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海將成為環杭州城市,屌絲逆襲OR天方夜譚?

上海將成為環杭州城市,屌絲逆襲OR天方夜譚?

也許很多人一看到這個標題,就會發出輕蔑一笑:哼,杭州?上海曾經的後花園,這是要造反嗎?但小麥和大家探討這個觀點是認真的。

在杭州要是乘坐地鐵超過一個小時,準是從市區地圖的一個邊角,到斜對面的一個邊角上了。但要是在上海坐地鐵超過一個小時,或許才剛到黃浦江邊。

毋庸置疑,上海作為一個世界級大都市,無論規模,還是實力,在諸如經濟、科技、教育、交通、醫療、人口等各領域各項指標上,均是以壓倒性優勢全面碾壓杭州的。

如果用傳統的眼光和思維,我們看到的,的確是「杭州是環上海的一個城市」,而不是相反。但是,本文要討論的是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五十年的未來。

Part

1

還是得從互聯網特性說起

我們都不否認,互聯網已經是我們這個國家和社會的陽光、土壤、空氣、水和電,是我們家裡的另一個他(她),是一個國家發展發達的極其重要的基礎設施。

相比陽光、土壤、空氣、水和電,互聯網還有一些她的特性。某個地方即使烏雲密布,其他地方未必不是陽光明媚;北京空氣PM2.5爆表,但不影響海南的碧海藍天;你發你的電,我造我的路;你挖你的井,我開我的河,咱井水不犯河水。

但是,互聯網具有天然的「先入為主性」、「侵略性」、「整體性」和「壟斷性」。

先入為主的特性容易理解,誰率先佔領了某一個領域,那麼後進者的進入門檻就會成倍增加。QQ、微信就是典型的佔據了先入為主的優勢,讓後面的挑戰者,即使強者如阿里也難撼動其競爭優勢。

侵略性,可從兩方面理解。一個是橫向區域擴張。另一個是跨行業擴張。對互聯網企業來說,將業務覆蓋一個新地區,或者跨行業拓展市場,新增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一個網路一旦成功粘住了龐大的客戶群,便可以攜流量以令諸候了。

整體性,就是互聯網的無邊界性。任何試圖割裂、裁剪、孤立互聯網的行為,都是違反科學,阻礙生產力發展的,也是不得人心的,最終也是徒勞的。我們可否大膽暢想一下,未來的全世界將只有一張網,一張互聯互通的「天地之網」?

小到柴米油鹽,吃喝拉撒,大到生老病死,事業前程,無所不有,無所不包,基本都能在互聯網上解決,或者通過互聯網解決。這可不是一城一鎮的網,也不是一省一國的網,而是全球一張網。假如人類有一天能夠殖民到外星球上,那將是宇宙一張網。

雖然在目前真正實現全球一張網尚還有不小的距離,尚存在諸如語言、國境線、政治等障礙,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這樣的趨勢:這是一張聯繫越來越緊密,無邊界延伸越來越徹底,擁有巨大虹吸效應的「天地之網」。

所以,在未來衡量一個城市的未來發展前景,他的互聯網發展水平,將是極其重要的參照。

換句話說,互聯網會成為一個城市核心競爭力的最有力體現,是一個城市的最強大腦,而城市裡的大部分基礎設施、各類資源,都會受這個最強大腦指揮。

而且,某一個城市的基礎設施,還受到另一個城市的「間接指揮」。道理很簡單,比如跨境貿易,他的鏈條是這樣的:位於A城市的消費者通過從互聯網端下單,位於B城市的商家組織商品貨源,中間要通過C、D城市的物流,再到達A城市。這中間,起著「指揮中樞」作用的,便是位於H城市的互聯網企業。

看起來有些微妙,BAT分別所在的城市,北京、杭州、深圳,恰好是中國互聯網企業扎堆的高地。像是巧合嗎?不是。實際上是互聯網企業成就了這三個城市,也是這三個城市推動了互聯網企業發展,建立了互聯網發展優勢。

Part

2

為什麼只有一BAT,能不能再來一XYZ

顯然,BAT作為中國本土成長起來的互聯網企業,已經是中國互聯網的一個符號。也許我們還會提到京東、小米、滴滴,以及老一輩的新浪、網易、搜狐等,但其代表性、統治力和穩定性顯然不能和BAT相提並論。

「天地之網」那麼大,為什麼只有一組BAT呢?能不能再來一組「XYZ」?我告訴你,能,但很難,這是互聯網的壟斷性決定的。強者恆強,贏者通吃,馬太效應,就是對互聯網壟斷性的最好註腳。

排除BAT在各自最擅長的領域,中國新零售領域,歸根結底是誰與誰的競爭?阿里和騰訊;共享單車?阿里和騰訊;未來金融?阿里和傳統金融機構;AI?阿里和百度;雲計算?阿里和騰訊還有華為。所以,在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大部分領域,我們幾乎都能看到BAT的身影。

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很難有一家公司可以完全獨立於BAT所建立的生態之外。

「XYZ」要想脫穎而出,在十年前或許還有希望,但隨著時間推移,現在越來越艱難了。也許,地位限制了我的想像力,正如20年前我們認為微軟是不可戰勝的一樣。未來,或許又會誕生出一家我們不可知的企業,概率總是存在的。

BAT難以複製,從另一個層面的理解是,他們所分別代表的城市:北京、杭州、深圳,其核心競爭力同樣是難以複製的。這三個城市,會像黑洞一樣,吸納著這個國家和世界最優秀的人才,組建和發展最前沿的產業,創造最誘人的財富。

