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曾跟風好萊塢,《證人》模仿奧斯卡獎影片

《紅海行動》導演林超賢曾跟風好萊塢,《證人》模仿奧斯卡獎影片

香港導演對好萊塢電影的模仿與學習,遠遠出於我們的想像之外。

這一切成就了香港導演,也制約了他們的電影創作。

林超賢導演的《紅海行動》給人最直感的印象,就是無限接近於好萊塢電影。

但是,我們必須明白的是,《紅海行動》對於好萊塢電影的接近,僅僅是在外在形式上,但好萊塢電影在群像戲中不忘塑造人物,卻是《紅海行動》不具備的。

《紅海行動》能走到今天這樣的近似於好萊塢電影質地的地步,這與林超賢導演一直有著向好萊塢暗中學藝的習慣分不開的。

2008年林超賢曾經導演過一部電影,名叫《證人》,這部影片就具有非常明顯的模仿獲得奧斯卡獎的電影《撞車》的痕迹。

《撞車》是2006年拍攝的電影,兩年的時間,足夠林超賢有寬裕的時間,將這部獲獎電影的構思容納進自己的電影。

對於《撞車》來說,導演企圖通過這個電影揭示出美國社會各個層次的微妙的心理牽連,反映出這個社會的真實的群落身份的碰撞與差異,但這一切,移植到林超賢電影之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反應,這實際上體現了香港電影在反映現實生活時,一直處於一種無能為力的尷尬狀態。

《證人》中,我們看到林超賢接納了《撞車》一樣的設置。在這部電影里,警察、逃跑的匪車與張家輝扮演的小混混,在街頭的某一處相撞了,並由此揭開了這三組人物的關係。

應該說,從奧斯卡獲獎影片里拿過來這個得來全不費功夫的創意,給電影帶來了彈性而厚度,也讓這部電影在林超賢作品裡少見地增添了結構上的豐潤性,當然我們從林超賢的運作中,也看到他日後電影不足的一些慣性元素。

我們看到,謝霆鋒扮演的警察偶遇逃犯,通過一番追車,終於將匪車追獲,但在追蹤過程中,還與第三輛車子相撞。正是這第三輛車子,成為警察下一步一直孜孜以求追訪的人物。因為林超賢給予了《撞車》這一巧妙的創意結構,填充的是,第三輛的撞車車主,正是劫匪的幕後黑手啟用的另一支僱傭的力量。

而這一次撞車,也是張家輝扮演的這個自由職業者加入劫匪計劃的原因,因為撞車使得張家輝的懷孕的妻子成為植物人,為了錢,張家輝不得再度鋌而走險,聽命於劫匪,轉而去劫持人質。

電影里將張家輝這一個線索的撞車段落,放在電影的最後部分,交待出正是前面的謝霆鋒追劫匪,才導致了他的意外,使他的妻子受到重創,也因而才引發了他的一系列犯罪行動。

電影由此闡述著警察的每一個賣力的行為,總是帶來相應的後遺症,影片里的謝霆鋒越是努力,越是兇狠,越是在製造自己的敵人,違背自己當初的結果。

所以,這個影片里,林超賢更多地將同情的目光放在張家輝身上,使這個劫持人質的惡人反而具有了一點人性,因為他是統治機構「撞」出來的,他是這個社會的受害者,所以他的反社會行徑也有了前因後果的脫罪理由。

林超賢的這個小心思,正使得張家輝的形象,遠比扮演警察的謝霆鋒更具光彩,獲得了金像獎、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

林超賢在這個影片里實際上揭示出警察的緝捕動機,引出了他意想不到的悖論式的結果。他追捕劫匪,卻打中了劫匪後蓋箱里的小女孩;他全力逼停匪車,匆忙中,卻與第三輛車輛相撞,導致那一輛車主的妻子受到重創,從而又連瑣產生了自己的一個新的敵人。

