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可怕的中國式親情剝削

可怕的中國式親情剝削

春節假期,自然少不了會見親朋好友。其中兩個朋友的經歷,感覺特別有代表性。

1

D君是我的老部下,這幾年日子過的順風順水,收入不菲。春節期間見面,閑聊中,話題很自然就涉及到了家庭。D君話里話外,透出些許無奈。

D君從小家境貧寒,一家人日子過得很艱難。母親養育了二女一子,她排行老二。這些年,D君和大姐日子都過的風生水起,D君滿心孝道,盡全力照顧父母生活,還給父母在地級市買了房子。

新房交付之後,D君給父母置辦了全部嶄新傢具,大到沙發電視,小到瓶瓶罐罐,鍋碗瓢盆,都盡量買最好的,就像給新人布置新房一樣為父母布置新家。

待到把二老迎進新居,D君沒有想到的是,母親竟然提出兩個要求讓她二選一:1、把房本改成弟弟名字;2、D另給弟弟買一套新房。D說當時儘管她耐於母親的面子沒說什麼,但內心非常非常崩潰。

2

另一位朋友C一直經營自己的公司,作為親人,把自己妹妹招到自己麾下。作為親人,自然給予妹妹的也要遠遠高出其他員工。

眼瞅著生意越做越大,妹妹已經不再安於拿工資和哥哥給的獎金,而是希望能獲贈公司一定的股份,把自己的收益長期固定化。

在妹妹遊說下,妹妹的要求獲得了母親的支持。這要求觸動了C的底線,他沒有同意,但是應允未來會以分紅的形式給妹妹多一些好處,C以為,這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讓C大大沒有想到的是: 妹妹花了幾個月時間,利用自己掌握的公司資源,聯合了公司的幾個重要客戶,策划了一場兵變。甚至在發動兵變前幾天,才正式提出辭職,出於親情考慮,C甚至額外給了妹妹一筆錢。

幾天之後,當C知道妹妹悄無聲息地竊取了自己三分之二的生意份額時,非常震驚。但他還是相信家族的力量,相信強勢的母親能主持公道。

令C萬萬沒想到的是,無論他怎麼用事實證明,一貫以公正自居的母親居然對此事裝聾作啞和視而不見......

這兩件由父母參與的兄弟之間利益衝突帶有明顯的中國式家庭的味道,或者說東亞的味道。在西方國家,這種事兒幾乎不太存在。

這種事件產生的根源,是我們的傳統文化。

和這兩個故事一樣,很多中國兄弟的利益相爭,父母都會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父母的邏輯基本是:「你是我生的,你是我的,你的就是我的,所以你要聽我的。」C的母親還展現出另一個邏輯「你不聽我的,所以一切後果自負;」「你挑戰了我的權威,發生再大的事兒,我也不會站在你這一邊。」

包括我們非常熟悉的:「我都是為了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這些邏輯背後,都是典型的家天下思想。如果說,這些想法在孩子沒有選擇能力的情況下有一定合理性,當孩子漸漸長大,仍然維持這種強勢統治則是非常不義的。

一直強勢到老的父母,要麼培養出缺乏個性、唯唯諾諾的子女,要麼因為子女的堅強,遲早衝破牢籠,上演一出電光火石的家族紛爭。

值得一提的是,「都是為了孩子好」這個高度根本就不是父母能達到的。世上的父母千差萬別,各自履歷,受教育程度差別都很大,又怎麼可能都計算出怎樣才是最好的呢?這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

很多父母不把子女看作一個獨立的人,而看作自己生命的延續。所以,我支配你的財產,你完成我沒完成的事業就是理所應當了。

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們生了你。但我們不禁要問,生子女之前,可曾和人家打招呼?可曾徵求人家的同意?

C、D兩位母親還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劫富濟貧。他們認為你們都是我的孩子,我來幫你們平均一下是天經地義的。子女從了,都會被冠以孝道的字眼;倘若不從,就會被不孝的名義討伐!

不知道什麼人歪曲古訓,炮製出一句「順著為孝」。其實,甚至在儒家經典都找不到這種句子,倒是孟子說過一句: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已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

這樣看來,孝和順聯繫在一起,是毫無道理的。

再來說說兩個故事中,C的妹妹和D的弟弟的邏輯。

他們相對於自己的哥哥姐姐,成就方面有一定差距。這個差距,可能和年齡有關,也可能和年齡無關。但是他們往往會呈現出幾個特徵:

第一、作為家族中比較弱的一方,從強者身上獲取利益是應該的;或許在天長日久當中,被照顧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旦預期的收益落空,很可能上演一出「擔米養仇」。

其次,常說的一句話:大河有水小河滿。這話還有另外一層意思:作為親人,你都有幾個億了,照顧我幾百萬又算什麼?其實他們不了解,擁有幾個億財富的人,每天面對的是幾個億的難處。這是他們無法想像,也根本想像不到的。

第三、長期的家族關係當中,他們和家族的當權者(父或母)形成了一種共生的關係。這個共生關係,是一種利益共同體,他們為父母的權威搖旗吶喊,父母為他們謀取利益,也算各得其所。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共生關係的穩定性,取決於父母的權威能從其他家庭成員那裡換來利益,一但父母的權威失靈,他們多半會從父母身邊悄悄撤離。

最後來說說C和D,他們靠自己的勞動,不但改善了父母的生活,還在一定程度上給其他成員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沒得到肯定和感激不說,還成了父母支配、兄弟瓜分的對象。問題是怎樣走到這一步的呢?

