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外歷史上國家元首在位時間排行榜

中外歷史上國家元首在位時間排行榜

原標題:中外歷史上國家元首在位時間排行榜


第一位: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法蘭西王國波旁王朝第三位君主,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之一,在位72年(1643年-1715年),是世界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


路易十四是路易十三的長子,5歲繼承王位,由母親安妮攝政,23歲後親政,勵精圖治,實行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上的措施,宣揚「君權神授,朕即國家」,加強王權;大力發展工商業;對外發動吞併戰爭,擴大國家疆域;主持修建了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等,因此路易十四在位期間,法蘭西王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尊稱「太陽王」,與同時期中國清朝康熙皇帝相比毫不遜色,1715年。路易十四因病去世。


二、約翰二世


約翰二世(1840年10月5日-1929年2月11日),歐洲內陸國家列支敦斯登大公,在位71年(1858年-1929年)。


約翰二世是前任大公阿洛伊斯二世之子,他性格內向,終身未婚,曾出兵參與普奧戰爭,支援奧地利,但軍隊尚未到位奧軍已戰敗,1868年,廢除國家軍隊,宣布列支敦斯登為永久中立國,1929年,約翰二世病逝,由其弟弗朗茨一世繼位。


三、拉瑪九世


拉瑪九世(1927年12月5日-至今),本名普密蓬.阿杜德,泰國曼谷王朝第九位君主,前任泰國國王,在位70年(1946年-2016)。


拉瑪九世是前任國王拉瑪八世之弟,早年留學瑞士等國,精通7國語言,並在法國巴黎結識現任王后,原泰國駐法大使的女兒詩麗吉,1946年6月,其兄拉瑪八世駕崩,年僅19歲拉瑪九世繼承王位,他在位期間,與王后致力於泰國國家發展和國民幸福事業,政績顯著,大凡泰國出現政治危機和突發事件,只要他出面,多能平息,深受泰國國民尊敬和愛戴,當之無愧的泰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四、沙普爾二世


沙普爾二世(309年-379年),波斯薩珊王朝第九位君主(309年-379年),伊朗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沙普爾二世是前任君主霍爾米茲德二世的遺腹子,因此他在公元309年一出生就繼承王位,成年後親政,他崇尚武力,曾出兵征服貴霜帝國、擊敗羅馬帝國等,一度推進到中國新疆邊境,使薩珊王朝成為當時歐洲、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公元379年,在位70年的沙普爾二世病逝。

五、弗蘭茨.約瑟夫一世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1830年8月18日-1916年11月21日),歐洲奧匈帝國開國皇帝,在位68年(1848年-1916年),


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是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之弟弗蘭茨.卡爾大公的長子,1848年,奧地利帝國發生起義,斐迪南一世被迫遜位,因無子,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繼承皇位,後與匈牙利皇室達成協議,建立奧匈帝國,他勤於政事,使奧匈帝國成為當時的世界強國,並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6年,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因肺炎病逝於首都維也納,終年86歲。



六、伊麗莎白二世


伊麗莎白二世(1926年4月21日-至今),英國溫莎王朝第四位君主,現任英國女王,在位已64年(1952年-至今),由於至今仍在位,不知是否會超過前面的君主,英國國家元首,國家象徵。


伊麗莎白二世是前任國王喬治六世的女兒,1952年,喬治六世病逝,伊麗莎白二世繼承王位,由於英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實權在首相手中,伊麗莎白二世一直是英國國家象徵,出席重大活動等,她性格和善,平易近人,在國際和國民間聲譽很高,2016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迎來她的90歲壽辰,在此希望伊麗莎白女王能長命百歲。


七、維多利亞女王


維多利亞女王(1819年5月24日—1901年1年22日),大英帝國漢諾威王朝末代君主,在位63年(1837年-1901年),是英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維多利亞女王是前任國王威廉四世的侄女,她的父親在她出生不久就去世了,1837年,威廉四世去世,她繼承王位,維多利亞女王在位期間,英國工業化發展迅猛,不斷對外擴張,大英帝國號稱「日不落帝國」,中國鴉片戰爭就是在她任內爆發的,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病逝,終年82歲,長子愛德華七世繼位,由於愛德華七世冠父姓,所以漢諾威王朝的統治正式結束(中國王朝含義和歐洲王朝含義有本質區別)。