林超賢努力想探討的是,警察的暴力結果,必然要反彈回來,傷害到自己。這個電影實際上,反映出林超賢在香港電影里的有限局面中,藉助好萊塢電影的創意,反思了暴力行動、哪怕是代表著正義的暴力行為總會帶來殺向自己的反彈。

林超賢后期的警匪片中,很熱衷於描寫警察內心的創傷,設置出處於暴力正義地位的警察身上所擁有的暴戾衝動往往會反噬自己,導致內心的崩潰,這在《魔警》里得到了更為誇大的展示。

影片里吳彥祖扮演的警察,每一次對歹徒行為的干預,最後都會帶給自己一種精神上的傷害,使自己與這個社會更加格格不入,成為一種「魔鬼警察」。

我們應該看到,林超賢在香港電影中拍攝的那部分作品,雖然有槍戰片的表面現象,但是他一直在思考著,運用暴力會給自己帶來什麼樣的傷害。

這無形中使林超賢的過去電影,帶著一股怪味、生冷與陰鬱的味道。

即使在《湄公河行動》中,我們看到卧底的線人,也一直處於內心的痛苦糾結中。他的女友正是因為他恪盡職守的緣故,而被毒販陷害,成為一個吸毒者,最後不得不飲彈自盡。這一情節,其實就繼承了林超賢過去電影里非常喜歡的設置,即一個警察在追捕敵人的同時,自己也會被投入煉獄之中承受炙烤。

到了《紅海行動》中,林超賢可以以一個光明正大的名義去展現暴力的奇觀。影片里的三個主題:撤僑是真實的,但是解救人質、摧毀恐怖分子老巢,都是虛構的,實際上,整個電影給人一種搗毀馬蜂窩的莽撞感,林超賢過去的電影里從來沒有忽略暴力所應運而生的反彈力道,這種力道會給自我帶來隱性的與顯形的傷害,這種傷害,表現在《紅海行動》里,就是林超賢一直沒有忽略調戰爭所帶來的血腥與殘酷,這就是被某些網友解讀出這個電影是「反戰」的原因。

然而,事實上,對照林超賢過去電影里的習慣,他一直很清醒地看到暴力行動的雙刃性,只是他的這種思考,在香港電影里越來越不符合快意恩仇的娛樂片規則,最終使得他的電影,既沒有可看性,也沒有思想深度,形成了他的港片階段越來越沒落的黯淡局面。

之後,林超賢開啟了北上之旅,在這裡找到了港片容納不下的更有背景支撐的主題,在《紅海行動》里他藉助一個國家框架的撐持,拓開了一片動作片大展身手的機緣,同時,也將他過去電影里經常思考的暴力的反彈效應,揉合到電影里,形成了電影外在的血腥瞬間。

因此,《紅海行動》里其實包含著林超賢在香港電影里歷練與思考的精華所在,《紅海行動》里那些讓我們感到新鮮的部分,正是因為這些香港電影的內容(如對警察暴力的雙刃性思考),在大陸電影里過去是難以加以正視的,而同樣,這些香港電影熱衷於的部分,也往往制約著電影的主題往更高層面升華(如《紅海行動》里的人物塑造便是一個嚴重短腿,缺乏《戰狼2》那樣更具豐潤與彈性的對中國當代思潮的反思),從這個意義上講,《紅海行動》更像是一部僅僅具有好萊塢外殼的電影,而缺少更為讓人共鳴的精神內涵的注入。

但不管怎麼說,我們可以從林超賢過去的電影中,看到他一直具有與時俱進的創作心理與動機。對世界電影的不斷習練與襲仿,不僅僅表現在《紅海行動》里的動作與視覺效果上,更有從精神內涵上的全盤吸收,只是他過去在進行這方面融入時,被香港電影的局限性給制約得水土不服了。但我們必需明白,沒有這一個階段,便沒有《紅海行動》的橫空出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學私秘 的精彩文章:

《紅海行動》與《戰狼2》相比,存在三大差距
《神秘巨星》並非憑空出世,是阿米爾汗不忘初心、厚積薄發的結果

TAG:文學私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