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手機攝影食譜

手機攝影食譜

隨著手機拍攝功能的高速發展,「相機」不再是記錄日常點滴的必需品。出門在外,錢包、相機、筆記本都可以不帶,對手機卻是難捨難分。

相較於傳統攝影器材,手機作為人們日常攜帶的必需品,具備小巧輕便、即拍即傳的優勢,互聯網拉近了人與人的距離,人們也越來越樂於分享美好。從前,美食當前,大快朵頤;現在呢,手機先「吃」,完了發個朋友圈,大家「吃」。

精彩瞬間稍縱即逝,隨著時間被淡忘,而攝影能讓它定格,重現。手機攝影的道路通暢但漫長,發展空間非常之大,提升審美、學習技巧,便能讓「看照片」變成「享用」。

材料

手機、鏡頭(可選)、便攜三腳架(可選)、對美的追求、勇於嘗試的心

步驟

Step 1 心理建設

不必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拍不好。好的作品可能是靈光一閃隨手抓拍,但更多的是經過大量的嘗試,千錘百鍊之極致。一次沒有拍到理想的效果,不可怕!

Step 2 捕捉畫面

拍攝前,首先要明確主題,知道自己想表現的是什麼。如果眼前有多個元素都想拍,不要貪心,可以多個角度分別拍攝。通過觸按屏幕,聚焦關鍵部位。減少背景雜物,避免畫面「嘈雜」。

巧妙的利用自然光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清晨、黃昏的光線較為柔和,比正午更適合拍攝。夜景拍攝時,聚焦近物,背後的燈光會形成光斑。

倒影可以出現在玻璃、鏡子、雨水、海邊、湖水等。雨天路面的水坑是非常好的素材。先在腦海中想好要呈現的效果,再去拍攝。

逆光攝影,即被攝主體恰好處於光源和手機之間,比起細節,更注重凸顯其輪廓。

可以適當使用外接鏡頭等輔助設備。常用的有廣角、魚眼、微距鏡頭。廣角鏡頭使畫面顯得更宏偉、廣袤,也可在距離不夠時使用,能擁有更開闊的視野;魚眼鏡頭也能擁有更大視野,但是畫面畸變較誇張,可用於偏趣味性的作品;微距鏡頭通常用於拍攝微小事物的細節,近到1-2厘米拍攝,畫面中心精細、周邊模糊。

Step 3角度調整

常用的構圖方法有中心、對稱、對角線構圖,以及三分法、框架式構圖等。

其中,三分法構圖是指把畫面橫縱平分三等分,得到四個交叉點,每一個交叉點都可放置拍攝主體的構圖方法,能帶來比較好的畫面平衡感。

一般情況下,照片的拍攝要平穩,如此能給人心理一種穩定的感覺,更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和審美觀念。

仰視拍攝更顯高大宏偉、俯視則趣味誇張。

小貼士

iphone手機相機的網格線默認不顯示,在設置中找到「照片與相機」,打開「網格」即可。

Step 4 伺機而攝

調整好角度後,想要的畫面躍然眼前。拍攝時注意調整呼吸,避免手機晃動、抖動。可以用身體支撐手臂,也可使用三腳架或利用周邊環境支撐固定手機,屏息凝神多拍幾張。

小貼士

①攝影模式中,iphone手機、耳機音量鍵皆可充當快門;②抓拍時,快速呼出「相機」,避免錯失良機。

Step 5 素材篩選

一個拍攝周期結束,取景可能只有10來次,但要面對手機里上百張照片。篩選的過程中,記住這是一顆顆待打磨的原石,不要因為它像石頭就丟棄。腦海中浮現的除了畫面本身,還有它的未來,它的可塑性(需要經驗或想像力)。你的靈感促成了照片,照片也會給你帶來新的靈感。

Step 6 後期製作

個人將後期製作分為兩類,一是還原真實、二是超現實。

還原真實:受到設備及技術的限制,拍攝的畫面遠不如眼睛看到的震撼。通過適當且合理的後期製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還原畫面本身的美。一般使用剪切、調色、調光等基本操作完成。對於大自然的景色,更傾向於還原真實,渾然天成。

超現實:靈感迸發的產物。基於照片,活用後期製作功能,使虛擬與現實結合。一般使用合成、液化、濾鏡等。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後期製作的效果與攝影者本人的審美偏好、想傳遞的思想有關,並沒有絕對的優劣。

推薦軟體:Snapseed/VSCO/MIX/圖片合成器

後期實用功能:用「恢復」功能去除背景中的雜物、污點,使畫面更乾淨。

?

視頻方面,對畫面的捕捉與照片大同小異。如計劃後期剪輯,則提前設想主題,擬定表現手法。在素材拍攝時有意識的保持畫面的統一性、內容的連貫性。

延時攝影時,建議使用三腳架固定手機,避免晃動。

推薦軟體:VUE

以上食譜皆個人感悟,僅供參考。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最後,祝願每個人都能鎖住時間、留下美好!

比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紫泰物業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紫泰物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