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被忽視的糖尿病致病因素竟是它!有這些糖尿病的誤區趕緊改正

被忽視的糖尿病致病因素竟是它!有這些糖尿病的誤區趕緊改正

掌印識病

節目開始前,主持人邀請三位大爺體會一把當大明星的感覺,在白紙上按下自己的手印。為什麼要按手印呢?因為據說從一個人的手掌印的深淺、紋路,可以推斷出這個人的身體有什麼疾病。

從掌印識別疾病

如下圖,右邊手印有缺失,掌心的大小魚際不全,兩塊肌肉有萎縮,在力度一樣的情況下,由於肌肉萎縮,所以手掌印不全,顯得印子不深,這是一個糖尿病人,而且還出現了併發症。

案例:

曹叔叔今年65歲,在2002年5月份檢查出Ⅱ型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6.5,經過醫生的治療,曹叔叔的血糖控制得比較好,糖化血紅蛋白6.8左右,十幾年的糖尿病也就波動了0.3,餐前血糖一般在6—6.8,餐後血糖在7—9,每年的體檢情況也都很好。

糖尿病預防分為三級預防,第一級預防那些沒有罹患糖尿病的人,第二級預防糖尿病的新病人,即已經診斷為糖尿病但沒有出現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第三級預防糖尿病老病人。

被忽視的糖尿病致病因素

侯大爺:「我發現韭菜可以預防糖尿病!」

專家:糖尿病的發生有很多的因素,比如說遺傳因素,環境因素,飲食食物因素等,在糖尿病預防里,有一些食物可以有一定的預防作用。除了遺傳、環境因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與飲食相關的因素,容易被大家忽視。

被忽視的致病因素就是慢性炎症!

慢性炎癥狀態就是一種持續的低水平的炎癥狀態,與平常病菌感染所導致的炎症不完全一樣的狀態。

這樣的炎癥狀態可以導致體內很多和炎症相關的因子的水平增加,這些因子水平的增加和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以及胰島素抵抗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低度炎症不僅和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關,還和腫瘤、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有關。

炎症性物質就像油門,會加重慢性炎症,抗炎症物質就像剎車,抑制炎症。

我國的糖尿病非常高發,患病率是10.4%,每年有很多新增的糖尿病病人,對於已經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人,非常重要的是多種危險因素的聯合管控,各項指標保持正常,從而不出現併發症。

關於糖尿病的錯誤觀點

遲大爺:「我提倡一日三餐多吃菜、少吃飯。」

專家:菜里油脂含量比較高,機體消耗不了這些熱量就會轉化為糖,油脂高,氧化應激會產生炎症。

一些糖尿病友為了控制血糖,養成了「只吃菜、不吃飯」的飲食習慣,不僅將米飯剔出日常食譜,更將一切澱粉含量高的食物都拒之門外。殊不知,菜肴中的熱量含量很高,吃過多菜肴帶來的額外熱量可能超過「省去」主食的熱量。如果盲目「只吃菜、不吃飯」,長此以往,非但起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熱量過剩、缺乏多種維生素等。

侯大爺:「升糖指數高的水果不能吃!」

專家:糖尿病人可以吃柚子,一次吃的量不能超過100克。除了要關注水果的升糖指數以外,也不能忽略水果給身體帶來的好處。

水果的好處

防栓佳品

草莓被稱為水果皇后,對美容有好處,還可以減少血液粘滯度,防止血小板聚集,但是每次吃不要超過100克(3到4枚),在早餐和中餐之間大約10點鐘左右食用。

菠蘿也是防栓佳品,每次吃50克草莓,50克菠蘿也是不錯的選擇。

抗凝佳品

升糖指數比較低,糖尿病人可以吃的水果。

橘子是抗凝佳品,類似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拜阿司匹林這一類。

調脂佳品

李大爺:「我發現酒精有降血糖的作用。」

專家:酒是一個高熱量,低營養的物質,對於糖尿病人能否喝酒,怎麼喝是有嚴格的界定的。酒能抑製糖元的分解,還會抑製糖異生,誘發低血糖,空腹喝酒可能就會導致糖尿病病人低血糖。適當的喝一點干紅葡萄酒或干白葡萄酒有好處,切記不可多喝。

【專家強調】

糖尿病人不要空腹喝酒;

一型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波動大的病人,有腫瘤家族史的病人,有消化道疾病的病人不能喝酒;

二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很好且沒有其他禁忌症,可以適度飲酒,但在任何情況下飲酒不能超過2個酒精單元,一周不能超過兩次。

【注釋】1個酒精單元大概10克純酒精的量。中度白酒不超過一兩,紅葡萄酒不超過100毫升,啤酒不超過365毫升。

專家出診信息

郭立新

北京醫院內分泌科

周一下午 普通門診

周四上午、周一上午 特需門診

陳璐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內分泌科

周一、周四上午

備註:突發原因導致門診時間、出診地點、門診類型(普通、專家或特需門診)、挂號費用的改變,請以醫院當日公布為準。

本文(視頻)系北京衛視養生堂獨家稿件,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有一種併發症最危險!它會「透露」出4個癥狀
不痛不癢,卻被查出糖尿病?4個信號你一個都沒看見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