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最少學一味本草對自己有好處——薏苡仁

每日最少學一味本草對自己有好處——薏苡仁

薏苡仁 Yiyiren

《神農本草經》

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 (Roman.) Stapf)的乾燥成熟種仁。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福建、河北、遼寧等地。秋季果實成熟時采割植株,晒乾,打下果實,再晒乾,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及雜質,收集種仁。生用或炒用。

性能:甘、淡,涼。歸脾、胃、肺經。

功效:利水消腫,滲濕,健脾,除痹,清熱排膿。

應用:

1.水腫,小便不利,腳氣。

本品淡滲甘補,既利水消腫,又健脾補中。常用於脾虛濕盛之水腫腹脹,小便不利,多與茯苓、白朮、黃芪等葯同用;治水腫喘急,如(《獨行方》)與郁李仁汁煮飯服食;治腳氣浮腫可與防己、木瓜、蒼朮同用。

2.脾虛泄瀉。

本品能滲除脾濕,健脾止瀉,尤宜治脾虛濕盛之泄瀉,常與人蔘、茯苓、白朮等合用,如參苓白朮散(《和劑局方》)。

3.濕痹拘攣。

薏苡仁滲濕除痹,能舒筋脈,緩和拘攣。常用治濕痹而筋脈攣急疼痛者,與獨活、防風、蒼朮同用,如薏苡仁湯(《類證治裁》);若治風濕久痹,筋脈攣急,用薏苡仁煮粥服,如薏苡仁粥(《食醫心鏡》);本品藥性偏涼,能清熱而利濕,配杏仁、白豆蔻、滑石,可治濕溫初起或暑濕邪在氣分,頭痛惡寒,胸悶身重者,如三仁湯(《溫病條辨》)。

4.肺癰,腸癰。

本品清肺腸之熱,排膿消癰。治療肺癰胸痛,咳吐膿痰,常與葦莖、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葦莖湯(《千金方》);治腸癰,可與附子、敗醬草、丹皮合用,如薏苡附子敗醬散(《金匱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9~30g。清利濕熱宜生用,健脾止瀉宜炒用。

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慎用。

鑒別用藥:薏苡仁與茯苓:功能相近,均利水消腫,滲濕,健脾。然薏苡仁性涼而清熱,排膿消癰,又擅除痹。而茯苓性平,且補益心脾,寧心安神。

古籍摘要:

1.《神農本草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

2.《本草綱目》:「薏苡仁,陽明葯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痹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濕,故泄瀉、水腫用之。」

現代研究:

1.化學成分:本品含脂肪油、薏苡仁酯、薏苡仁內酯,薏苡多糖A、B、C和氨基酸、維生素B1等。

2.藥理作用:薏苡仁煎劑、醇及丙酮提取物對癌細胞有明顯抑制作用。 薏苡仁內酯對小腸有抑制作用。 其脂肪油能使血清鈣、血糖量下降,並有解熱、鎮靜、鎮痛作用。

3.臨床研究:據報道,薏苡仁,水煎服,可治療坐骨結節滑囊炎。(《中醫雜誌》,1987,1:66)。在化療期間給予薏苡仁乳劑,治療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有良效(《腫瘤雜誌》,2000,3:232)。薏苡仁,大青葉,板藍根,升麻,水煎服,治療傳染性軟疣、扁平疣有良效(《臨床皮膚科雜誌》,1985,6:341)。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

本期主編:沉香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只做公益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不代表本平台意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的精彩文章:

他是」藥王「,歷史記載他活了141歲,他的養生秘笈竟然是它!
臉上長痘痘的都趕緊看看吧

TAG:黃帝內經和易經國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