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號學術——Facebook:2017年,關於社交媒體的8件事

1號學術——Facebook:2017年,關於社交媒體的8件事

1號按:本文總結了2017年中,社交媒體在8個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他們分別是:增進演算法結果的理解、成為社會深層矛盾的替罪羊、新聞業的新型發布平台、增加與本地讀者的聯繫、長視頻的回歸平台、顛覆新聞傳統的敘事結構、無處不在的沉浸效果和對受眾群體的定位思考。

下面是我們在2017年於社交媒體上所學到的8件事情:

1、2017年是人們理解演算法結果的一年

在2016年美國大選之前,唯一痴迷於「社交媒體如何提供內容」的人是營銷人員和記者。但隨著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當選,許多美國人都覺得這是「不知從何而來」的結果。於是,這個國家很快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探究他們的社交媒體上是如何讓他們對自己的信仰和信念產生虛假的安全感的。

英國倫敦,人們盯著他們的手機。(圖片來源: Richard Baker / In Pictures via Getty Images)

2017年,圍繞「假新聞」的爭論如火如荼,隨之而來的是,公眾對「過濾泡沫」的新認識,「過濾泡沫」(the filter bubble)是左翼政治與互聯網活動家伊萊·帕里澤(Eli Pariser)在2011年同名著作中創造的一個詞,指互聯網用戶受網路內容演算法編輯的影響,其信息環境越來越個人化的現象。

Facebook、Instagram或Twitter上發布的信息只會強化那些你積極選擇關注和參與的人的想法。今年許多關於演算法權威(和危險)的主要聲音出現了,以幫助美國人實現這一令人困惑的認識,從克雷格·西爾弗曼(Craig Silverman)的「支持特朗普」facebook上的報道,到克萊爾·沃德爾(Claire Wardle)對各種社交媒體錯誤信息的微妙看法。無論我們從這裡走到哪裡,曾經讓Facebook這樣的公司如此吸引用戶的面紗已經被永久揭開。


2、2017年是「社交媒體」成為出氣筒的一年

「社交媒體」這個標籤已經在許多州名聲大噪。在早期,社交媒體的影響力被阿拉伯之春的示威者、2012年大選期間的競選組織者和2013年超級碗的市場營銷人員(記得「在黑暗中灌籃」嗎?)所宣傳。

但2017年,「社交媒體」成為了一種被詆毀的辭彙,它讓媒體操縱者、政府資助的巨魔和姦商不斷參與其中,以犧牲那些容易受到偏見的美國人的利益為代價,尋求快速賺錢。今年到處都是要聲稱取消社交賬戶的人,矽谷科技領袖們對社交媒體的惡行進行詩化,這甚至成為了一種流行時尚。

2018年無疑將暴露出這樣一個事實:社交媒體平台只是更深層次問題的替罪羊,而這些問題在標題中難以描述。最近,《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在社交媒體興起之前,自我施加的"過濾泡沫"早就已經在增長,這表明我們需要深入研究社會因素,而不是僅僅指責技術。


3、社交媒體是新聞業的新領域

2017年10月,在拉斯維加斯的大規模槍擊事件中,筆者托里·斯塔爾(Tory Starr)在拉斯維加斯的脫衣舞俱樂部工作,他寫到了記者們需要承擔起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直面錯誤信息的責任,來作為他們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聞業需要明白的是,新聞工作者在社交媒體上傳播他們的想法,以完成他們的報道。但是更要謹記的是,記者的懷疑框架以及社交平台上的調查技巧和認證技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4、轉向對社交平台的本土化定價

2017年,我們將社交平台視為新聞出版商的轉折點。我們不再把社交平台狹隘地看作是我們的「工具」,單純地在我們的網站獲得點擊量和觀看效果。社交媒體的唯一功能是轉發傳遞的想法已經過時。

今年,新聞機構在本地社交故事中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筆者托里·斯塔爾(Tory Starr)目前最喜歡的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的「阿曼達·赫斯的互聯網」(Internet By Amanda Hess)和衛報(The Guardian)的「假的還是真實的?」系列。同時,2017年在本地社交上取得了許多長足的進步,與 Dropkick Murphys(樂隊名字)一起製作了現場音樂體驗,這是一個兩小時的新星臉譜網(NOVA Facebook)直播節目,解釋了日食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來自前線的快速轉換視頻,這些視頻將俄羅斯調查的每日新聞納入了背景中。