八、昭和天皇


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本名裕仁,日本菊花王朝第124代天皇,在位63年(1926年-1989年),日本最長壽、在位時間最長的天皇。


昭和天皇是前任大正天皇的兒子,公元1926年(大正十五年),大正天皇病逝,裕仁繼承皇位,他在位期間,發動侵華戰爭和侵略亞洲國家的戰爭,給中國和亞洲國家帶來深重災難,公元1945年(昭和二十年)8月,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戰後因美國干涉免除審判,保留天皇制,公元1989年(昭和63年)1月7日,因患十二指腸癌在東京去世,終年88歲,其子明仁繼位,改年號「平成」,昭和時代結束。


九、巴西爾二世


巴西爾二世(958年-1025年),拜占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62年(963年-1025年),是拜占庭帝國最出色的君主之一。


巴西爾二世是前任皇帝曼努斯二世的長子,公元963年,曼努斯二世駕崩,他繼承皇位,他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拜占庭帝國達到了鼎盛時期,並滅亡了盛極一時的保加利亞第一帝國,公元1025年,巴西爾二世因病逝世,終年67歲。



十、康熙皇帝


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中國清朝第四位皇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在位1年(1661年-1722年),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

康熙皇帝是前任順治皇帝第三子,1661年(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駕崩,他登基為帝,親政後勵精圖治,大清王朝發展到鼎盛時期,為「康乾盛世」奠定基礎,被後世學者尊稱「千古一帝」,公元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病逝,因其功績,上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中國帝王,沒有爭議的是大一統時期的皇帝,但是,我國歷史那麼久遠,政權分分合合又是如此頻繁,在分裂時期,我國境內的非統一政權的最高領袖,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帝王。


再有就是稱號,在沒有叫做皇帝情況下,只要是一國之主,我們也應計算在本排行榜中。


還有就是名義,不管實際是否控制政權,名義上不是帝王時,也就不能計算那段時間(主要說的是弘曆)。遠古沒有確認紀年清晰記載的堯舜禹(據說一個個都活過100歲)也不能算數。


按照比較公認的正史明確記載的排行榜如下:



十一、愛新覺羅.弘曆


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在位60年(1735-1796),年號乾隆。


值得說一下的是,他是為了不超過自己的爺爺——排名冠軍玄燁,在位滿60年時禪讓給兒子顒琰。名義上下課了,但是皇帝的印璽,還沒交出來。直到他徹底死掉,他兒子才算是真正執政。弘曆繼位年齡比冠軍爺爺晚16年,但是,他更是懂得養生,一直活到89周歲。實際執政時間63年。


十二、大欽茂


渤海國三世大欽茂,在位57年(737-793),年號大興。他在任期間,渤海國的國力擴張至現在吉林省的琿春。並因協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亂,獲得晉封為渤海國王。貞惠公主、貞孝公主的墓志銘稱大欽茂為大興寶曆孝感金輪聖法大王。也許有朋友覺得他是被封的屬國,不應該算,沒關係,那您就把這幾位您覺得不算的,跳過去,繼續看後面。



十三、漢武帝劉徹


漢世宗武帝劉徹,漢朝第7位皇帝,在位54年(公元前141-公元前87)。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他在位共使用「建元」等11個年號。16周歲繼位,活到69周歲。壽命長,基本上是在位時間長的一個必要條件(這是廢話,呵呵)



十四、李乾順


西夏崇宗李乾順,在位54年(1086-1139),西夏第四位皇帝。


這哥們能上榜,主要是運氣不錯,活得實際並不算長,57周歲就死了,可是他3周歲繼位,這個比排行榜前十名的其他人都早。


十五、李仁孝

西夏仁宗李仁孝,在位54年(1140-1193),西夏第五位皇帝。


15周歲繼位。西夏連著兩位皇帝都是執政54年,在西夏189年的建國史上,佔去了108年。另外7位皇帝總共才幹了71年。



下面是在位時間在40~50年之間的,共有11位。


遼聖宗耶律隆緒(49年)、明神宗萬曆帝朱翊鈞(48年)、梁武帝蕭衍(47年)、遼道宗(46年)、元順帝(46年)、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45年)、唐玄宗李隆基(44年)、宋仁宗(41年)、宋理宗(40年)和劉備兒子,蜀後主劉禪(40年)。


