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賈平凹:遊戲人間

賈平凹:遊戲人間

賈平凹(念wa,同「窪」,不是ao),原來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作家之一。

因文風用詞偏民族口語化,翻譯難度極大,國外的專家未能真正領略他的文字魅力,當然,莫言也是很厲害的。

在這裡多說幾句諾貝爾文學獎,馬悅然,瑞典漢學研究者,翻譯家,諾貝爾文學獎十八位終身評委之一,對我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有著重要的影響。他多次強調,「如果沈從文1988年沒有去世,他肯定獲諾獎。」

其實在莫言之前,2000年已經有一位中國作家高行健的《靈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可惜他本人因為多次批判和揭露文G事件,所以此次獲獎未被我國承認,而馬悅然剛好是高行健的瑞典文翻譯者。

不過,馬悅然此次並非莫言作品的翻譯者,但馬悅然一直認為莫言是最有可能獲諾獎的中國作家之一,除了莫言,他還非常推崇北島、李銳、曹乃謙所以,以後如果還有中國作家有可能獲獎的話,非常可能從這幾個人裡面出。

回到正題,賈平凹是一位極具叛逆性的作家,是我國當代文壇的「鬼才」,也是當代中國可以進入世界文學史冊的為數不多的著名文學家之一。

他最有名的作品當屬《廢都》,寫的是80年代我國西北一個大城市裡一群知識分子的生活故事。該書由於大量的性描寫在國內遭禁16年,但在外國贏得聲譽,1997年賈平凹憑《廢都》獲得法國費米娜文學獎。

《廢都》經刪減後,2009年再度出版,並與《浮躁》、《秦腔》組成《賈平凹三部曲》。

我一開始是不知道《廢都》未刪減版本的,那是在高中一個無聊的暑假,我亂翻老爸的書櫃,發現了這本書,未刪減版的,就隨便翻了一下,之後把我看得血脈噴張、一楞一愣的,從此記住了賈平凹這個名字。

但是,這本書其實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用他的話說:

「社會發展到今日,巨大的變化,巨大的希望和空前的物質主義的罪孽並存,物質主義的致愚和腐蝕,嚴重地影響著人的靈魂,這是與藝術精神格格不入的,我們得要作出文學的反抗,得要發現人的弱點和罪行。」

簡單地說,就是社會的商業化使人們的慾望開始不斷膨脹和失控,這一點在書中描繪得十分深刻,不過現在網上能找到的也大多是刪減版,實在可惜。

今天說的是他的《遊戲人間》,一本隨筆集,算是他的自傳。

母親

跟很多名人一樣,當回憶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時,大多數是自己的母親。

賈平凹先生的母親是一位普通婦女,纏過腳,沒有文化,但她非常愛自己的兒子,總是啰啰嗦嗦地叮嚀這叮嚀那,生怕兒子受到一絲損傷。

這也給了我們提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學歷、地位、資源都是次要的,只有關愛才是最重要的,對孩子們的影響最大,孩子也記得最深。

父親

賈平凹先生寫了《廢都》後,引起廣泛爭論,各種報紙都在批判他,說他犯錯誤了。

一向不來城裡的父親突然找理由到他家裡住,戒了酒的父親,還特地買了一瓶酒邀他一起喝,專門安慰兒子:

「我覺得那沒有多大的事,你太順利了,不來幾次挫折,你就不會有大出息。沒事咱不尋事,出了事但不要怕事。」

賈平凹先生聽完,眼淚唰地一下就流下來了。當時他們還有半瓶酒沒有喝完,賈平凹先生一直留到現在,沒事看看它,就再也不會那麼煩悶,也不會繼續沉淪。

第一個暗戀的女孩

小學的賈平凹先生老覺得,書中的「小蘿蔔頭」就是自己,很瘦,肚子大,脖子細,腦袋大。一次,他照舊在山上打柴割草,碰到一個眼睛十分生亮的女孩,那眼睛亮得周圍彷彿有一圈光暈,從此就記到了現在。

