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研製一款地面車輛,德國竟然不如一個非洲國家

研製一款地面車輛,德國竟然不如一個非洲國家

儘管防地雷反伏擊首是在伊拉克戰爭中成名的,但 是如果要弟溯它的起源,則是在二戰的硝煙剛剛落下不久,當時的法國正忙於阿爾及利亞的戰事,由於雙方軍事力量的差距過大,阿爾及利亞力面多次採用了設伏戰術一一埋伏在道路的兩旁,等法軍車隊通過的時候再用地雷和炸彈進行攻擊,給予法軍較大殺傷。能夠取得這樣的戰果,一方面是因為戰術的突然性和隱蔽性,另一方面,法軍裝備的裝甲車輛都是二戰時期的舊裝備如 IvT8輕型偵察車或 GMC,根本無法防禦炸彈和地雷的破壞。因此,法軍迫切需要新型的裝甲戰鬥車輛,這一新型的裝甲車由 AMY和貝利埃卡車聯合生產,並採用了 v型車體。1959年,這些裝甲車正式列裝法國陸軍。當然,用今天的眼光審視這些裝甲車,作為防地雷反伏擊車還有些稚嫩。

防地雷反伏擊車

第二個吃螃蟹的是南非,上世紀60年代,南非在軍事衝突中同樣遭遇了地雷,同樣的需求這次換成了南非陸軍。為應對地雷威脅,南非陸軍也開始著手測試 v型車體的防雷型裝甲車輛。之所以沒有稱其為防地雷反伏擊在,是因為測試初期的首輛實在是簡陋得不像話:小僅發動機是從輕型不車上「嫁接"而來的,駕駛艙和乘艙也僅僅是簡單地做了焊接。不過雖然簡陋,但是至少能對地雷殺傷形成的傷害。

隨著冷戰的結束,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時代已經徹底成為了歷史,而蘇聯解體後的巨大地緣真空造就了新的動蕩,在海外的維和任務開始成為一些國家軍事部署的重點,而防地雷反伏擊車的開發和應用也開始趨於成熟。1996年,克勞斯,瑪菲—韋格曼公司研製推出了全地形車輛 ATV。該車同樣是基於卡車設計,只不過,各方面的設計指標更加平衡。 ATV最後演化成了「野犬"裝甲車,在維和行動中忠實地履行著自己的使命。隨後的伊拉克戰爭,則徹底迎來了防地雷反伏擊車的大爆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劉曉峰 的精彩文章:

坦克內部著火,人跑不出來怎麼辦?
中國的科幻裝備,以前在電影里才能見到

TAG:劉曉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