Part

3

繞不開的阿里

談到杭州的競爭力,就不得不提到阿里巴巴。雖然杭州絕對不止一家阿里,但阿里對於杭州城市的意義舉足輕重。

無論是杭州成就了阿里巴巴,還是阿里巴巴成就了杭州,這都不重要了。

有人說,把一個城市的經濟基礎建立在一家企業之上,是不健康的。從投資的角度看,這個理解是正確的。但是,阿里已經不是一家普通企業,他是多個維度的產業鏈,一個由點及鏈、及面的龐大網路,他所產生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關於阿里巴巴的介紹,本文就不贅述了,網路上關於他的文章千千萬。我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明一下阿里對於杭州的影響力。

有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杭州有13家獨角獸公司,超過深圳的10家和廣州的3家。值得一提的是,這13家企業大部分都與阿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在杭州公開履歷的創業者中,接近60%的創業者有阿里基因,比如滴滴的程維,蘑菇街的陳琪,挖財的李治國等。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杭州創業的不僅有阿里系,還有浙大系、浙商系等。以互聯網金融創業作為例子,杭州不甘人後,湧現出了微貸網、51信用卡、麥金所等知名企業。

如果讓小麥再對BAT選擇,誰最終將成為王者?那麼小麥會投票給阿里巴巴。這一點,和華爾街投行不久之前組織的票選「全球最值得投資的企業」,阿里從64家大企業中脫穎而出,其結論是一致的。

當然,也不能說阿里就沒有競爭對手了,就目前我們肉眼看得到的,有京東和其背後的騰訊,用望遠鏡能看得到有亞馬遜、谷歌等。

Part

4

能超越上海的,一定不是另一個「上海」

上海作為中國漫長海岸線的中點和黃金水道長江的出海口,其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放眼世界,也沒有幾個城市能與其相媲美。

佔據了天地、地利、人和的優勢,讓上海成為「眾城之城」,無以復加。自清朝晚期以來,上海就成為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貿易中心、航運中心。上海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其他城市不可複製的。

所以,能超越上海的,一定不是另一個「上海」。就象能打敗沃爾瑪的,一定不是另一個「沃爾瑪」。

但是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就為其他城市實現彎道超車提供了絕好機會。正如前文所說,作為「指揮中樞」的互聯網企業,通過鏈條可以輕易調動其他城市的基礎設施。

上海的機場、港口,不就已經成為或正成為阿里生態中的一個環了嗎?

最近從媒體里關於上海的負面評論卻多了起來。

2018年初,小麥去上海自貿區辦理企業變更手續,前後去了兩次,結果卻什麼都沒有辦成,後面還得去第三次。第一次去,被告知當天沒有號了,無功而返。第二天7點就派人排隊搶線下的號(線上的號已經排到一個月以後了),但這天還是沒有辦成。

作為上海自貿區的重要窗口,居然黃牛遍布,高價兜售,相關部門管理人員充耳不聞。

也許這只是一個個例,不足數也。

但要是問我上海到底有哪些在全國響噹噹的知名企業?腦袋過了一圈,還真是被蒙住了。本土互聯網企業,除了大眾點評和餓了嗎,還有幾何?上海的企業家精神和互聯網基因尚在否?要知道,上海可是中國的經濟中心,金融中心啊。

近來媒體的負面評論是無中生有嗎?是以偏概全嗎?是杞人憂天嗎?也許有一定道理吧。

周期論也好,產業迭代也罷,保守和傲慢也罷,讓上海「眾城之城」的光環被遮蔽,但願這只是暫時的。

Part

5

假如沒有這些文件……

阿里為什麼強大到讓人害怕?這裡簡單說一說。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企業最關鍵的部門是市場營銷,企業只有把生產出來的商品銷售出去了,才能實現他的價值。阿里就是為企業提供了這樣的解決方案。

在為企業解決了關鍵問題後,向上游延伸到金融領域,向下游延伸到物流,都是順理成章的事。

所以,阿里組建起了強大的螞蟻金服和菜鳥網路。

但是,阿里在金融領域的攻城略地,已經深深觸動了既有利益集團的蛋糕。

消費者都有切身體驗的餘額寶,監管部門對其一限再限,幾乎是五花大綁。最新的限制是「限量發售」,設置了每日申購總量,需要定時搶購才能買到,理由是為防止餘額寶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過快增長。

顯然,餘額寶越來越龐大的規模,讓其他傳統金融機構壓力倍增。由量變到質變,有一天會不會演變為「系統性風險」?這是最高層的底線,顯然是不能觸碰的。

所以,一份份出自監管層的文件下發下來,打敗了這些寶寶們。

假如沒有這些文件,假如給予阿里更自由的金融運營空間,假以時日,阿里會不會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

Part

6

如果阿里真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杭州會怎麼樣?

在阿里巴巴集團18周年年會上,馬雲稱:阿里巴巴今天已經是一個經濟體,從規模來講已經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再過19年,希望能夠打造全世界第5大經濟體。

假如馬雲吹的這個牛能夠實現,杭州會怎麼樣?那麼,杭州就是未來第五大經濟體的「經濟首都」。這個經濟首都,是杭州通過自身努力爭取來的,不是大自然的稟賦,也不是「宋朝南遷」的行政賦予。

關於「上海將成為環杭州的一城市」的討論,無疑擊中了兩個城市市民的痛點和癢點。20年前,杭州的城市定位尚還是上海的「後花園」,轉眼要顛倒過來,多少會讓兩個城市市民心裡糾結並彆扭著。

小麥無意拉仇恨,更希望兩座城市發揮各自優勢,互相補充,互相合作,攜手開創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金所 的精彩文章:

紅花會作品遭全面下架,中國的嘻哈還有未來嗎?

TAG:麥金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