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MWC2018 中國智造閃耀巴塞羅那 盤點「黑科技」 見證中國實力

MWC2018 中國智造閃耀巴塞羅那 盤點「黑科技」 見證中國實力

2月26日,巴塞羅那MWC2018開幕以來,這兩天來自中國的」中國智造「閃耀巴塞羅那。現在我們來盤點一下:


2018年MWC,華為圍繞圍繞5G、解鎖新經濟價值、B2B、大視頻和運營轉型五大主題幫助運營商突破傳統邊界,加速全雲化時代的數字化轉型。

站點方面:華為發布了基於3GPP標準的端到端全系列5G產品解決方案,涵蓋核心網到傳輸到站點到終端。

終端方面:華為發布全球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晶元——巴龍5G01(Balong 5G01)和基於該晶元的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華為5G CPE(Consumer Premise Equipment,5G用戶終端)。

華為系列產品是目前行業唯一能夠提供的5G端到端全系列產品解決方案。華為已經在中國、韓國、加拿大、德國、英國、義大利等10餘國家部署了5G規模連片站點,在典型密集城區實現了無處不在的數Gbps的接入速率,數百Mbps的室內接入體驗,以及高達20Gbps的小區容量。


MWC2018期間,中興展示了類5G終端、摺疊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最新進展。中興還發布了5G E2E網路切片解決方案,該方案是業界首個面向5G業務創新、貫穿全網的端到端切片解決方案。

中興展示最新的5G終端技術,類5G智能手機最高下載速率達到1.2Gbps。

中興5G原型機


中國移動以「智連接、新未來」為主題參展,圍繞5G技術、物聯網、數字家庭、國際業務、終端等領域,展示了最新技術和產品,並宣布將在2018年建設世界規模最大的5G試驗網。

中國移動最新研發成果——已基於3GPP新空口標準,率先實現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基站、終端晶元和測試儀錶端到端互通,並首次發布了5G核心網預商用產品樣機測試成果,為5G商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聯通:聯手阿里展示智選加速服務,

智選加速的核心是通過4G QoS加速能力滿足大流量、低時延等應用需求與用戶體驗,通過對保證比特速率GBR、最大比特速率MBR、網路時延等QoS參數的差異化設置,為手游、直播、視頻播放與電話/會議等垂直應用場景提供可靠、低延時、高質量的網路保障。


讓人驚喜的任意半屏下指紋解鎖和屏幕發聲技術,前置的升降攝像頭是真的騷氣十足。


發布了新一代全面屏筆記本MateBook X Pro、華為平板M5系列和首款3GPP標準5G商用終端。

MateBook X Pro彈出式前置攝像頭,這個攝像頭開發了一個獨立按鍵,採用彈出式設計,不用時可隱藏起來,這也進一步保護了用戶的隱私不被偷窺。

10.8英寸華為平板M5和華為平板M5 Pro,可連接輕薄全尺寸鍵盤,搭配高精準度觸控板,可讓平板秒變PC。


努比亞正式發布遊戲手機,這是一款具有顛覆設計和黑科技加持的概念新品,這也讓努比亞成為第一家正式布局「遊戲手機」細分領域的國內品牌手機廠商。

這款神秘的遊戲手機採用極具科幻感與酷炫燈光效果的「超跑級」外觀設計,同時針對遊戲手機「高性能高功耗」的特點研發出「風冷、近黑體、碳納米材質 、立體風洞切面結構」的四大創新散熱黑科技,可以保證用戶在運行大型遊戲時高性能運轉並大幅降低手機溫度,將遊戲體驗提升至電競級的高度。


印度神機紅米Note 5 Pro被強勢圍觀

巴塞羅那首家小米之家,MWC期間火爆開業


2月27日,阿里雲在巴塞羅那MWC展會上全球同步發布了8款雲計算和AI產品,包括圖像搜索、智能客服雲小蜜、大數據PaaS產品Dataphin等。中國數字化轉型正在進入快車道,新零售、新製造、ET城市大腦等產業AI實踐正在通過阿里雲走向世界。

「智選加速」將率先向阿里雲客戶開放,覆蓋手機遊戲、網路直播、企業通信、移動支付四大類業務加速。


匯頂科技宣布進軍NB-IoT,並發布實現大規模商用的第二代屏下光學指紋方案,第二代屏下光學指紋技術,性能更優異、用戶體驗更佳。


率先推出「中國首款量產 Notch AMOLED 全面屏」產品。


發布高端智能全快閃記憶體存儲OceanStor Dorado18000 V3


曠視科技Face++用AI重新定義手機

在 MWC 2018 現場,曠視Face++ 展示了基於領先的移動平台打造的一系列技術成果,旨在通過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技術革新智能手機交互模式和體驗,可滿足不同手機廠商在人臉解鎖、圖像增強、相機增強、智能圖像和視頻處理上的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林夕科技觀 的精彩文章:

安卓機皇三星新旗艦S9/S9+即將發布 功能全面曝光

TAG:林夕科技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