十六、耶律隆緒


遼聖宗耶律隆緒,在位49年(982-1031)。


他上榜有點名不副實,雖然10周歲繼位,但是38歲之前,都是他媽媽蕭太后攝政。38歲他才開始親政,59周歲駕崩。



十七、朱翊鈞

明神宗朱翊鈞,在位48年(1572-1620),年號萬曆。他在位這麼長時間,卻有30年左右的時間不上朝。他在位時間長,主要是因為他爸爸死的太快了。10歲就繼位。58歲死,也不算高壽。傳說他吸食鴉片,可惜他的屍骨雖然在萬難之中被發掘出來了,但是卻最終沒有逃過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無法化驗了。



十八、蕭衍


南朝粱武帝蕭衍,在位47年(502-549)。


這位皇帝活得壽命長——86歲。不過,說長也不長,因為他是排行榜前列的皇帝里,死的最不正常的,如果不是活活餓死,他估計能比弘曆活得時間還長些。不過,就算活到90歲,也沒辦法排名前五,因為他是排行榜前列的皇帝里,唯一的建國者,不是官二代,沒有10幾歲繼位的機會。



十九、朱厚熜


明世宗朱厚熜,在位45年(1521-1566),年號嘉靖。這哥們的長壽(跟明朝皇帝平均壽命比)和那點不上朝的懶毛病,都遺傳給他孫子了。



前十名,看了半天,除了劉徹和蕭衍,漢族皇帝就剩明朝這兩個了。不過有什麼關係呢,56個民族都是華夏兒女嘛。

接下來的在位30~39年的有19位:


包括:秦始皇嬴政(36年)、宋高宗趙構(35年)、宋徽宗趙佶(35年)、唐高宗李治(34年)、光緒帝載湉(33年)、道光帝旻寧(30年)和明太祖朱元璋(30年)等。


然後是在位20餘年的有31位,包括:宋孝宗趙昚(27年)、唐太宗李世民(23年)和元太祖成吉思汗(21年)等。


之後還有在位10~20年的有103位,包括遼太宗(20年)、順治帝福臨(18年)、明思宗朱由檢(17年)、宋太祖趙匡胤(16年)、武曌(15年)、同治皇帝載淳(14年)、南唐李後主(13年)、雍正帝胤禛(13年)和咸豐皇帝奕詝(10年)等。


最後看在位不滿十年的皇帝超過240位,


在位九年有6位,


八年有9位,


七年有15位,


六年有18位,


五年有18位,

四年有21位,


三年有29位,


兩年有39位,


一年有42位,


不滿一年有40位,


在位最短的皇帝是金末帝完顏承麟,從登基到駕崩僅有半天時間。


補充一下:據《史記·齊世家》記載,早在西周末年,齊國第12代君主庄公姜購(非200年之後的齊莊公姜光)在位64年。


宋國也出了一位在位很長的君主:宋景公——子頭曼,《史記·宋世家》載:「六十四年,景公卒。」從這裡可知這位景公也在位64年。


據《史記·南越尉佗列傳》記載,南越主趙佗於秦亡時,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漢十一年,漢立佗為南越王,後來,趙佗自尊號為南越武帝。「然南越其居國竊如故號名,其使天子,稱王朝命如諸侯,至建元四年卒。」從秦亡時(公元前207年)到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趙佗在中國南方稱王稱帝71年,由於漢朝歷來被奉為正統,趙佗所建立的南越國沒有被承認,趙佗生前是帝王的實際待遇,而死後的兩千年里沒有享受皇帝的名號而已。


所以,如果要說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應該是趙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關係預測 的精彩文章:

TAG:國際關係預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