潤率和高科技無關,而僅僅和競爭對手有關。實業為什麼利潤稀薄?因為太多的人做實業。房地產投資為什麼利潤豐厚?因為做的人太少!

房地產投行的忌諱:數錢、寫回憶錄、休大假。

房子價值的核心要素是房齡,房齡,房齡! 小於5年才好出售。

如果你想促使你的負債增長,基本上只要四種方法:

(1)新買房子,按揭貸款70%;

(2)抵押貸款;

(3)刷信用卡;

(4)私人借貸。

資金成本=投資收益,或者說,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

「將所有的資源整合,將所有的潛力挖掘到極致。」

一個人花許多時間在「務虛」上面,構建他在社會關係網中的位置,結識更多的人,小心翼翼維護自己完美的聲譽,這一切,都是在增強你的實力。

資金分層:不停地用低成本資金,替換掉高成本資金。另一種策略,是定期加按揭。因為加按揭有一定的時間限制,就像獻血一樣。

貸款應該是收入的20倍才是對你最有利的,財務最優化的結構。

26-27歲是人生最明顯的上升軌,如果在這個階段你還達不到每年12%的加薪,回老家去吧。

「房貸這東西,只要你貸了,只要你認認真真對待它,你就可以在6年內還完。」

除了北上廣,下一波房產投資——中國 重慶

社會階層決定品位。假如你讓一個貴婦破產,徹底沒錢,不到十年,要不去死,要不她也會收集可樂瓶。

我們往往可以通過觀察一個人的「格調、品味」,來判斷他的社會階級。

上流社會就該有上流的生活,省時省力。

中產就該有中產的生活,追求性價比。

底層就該有底層的生活,省錢第一。

「中產階級」怎麼來的?

按19世紀英國法學家亨利·薩姆納·曼恩的看法,從農業社會及前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是一種「從身份邁向契約的運動」!

在18世紀中葉歐洲重農主義者使用「階級」(class)一詞之前,人們通常使用的是status,estate或order:前者強調的是各個不同群體的經濟功能,以及與此相關的職業因素,而後者強調的則是身份的差異。

最早關注到中產階級出現的人還是馬克思。馬克思持二元化或極化的資本主義分層模式: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馬克思用過「中產階級」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用德文寫成的《共產黨宣言》中「以前的中等階級的下層,即小工業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業者和農民——所有這些階級都降落到無產階級的隊伍里來了……在馬克思那裡,中產階級的基本構成包括小工業家、小商人、小食利者、富農、小自由農、醫生、律師、牧師、學者和為數尚不多的管理者。

德國經濟學家、德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古斯達夫·施穆勒認為:應該將公務員、技術僱員、管理者、辦公室人員和銷售人員等薪金僱員階層視為「新中產階級」而在馬克斯·韋伯那裡,社會分層的標準是多元的,它起碼包括:(1)從經濟的角度界定的階級,「從具體利益的觀點來看,階級是由同樣經濟地位的人組成的一些集團」,或者說他們具有共同的生活機遇;(2)從社會的角度界定的身份或地位,不同的身份或地位群體「具有較高的社會聲望或缺乏這種聲望……它是通過具體的生活方式來體現的;(3)從政治的角度界定的權力(power),這是在社會生活中貫徹一個人或一個集團的意志的機會。這一由財富、權力和聲望構成的所謂三位一體分層法,後來影響到眾多社會學家的社會分層研究,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美國社會學家吉爾伯特和卡爾的包括職業、收入、財產、個人聲望、交往、社會化、權力、階級意識和流動在內的九變數系統。早期人們將老式中產階級稱之為「小資產階級」,而現時人們仍習慣將中產階級稱之為「中等收入階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財經生活頻道 的精彩文章:

TAG:深圳財經生活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