首先從物權法層面看,C和D的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任何打著孝道、親情的旗號下的侵佔都是違背法律精神的。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自己日子過好了,把父母也照顧好,是很多中國人人生奮鬥的目標之一。

對兄弟姐妹們來說,有一個比自己過得好的兄弟或姐妹,即使對方沒直接照顧自己,就憑他比別人更多地照顧父母這件事來說,其他兄弟姐妹也等於間接受益了。

CD們一般會為家族付出比較多,但往往很容易費力不討好。我遇到的CD式人物們當中,大部分都不明白怎麼是走到這一步的,更談不上知道如何避免走到這一步了。

我們在此給出三個錦囊

哭 窮

哭窮,準確地說不是哭窮,而是把你的難處有意無意地說給家庭成員聽,讓他們知道你的壓力多大,挑戰多大,還貸款壓力多大。而不是一味展示自己強勢的一面,讓人誤以為你是鐵打的英雄漢,練就的鐵布衫。既然你那麼牛,不瓜分你,瓜分誰?

守住你的邊界

要有邊界意識,一般集體主義強的地方,個人的邊界意識就會差。要知道,委屈並不能求全!假如今天選擇了委屈,日後或許還會有更大的委屈等著你。當你的財富足以引起別人貪心時,要建立明確的邊界。對所有覬覦你的財產,試探你的底線的人,要毫不猶豫的予以巧妙回擊。禦敵於國門之外,把所有貪念扼殺於萌芽之中,絕不可因為顧及顏面採取綏靖政策。要知道,越拖,越難以收場。更不要輕易給親人什麼承諾,話一旦說出,就自己毀掉了自己建立的邊界。

給,需要一個理由,更需要藝術。

如果你決定要給你的兄弟姐妹什麼,要記得下面的原則:找一個合適的理由,不平白無故給,不心血來潮給,不趾高氣揚給,不居高臨下給。比如救急不救窮就是一個理由,別人有大事了,急需的時候,你出手相助,會終生難忘。假如平白無故的給,往往人家還會期待有下一次。居高臨下的給了,容易招人嫉恨。一句話,送錢送東西給人家,要很小心很小心。不然的話,東西送出去了,等於自己挖了一個坑,還把人得罪了。最後一個建議,給出去,就盡量別提了。

人生一世,至親莫過於父母、兒女,再加上兄弟姐妹,又有幾人?茫茫人海中,可以說都是孤獨的。可就是這樣應該相助相扶的至親,卻每每上演出一幕幕相傾相軋,因利生恨的劇情。不管利益的結局如何,大家早就輸了親情。

是誰導致了這一切?誰該為這一切負責?

漫長的農耕社會中,很多時候,家族內部合作是最好的生存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家庭內部結成了共生關係。在這個共生關係當中,家族整體為重,一些年輕的成員個人為輕。

於是家長就掌握了最高的權利和話語權,對其他成員發號施令,形成了家天下的格局。很多家庭的家長,即使身處社會底層,卻有著大一統的皇權思想,就是這個原因。而且,在漫長歲月的代代相傳中,強化了這種關係的合理性。甚至滋生了一套自圓其說的文化理論,來對後人進行馴服式的教育灌輸。

在農耕為主的傳統的社會裡,孩子從來沒有獲得和父母平等的人格。孩子多半會被視為父母生命的延續,家族的繼承人。因此,孩子被要求更多的就是聽話!你聽話,就會被冠以「孝道」作為嘉獎,倘若不聽話,就會被視為大逆不道加以批判鞭撻。

在這樣的傳統中,每個孩子從小受到的教育里。都建立起了一個強勢父母+虛弱自己這樣的模式。

等到有一天他自己長大,變老了,就會把這種關係投射給他的子女。很多歷史劇中都會看到,年輕時被壓制的兒子、媳婦,一旦老了也會同樣壓制別人。都是這種關係模式下的一種投射。「投射」一詞,於1894年由弗洛伊德提出,後成為心理學領域的關鍵辭彙。

心理學還有一個關鍵詞:邊界意識。就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領地,是未經允許,他人不得進入的神聖不可侵犯的空間。邊界意識和人格尊嚴有很多重疊的部分,沒有了邊界意識,也就談不上什麼人格尊嚴了。在家天下、集體主義高調的聲音中,哪裡有邊界意識生長的土壤呢?

相比之下,歐洲基督教文明認為,每個人都是上帝的兒女。所以近代幾百年中很多歐洲人去航海,探險,並不會獲得家族父母的特別大的阻力。他們認為,你確實是我的兒子,但首先,你是一個獨立的人。歐美人甚至認為,領養的孩子,和親生的孩子區別不是很大。在我們的意識中,兩者之間,差別很大很大。歐美人領養一個小孩,長大後會告訴他的身世。而中國人一旦領養孩子,會希望他徹底斬斷與親生父母的聯繫,直到老死都不會告訴他的真實身世。

這給我們揭示了什麼叫做人格平等,什麼叫做生養,但不佔有。

在中國的文化中,也有類似的思想。比如老子《道德經》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意思就是說:道生養萬物而不佔有,不自恃有功,滋養了萬物而不自己主宰,這就是最高境界的「德」。遺憾的是,這樣的思想,在民間並沒有得到有效傳承。

近些年,有兩件事深入影響了中國式家庭關係。第一是中國和世界的融合,悄悄影響了教育思想。另一件事就是現代生活方式,徹底顛覆了原來傳統的家庭生活方式。在這樣的浪潮之下,很多人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成為很多人的追求。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人把第一追求放在「讓孩子快樂」上面,這是了不起的進步。

你確實擔當了很多家庭角色、社會角色,但你首先是你自己。

希望你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希望每一個孩子都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禾生活館 的精彩文章:

TAG:夏禾生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