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甲戌榜眼文史大家顧圖河(揚州江都大橋鎮)

康熙甲戌榜眼文史大家顧圖河(揚州江都大橋鎮)

顧圖河雕像

顧圖河,字書宣,一字花田,號穎硯,又號思澹,增監生。順治十年(1653)六月十六出生在大橋鎮一書香世家門第。顧氏始祖自元亡時,從姑蘇徙遷江都之東的大橋鎮聚族而居。顧圖河之父顧九錫(1628-1680)字一卣,號臨邗,別號邗上釣者,郡廩生,是飽學之士。康熙癸卯科(1663)貢考,授儒林郎,鹽運河司運判,敕贈文林郎,翰林院編修,性隱德,且樂善好施,其著作甚豐,有《經濟類考約篇》、《春江草堂文集》、《詩集》等。叔父顧九金亦是康熙乙卯科(1675)舉人,考授吏部主司,亦任慶陽府同知,因戍邊有功曾得康熙帝殊獎。顧圖河為顧九錫獨子,深受家學淵源影響,自幼聰明好學,就讀於家塾春江草堂,酷嗜文學,文思敏捷,才華初溢,年十四即補邑諸生。他諳熟經史,工古文辭書,後晉級諸生,其名已噪。

康熙二十九年(1690),大司寇徐健庵受命開設書局,延請顧圖河協助管理,此間他更藉機好學不倦,對江魏六朝、三唐兩宋之作,無不自手批註,博採眾長,不斷棄舊更新,自成風格流派,聲望日隆。東南士大夫都願與其交往,賢俊之士喜與他伴聚。這對顧圖河在清初詩壇博得美名,以及步入仕途有一定的影響。

顧圖河屢試不第,直到40歲時(1692)癸酉科中舉。次年,即康熙三十二年(1693)北雍(北京)會試為貢生。經禮部複試中進士。在殿試中,康熙帝不令大臣宣讀披覽之次,信手閱覽應試者「對策」題中的《治河策》時,不禁朗聲讀出第一條首句:「高堰築壩……」全文論述嚴謹精闢,並頗具文采,帝極為讚賞曰:「熟悉形勢,必長此江淮留心時務者。」即拆卷,果然應試著文者顧圖河是也。遂召見,垂詢治河方略。在聖祖面前,顧圖河嫻熟精當地逐一陳述,帝龍顏大悅,御筆欽點一甲二名榜眼,敕授文林郎、翰林院編修。某日,顧圖河入宮去上書房,見四阿哥胤禎(後為雍正帝)正伏案疾書對聯一副「立身以至誠為本,讀書應明理為先。」不禁贊道:「此聯甚佳!」四皇子見先生誇讚,便道:「先生如此褒獎,就賜給你吧。」顧圖河忙將一把摺扇遞上說:「皇上曾賜我御扇數把,此聯句請題寫在扇面上吧。」胤禎欣然允諾,一揮而就,只因外出時未帶印章,扇面上僅留下親書的上下題款和聯句。據傳,此扇曾珍藏於顧氏後裔中。

是年冬,顧圖河乞假返里省親。方抵家,賀客盈門,顧圖河即匍匐於其父顧九錫靈位前失聲痛哭,賓客為之罷賀。自此,優遊鄉里近十年。築室曰「健回庵」,意在歸隱。此間常邀聚文界詩壇名流,如杜於篁、宗觀、宗元鼎、汪懋麟、孫枝蔚、鄧漢儀等父執前輩,以及友人史申義、許承家、呂潛等於「雄雉齋」讀經論史,吟詩作賦,揮毫書畫,或愉悅互訪,四游鄉野風光,盡享壺觴之樂。他也曾至吳越地界作游崇山峻岭之旅,絕口不復言出。

顧圖河家居期間,以生民利病為急。康熙三十九、四十年間(1700-1701),鹽政逐漸鬆弛,私販橫行,群眾常受驚擾。顧圖河不顧私鹽商販惡語中傷,誣陷誹謗,毅然向鹽政官吏直陳已見,抨擊時弊,深受鄉里推崇。

大橋鎮白塔河畔的顧圖河雕像

康熙四十一年(1702)冬,顧圖河應召入京,受聖祖恩寵引見入國史館。初任《皇輿表》纂修官,參與編纂《清·一統志》。任職期間,他考核精闢,文筆超卓,深得同館者贊服,推為巨手時,年剛五旬。他入值南書房行走等職,為皇子伴讀,師訓甚嚴,課讀認真。曾遵照聖意作張琴和古松詩,受到褒讚,賜給砥山寶硯及御府諸書。

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任命顧圖河為撰輯《方輿考略》總裁官。他秉承聖命,廢寢忘食,晝夜辛苦,七月完成首卷呈上御覽。時值盛夏酷暑,皇上賜御扇並賜親書《瀛台詩》一首予以褒勉。顧圖河被稱太史公即由此而來。同年,擢日講起居注官。