故鄉

賈平凹先生在這一塊著了許多墨水,畢竟一個人的童年對其一生影響很大,而很多人的童年又都是在故鄉度過的。

賈平凹先生介紹了老家的六種樹,每一種樹都對應著一個故事,都是關於人性、時代變革,讓人感慨唏噓。

皂角樹:一個禿子和一個寡婦的愛情。

葯樹:文革時,全村眾籌,希望不要讓造反派砍了寺里的一棵葯樹。

楸樹:劉家和李家的故事。

香椿:三嬸被抄家的故事。

苦楝樹:農村通上公路後的變化。

痒痒樹:永娃家迷信的故事。

興趣和個性

非常愛收藏古董和喝茶,經常用自己的字畫去換古董和好茶。

古董里最愛各種土罐子,其次是石頭。

三件難忘的事

痔瘡,對於一位著名的作家來說,這真是「要命」的事,這意味著,你會非常羞恥,你要趴在手術台上,被別人看你的肛門,大夫看到了,護士也看到了,甚至還拍了照片。

當時的主刀大夫是著名的痔瘺病專家,調侃道,「你的屁股也要不要貼到診室的牆上,你是著名作家,這也是著名屁股嘛!」

當時賈平凹就把照片收藏了,但悲哀自己再沒什麼隱私了。

平時我們都忽略了屁股,只顧臉面,一旦有了病,才知道做任何事情,比如拿東西、笑、怒、咳嗽,它都在用力。

每生一次病,就如同讀一本哲學書。

禿頂,賈平凹先生也飽受該煩惱,最後慢慢接受,還編了個順口溜自嘲。

不會說普通話。與人交流方面,出門不大說話,因為不會說普通話,但會罵人。因為不會說普通話,失去了很多好事,但也避免了很多是非。

是文豪,也是一個普通人

在書中,我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賈平凹,他不再是一個嚴肅、深沉的大文豪,而是生活化、幽默的小老頭,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

我突然想到了季羨林老先生的日記:

1932.09.11:我的稿子還沒登出,媽的。

1932.12.21:說實話,看女人打籃球……是在看大腿。附中女同學大腿倍兒黑,只看半場而返。

1933.04.29: 因為女生宿舍開放,特別去看了一遍。一大半都不在屋裡。

1934.03.13:沒作什麼有意義的事——媽的,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1934.06.17:今天看了一部舊小說,《石點頭》,短篇的,描寫並不怎樣穢褻,但不知為什麼,總容易引起我的性慾。我今生沒有別的希望,我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和各地方的女人接觸。

正如他說的:

"這些話是不是要刪掉呢?我考慮了一下,決定不刪,一仍其舊,一句話也沒有刪。我七十年前不是聖人,今天不是聖人,將來也不會成為聖人。我不想到孔廟裡去陪著吃冷豬肉。我把自己活脫脫地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

人生感悟

出遊喜歡去看無名山水。省去門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

要經常寫日記,特別是記下自己的夢。

這世上的書分兩種:有用之書和無用之書。有用之書許人以生計、名利,卻無法消除迷茫和煩惱;無用之書寫盡虛無,於人無半點實利,卻能讓人陶然和樂。

其實,讀書本是無用事。人帶著慾望去讀書,把書讀出了功利,而人帶著樂氣去讀書,自然會把書讀出另一番滋味來。

另外,喜歡讀書就得受窮,別想著一些投機倒把的事。也別當官,圓滑世故太耗神,沒法好好讀書。還有,好讀書容易身體不好,沒有好人緣,性格古怪,也不會是個好丈夫。

人生的意義是在不可知中完滿其生存的。在有為中感到無為,在無為中去求得有為。

世間的事本來就沒有完美,追求完美還不如認清長短,把自己擅長和喜歡的事做到完美,把人生的遺憾當作成全,這樣才能安然自得。

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存在的完滿,這就是活著的根本。

人們戴金是避短遮醜的行為。

非常注重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所以很喜歡西安。

為什麼活著,怎樣去活,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也不會去理會。但日子就是這樣有序或無序地過著,如草一樣,逢春生綠,冬來變黃。

人一定要信點東西。

你可以過得不好,但要過得體面。頓頓吃野菜喝稀湯,但家裡不能沒有一張飯桌。衣服可以破舊,但不能不洗不漿。可以大字不識一個,但家裡不能不掛字畫。

不要在生活里逞英雄。懂得以遊戲心態面對世事,才算是悟到了人間智慧。不要在生活里逞英雄,如果生活里真有高低,比的就是誰的快樂更多。

做人不要存心,一存心就壞了事。

自我評價

「我是個農民,善良本分,又自私好強,能出大力,有了苦不對人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城的小森林 的精彩文章:

我們要不要迷信?

TAG:大城的小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