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民族主義的雙刃劍

民族主義的雙刃劍

民族主義,即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為基礎而進行的思想或運動。美國學者漢斯·科恩認為:「民族主義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應該被看作是一種思想狀態。」而英國學者愛德華·卡爾認為:「民族主義通常被用來表示個人、群體和一個民族內部成員的一種意識,或者是增進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財富的一種願望」。

對於一個國家、或是民族來說,民族主義永遠是一把雙刃劍(註:我在整篇文章的行文當中,民族主義這個概念使用的都是較為廣義的,即也包含了國家主義與種族主義等與民族主義有一定區別的概念,對於民族主義內部的種類為了文章的簡單易懂則盡量不予區分)

從好的方面來講,首先,民族主義可以推動一個國家的飛速發展。當全體國人都懷抱一種所謂的「奮發圖強」的心理進行努力建設與奮鬥的時候,這個國家的政府就極有可能擁有集中這個國家全部人力、物力、財力的力量了,那這個國家焉有不強之理?其原理大致類似於我們古人所說的「哀兵必勝」。

以此種心態驟然崛起的國家可謂不計其數。光是在中國,就有春秋時期的楚、吳、越等國;戰國時期的魏、秦等國;以至於現在的中國。而外國的例子就更多了,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國就極為典型,其餘國家更是數不勝數。甚至可以這麼說,民族主義的思想浪潮支配著古今中外絕大多數國家的高速發展與崛起。

其次,民族主義在特定的歷史階段也有利於國家的建立與統一。比如歷史上波蘭靠著不屈的民族主義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從俄普奧三國的版圖中分裂出去,終於在一戰後復國;猶太民族靠著民族主義的信念歷經幾千年的磨難與坎坷,終於在二戰後有了自己獨立的國家;義大利城邦也於19世紀後半葉藉此思想浪潮完成一統。

還有,民族主義可能推動一個國家推翻惡政府。法國大革命從某種意義上就是因為盧梭的「公民民族主義」而掀起的推翻惡政府的民主運動;孫中山崇尚「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這句口號就可以說是民族主義的突出表現。而最終,滿清皇帝遜位,清政府垮台。

最後,民族主義也有利於國家抵抗外來侵略。一戰時期的法國、二戰時期的中國等都是以民族主義之信念抵抗外來侵略的典型例子。

但民族主義的負面效應,也在一個國家建立、崛起之後逐漸顯露出來,成為這個國家前進路上極有可能的絆腳石,甚至於給予這個國家以致命一擊。

第一,民族主義可能會遮蓋這個國家的民眾乃至於精英的雙眼,使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國家在短暫的時間飛速崛起所付出的代價,使這個國家的民眾和精英極有可能以與以往同樣的或是相近的方式來進行國家的建設。在這種建設中,在同一領域付出的代價越來越多。無論這種代價是發生在環境(環境污染)還是社會(貧富懸殊),或是兩者都是,這個國家最終都會被撕裂開來。

第二,同第一條的原理相近,民族主義會掩蓋國家長期高速發展中所存在的制度漏洞。當國人浸染了民族主義的時候,民族主義越極端,制度漏洞被忽略的可能性就會越大,甚至於可能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制度漏洞被忽略,可不是什麼好事。

第三,民族主義可能會使一個國家沉浸於國富民強」的美夢之中,不思進取,對於外來制度與文化的包容性降低,最終使得自身的體制僵化,落後於外部世界。中國古代歷來有「華夷之辨」,這也是一種民族主義。而這使得中國沉浸於「天朝上國」的美夢之中,體制愈漸僵化,最終不得不用暴力來打破固有的已然僵化的體制,使中國遭遇「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給中國民眾帶來了難以言喻的苦難。

第四,民族主義使得國家專註於經濟、軍事領域的狂飆突進,以求獲得世界以及鄰國的認可、屈服。對於文化、思想等細水長流的領域重視程度可能出現不足。當飛馳而上的經濟與軍事沒有文化與思想的底蘊作為支撐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可能面臨「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局面,可能經歷驟興與驟亡。春秋末年的吳國就足以為鑒。

第五,民族主義使得上層統治者與底層民眾專註於國家整體的強盛與復興,在此期間完全有可能、甚至於一定會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可能是全新形成的,也有可能是老牌的既得利益集團轉型而成的。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藉助於制度漏洞而發家或轉型的,少數老牌者是藉助原有的特權。而當前面所述的制度漏洞非常幸運地被民眾或精英發現、並試圖進行修補的時候,勢必遭到既得利益群體組成的「尋租聯合體」(此名詞來自曼瑟爾·奧爾森,英文為rent-seeking)的強烈抵抗。而社會的其他各個階層如果不能扛住「尋租聯合體」的強烈抵抗的話,這個國家的命運就顯得岌岌可危了。當盧梭的「公民民族主義」在法國得到廣泛的接受後,借著世界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而大量增加的法國資產階級要求重新召開三級會議、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將舊有的、頑固存活於國家官僚系統內部的權力尋租者(也即一眾貴族和富裕的第三等級,他們是通過國王買賣官職的行為而進入國家官僚體系內部並將官職世襲下來的)清除出官僚隊伍的兩次由國王及財務總監發動的改革行動卻慘遭失敗,終於逼出法國大革命,使法國陷入了一段長久的動蕩;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崛起後試圖進行制度變革時,卻遭到原有的容克地主貴族的強烈抵抗,終於只得在兩次世界大戰後才得以徹底摧毀容克地主貴族,制度變革遂再無阻礙。

第六,在世上各種思想浪潮之中,民族主義變異的可能性極高,可謂是最易極端化的思想浪潮之一。而民族主義極端化的國家主義、沙文主義以及民粹主義,都是足以撕碎一個國家的思想浪潮。它們可能造成一個國家的分裂(如南非的種族隔離主義等政策及當代許多地區的國家分裂危機,都與極端化了的民族主義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繫)、可能導致幾個國家關係的惡化或戰爭(如巴爾幹戰爭)、乃至於掀起世界大戰(一戰二戰都與民族主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對於中國來說,的確,民族主義(或許我說成「受害者」心態更為準確?)在改革開放40年中潛移默化地助推了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與綜合國力的增強。但隨著中國在外交上、國際舞台上表現得越來越強硬、美日韓等國因自身利益而試圖掣肘中國的企圖越來越明顯,再加上主流價值觀、電影的渲染,中國原有的民族主義已經可以依稀嗅出變質的味道,仇日、仇韓、仇美的沙文主義浪潮已初露端倪。

與此同時,40年的高速發展形成了以權力尋租為手段、以官商勾結為特色的既得利益集團,也即中國的「尋租聯合體」,竭盡全力阻撓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中國近代以來形成的「受害者」心態根植於幾乎每一個國民的心中,不僅使得很多國人對於損害中國利益而獲取自己國家利益的行為極度敏感,而且更加助長了沙文主義的瀰漫,甚有使用暴力之意。

對於每個中國人來說,理性愛國,避免思想之中極端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國家主義、民粹主義、沙文主義都是當下不可推卸的任務;對於官方來說,弘揚理性愛國的正能量、使得國民明了自身與老牌發達國家方方面面的差距也成為不可懈怠的責任。

希望天佑華夏,能夠懸崖勒馬。如若不然,我擔心我和我的同輩人乃至於我的後代,會遭到我們上一代人沒有經歷過的苦難。

絳之附:這是鮮灼的第一篇投稿,我相信不會是最後一篇。不知道算不算迎合今天的新聞。聽一聽我加的這首歌吧,很好聽,有空看看歌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美帝航空事業前景黯淡,NASA改行做唱片
土木米女環遊記 II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