5、長視頻捲土重來

長期以來,在社交平台上運作的內容只朝著一個方向發展,更短時間的複製視頻、圖片。他們都認為用戶的注意力是轉瞬即逝的,為了在新聞提要中創建那個觀眾停留的時刻,你必須快速地勾住他們。去年,當Facebook Live在參與競爭的時候,BuzzFeed的「西瓜爆炸」,以一種長視頻方式突然顛覆了它的思維模式。

像是一瞬間,現場直播的敘事線開始強調了懸念和戲劇性,並希望能夠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現場直播使用戶參與的時間越來越長,並且為2017年視頻特徵的轉換創造了條件。

在2017年充斥著各種關於視頻長度與受眾吸引力的實驗,9月份Facebook觀看欄目推出一項名為「後仰」的視頻體驗,讓用戶觀看長度為15分鐘的節目。而隨著觀眾越來越多地證明他們願意長時間觀看手機視頻,電視程序員、新聞機構和廣告商正在重新思考他們的末日預言:社交媒體可能不是電視的死亡,相反會成為它的救世主嗎?

6、故事的興起

如果說2016年是社交媒體革新社會視頻的一年,2017年就是「故事」自我革新的一年。就像現場直播一樣,講故事的方式顛覆了新聞來源視頻的敘事結構,這些「故事」可以用每一個照片或片段來講述獨立的敘事,把它們拼湊起來也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更大的故事。

「故事格式」的想法最初只是曇花一現很快就被人遺忘,但最近,社交平台已經開發出了,給予用戶為公眾或自己的檔案存檔或保存其故事的選項。故事格式已經被像《國家地理》這樣的出版商有效地使用,讓粉絲們在世界偏遠角落的標誌性照片後面展示了自己的事迹,或者是半島電視台在哈維颶風之後通過照片故事將觀眾帶到了德克薩斯州的街道上。「故事格式」為敘事和新聞業打開了新的大門,以新鮮、直接的方式傳達不可避免地吸引人的信息,這也要求觀眾積極觀察短時間的突發信息,探尋事件背後更大的意義。

Facebook Messenger兒童應用程序,正在成為個人的通信設備。(圖片來源: Jaap arriens / nurphoto)


7、Facebook 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大

在2017年,關於 Facebook 在廣告、新聞傳播和吸引注意力方面的主導地位的頭條新聞很多。儘管如此,許多美國人還是不理解Facebook產品的巨大,因為Facebook的產品在這一年裡表現得很出色,出色到令你完全沉浸在他的存在。

Instagram正在享受Snapchat的福利,Snapchat是一款由斯坦福大學兩位學生開發的一款「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利用該應用程序,用戶可以拍照、錄製視頻、添加文字和圖畫,並將他們發送到自己在該應用上的好友列表裡。超過二億的人每月都在使用Instagram故事版面,這些人比使用Snapchat故事的人還要多五千萬。

而「信使」作為Facebook的一款產品,也在迅速擴展,成為個人之間的通訊設備。Facebook的「本地」現在是一個獨立的應用程序,它將成為你周圍聚會、音樂會、景點和其他活動的探索平台。


8、現在還不清楚未來的觀眾會在哪裡

儘管社交媒體面臨著各種挑戰,但看起來我們還有幾年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理想情況下,那些構建技術平台的人將在2018年迎來曙光,並與公眾關注的組織合作,以便我們能夠開始建立一些規則(並給予消費者一些工具),並更好地理解社交平台上的內容。

越來越多傳統意義上的社交媒體的使用(個人在公共領域發布信息)是由年齡較大的人群完成的,而新的一代則將對話轉移到單純的通信平台,如Snapchat、WhatsApp和SMS等社交軟體。不幸的是,2017年這些單純的通信平台使用數量可能會下降,因為出版商和新聞機構能夠利用社交媒體平台有效地接觸到廣播規模的受眾。到2019,甚至到2020年,作為今天社交媒體的標誌,廣泛、自由、隨意的對話也將向封閉的社交網路進軍。

在筆者看來,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面向公眾的社交媒體平台將越來越多地成為具有互動元素的視頻內容的公共工具,比如Facebook目前提供的「關係船」或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的「Snapchat」版本——「聲音」。在社交平台上,大量的對經濟和對新的創新內容的需求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而在社交平台上陌生人之間進行真實、真誠的對話,才是記者泰勒?洛倫茲(Taylor Lorenz)所說的「第一代社交媒體」所期望的。

譯者

宋瑩,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在讀碩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1號 的精彩文章:

人人都在喊「內容垂直」,究竟該怎麼「垂」?
財新傳媒王嘉鵬:好的內容,依然是新聞業的立足之本

TAG:傳媒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