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拙匠——讀《拙匠隨筆》

拙匠——讀《拙匠隨筆》

說到梁思成,大家往往想到的是他與林徽因、徐志摩乃至金鐵霖之間的軼事,他的顯赫身世,卻往往忽略他是著名的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和建築師,他參與了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他創立了中國現代教育史上第一個建築學系著作等身對於中國建築學的居功至偉,而這本《拙匠隨筆》就從另外的角度,讓我們看到一代宗師治學之嚴謹,態度之謙和,文筆之優美。

書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拙匠隨筆、城市與規劃、建築閑談。選取了梁思成先生不同時期對於建築學各個方面的文章,既有關於建築師是如何工作的問題,也有對於祖國建築以及建築特點的介紹,既有對於市鎮的體系秩序的探討,也有關於北京城城市布局的的建議,既有關於建築美的基本知識,也有對於新時代新建築特點的探索,既有對於中國未來建築系以及建築學子的殷殷期望,也有對於巨匠達芬奇設計理念與精神的讚賞之情,使讀者對於古老中國遺留下來的建築藝術,有更深入的了解,在建築實踐中,他既注重中國古建築的美感,也強調實用性與創新,其中對於北京城的規劃、北京城牆存廢問題的討論、長安街規劃,蘊含了作者做為一位建築歷史學家、建築教育家的苦心、情懷與使命感。而他所提出的對於北京城市規劃的探討、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位置的建議、城牆存廢問題,分析細緻,立論精妙,其中蘊含的建築與規劃理念在幾十年之後的今天來看,依然是高屋建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或許梁思成先生對於達芬奇的讚賞是源出有因的,因為他們對於藝術與建築的理解,都是具有前瞻性的,超前的,所以縱然當時無法實踐,在今日看來,尚有餘香。

因為這一套是大家小書系列,所以作者講述的也是淺顯易懂,且格外生動有趣,作者講述我們民族的營造法式以「燕用」的典故引入,分析北京天寧寺塔的建築節奏與韻律就引入音符與五線譜來說明,對於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引入了非常生動的圖說,梁思成先生對於各種知識的交融與隨手拈來,背後是一個大家對於學問「博」而「精」的追求,對於古建築孜孜不倦的真正熱愛。而這本書選取的均為作者從歸國之後的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作品,就像剖開了那個時代中國建築的橫斷面,無意中,成就了那個時期中國建築現狀的精彩白描。

作者自稱拙匠,但是在書中他的一篇文章的副標題中,提到修復古建築要『有若無,實若虛,大智若愚』,而大巧若拙似可形容梁思成先生,在所有這些文字中,一位以中國建築、城市規劃、人民安居為己任的大師形象躍然紙上,而在任何時代,我們或許都需要這樣的虛、無與拙匠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關於閱讀這件小事兒 的精彩文章:

每個女人都是「神奇女俠」

TAG:關於閱讀這件小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