是年冬,朝廷委以外任為湖廣提督學政。次年(康熙四十五年,1706)二月,顧圖河正備裝待發,康熙帝又命任分校主考官。顧圖河深感皇上知遇之恩,精心選拔了有真才實學之士26人。又力排眾議舉薦安徽桐城學子、後來成為清代桐城學派創始人的方苞為魁首,自為「至是相慶,以為得人」而欣慰。考試結束後,顧圖河登程赴楚。離京前特旨宣至隆宗門,聖祖慰勉有加,並賜御書聯額,以示皇恩厚望。顧圖河五月到任,接任未三月,一日沐浴時突發染疾,口噤不能語,僅十餘日,竟於七月十九日卒於楚,終年54歲。

顧圖河這位才華橫溢、勤政為民的清官去世後,楚地同僚及街坊四鄰悲泣者眾,至官邸弔唁者不斷,扶柩牽引者極多,以至道路堵塞,靈車不能行。太史書宣公的棺柩自楚歸里,安葬在揚州西山伏龍橋,又在故鄉大橋鎮南郊堆築土丘一座,為其衣冠冢,當地人習稱顧家墩。解放後逐步夷為平地改作良田。

顧圖河娶有白、馬、鄒氏三妻室,生四子一女。長子荊樹,年少早卒。次子同根,字友於,號豐緣,府學廩膳生,詩心賦手不愧父風,著有《豐緣庵集》、《抱翁鴻泥集》。三子連枝(一木),字飲和,亦好學,英年早逝,桐城方苞曾為其志墓,以謝書宣太史公師恩。四子棠棣亦有文名。顧圖河的八代裔孫、晚清著名畫家顧寶珊(字海林),繪出了轟動於世的名畫《春江草堂圖》。民國十四年(1925)和1996年所修的兩部《江都縣誌》,在人物篇和文化篇中,都有對顧寶珊的記載。《揚州歷史人物詞典》將其收入文化名人之列,《中國美術家名人大詞典補遺》對顧寶珊有專門條目的介紹。顧圖河的十代裔孫顧懋林,是我國第一輛國際列車的設計者,先後為第三、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鐵道報》等報刊對其事迹都曾作過報道。

顧圖河對水利建設亦素有研究,其《治河策》深受康熙帝青睞,後被地方名士孫香谷老先生所珍藏的《治理淮河方略》手抄稿本,亦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卻毀於文化大革命,未能留世。

顧圖河不僅是一位史學家,也是一位文學大家,為清初揚州文學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詩作自成一家,詩集問世甚為流行。不僅康熙帝常常詢問他的詩作情況,諸多學者都口誦手抄他的詩作,有不少人也因此而成名。顧圖河著作甚豐,一生著有《雄雉齋詩集》6卷,《續集》12卷,《湖庄雜錄》10卷,《紀恩詩》2卷,《治理淮河方略》(手抄本)等,其《論書詩一百韻》與名士宋潛溪的《論文詩八十韻》並美。至今,上海等圖書館藏有《顧圖河詩集》等詩卷。由中華書局出版的乾隆年間內閣大學士沈德潛編《清詩別裁集》與阮元編《廣陵詩話》中,俱各選錄了他的篇首詩文。他的詩作,沈德潛評價:「太史韻語都從性靈流出,無一言依傍。皆閱歷有實得語,鄙意深喜。」鄭方坤則稱其詩「雄肆」。劉梅先在所著《揚州雜詠》一書中贊曰:「書宣彩筆擅當時,一別承明鬢有絲。雄雉齋頭容獨嘯,一篇百韻論書詩。」曹雪芹祖父曹寅也曾寫《寄題顧書宣編修踞酒石》一詩。正是由於精於詩賦,善於書法,晚著益工,顧圖河與同一江都里籍、受詩界泰斗王士禎所賞識的史申義(字蕉飲)齊名,博得「維揚二妙」之讚譽,形成令人矚目的揚州文學流派。顧圖河又為「江南十五子」之一。

顧圖河詩句

顧圖河任京官時與曹寅過從甚密,吟詩作賦,研究經史,遂成莫逆。據傳曹寅收藏的楝亭畫卷,其上即有顧圖河的題詩與所作之跋。

顧圖河習熟禮儀循祖訓,侍父母能竭其力盡孝賢。27歲時父歿,居喪守孝經年,足不出戶,惜時潛心詩文,盡孝競夕哀戚,里人無不讚譽。欽點榜眼後歸里省親,母親問其御駕出巡情況,顧逐一稟。母嘆曰「惜未能親睹御駕幸巡盛況,憾事也。」顧圖河苦思良久,得一策取悅老母,特邀地方紳士共商舉辦都天會。五月十八都天會如願舉行,其盛況宛如天子出巡,母觀之大悅。至此,大橋五月十八都天會每年舉行,沿襲下來。

顧圖河的名字,已被載入《中國人名大詞典》、《揚州市志》、《江都縣誌》等史冊。顧圖河,是揚州歷史文化的代表人物,是古邑江都的驕傲。

(朱敏、朱紹明、程自祥,顧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康熙祭拜圣人只站不跪,大臣用布盖上一字,康熙立马下跪
雍正為啥不和父親康熙葬在一起?背後有說道!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