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白的才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拼爹」,其父李客是怎樣一位奇人?

李白的才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拼爹」,其父李客是怎樣一位奇人?

文|李思達

李白的才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拼爹」,其父李客是怎樣一位奇人?

《鐵杵磨針》,現代,戴敦邦,國畫。該畫取材於中國家喻戶曉的傳說

關於李白少年學習生涯,在中國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傳說:「鐵杵磨針」,這個故事最早見於南宋時成書的《方輿勝覽》,稱少年李白讀書山中,由於感覺太辛苦,又耐不住寂寞,就私自跑出山來,在路過眉州象耳山的時候看見了一個武姓的老婆婆正打算用鐵杵磨針,李白受到激勵,於是又返回山中苦讀。從此,也給世間留下了一段「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佳話。

雖然傳說很美好,但在這個故事中唯一有事實影子的,恐怕只有李白曾在山中苦讀。其實,有專家研究後指出,鐵杵磨針的故事不僅僅附會在李白身上,道教的玄武大帝、佛教高僧曇翼都有類似的傳說,只是因為李白的盛名,使得以他為主人公的版本在民間傳說中勝出,成為後世激勵人心的故事而已。至於為何地點會設定在眉州?這極有可能是當時眉州擁有好幾座佛教禪宗大寺的緣故。當時,禪宗北派重視漸悟,而「鐵杵磨針」的說法和他們主張精神最為契合,於是他們便依託名人李白的噱頭,暗中兜售自己的主張,強行安排李白長途跋涉,從江油匡山跑到此地看老婆婆磨針罷了。不過有趣的是,受此說法激勵,青蓮鄉也將一條小河令名為磨針溪,宣稱是真正鐵杵磨針故事發生地。到了20世紀80年代,當地小學生還發起倡議,和全國小朋友一起捐獻零用錢在此修了一個磨針亭,以此紀念李白「鐵杵磨針」的故事,也算得上是同人倒逼官方的一個範例了。

李白的才華一半靠努力一半靠「拼爹」,其父李客是怎樣一位奇人?

拋開這些勵志的傳說不談,李白能成為天下聞名的詩仙,雖然和他天資聰穎有關,但和他在大匡山中苦讀,耐得住寂寞磨礪學業也是分不開的。明人方弘靜的《千一錄》就曾記載:「太白讀書匡山,十年不下山;潯陽獄中,猶讀留侯傳。以彼仙才,苦心如此。」可見李白在山中苦讀的事迹,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勵志的一部分,讓千百年之後的明人都讚賞不已。

李白山中苦讀幾乎完全都是自學。因為他家是僑居彰明,按當時風俗,社會地位不是特別顯赫,縱然家境優沃,恐怕還是無法進縣學,只能靠自學和家人教導為主。說到這裡,人們又不得不好奇李白的父親李客到底是怎樣一個奇人:他連真名都不願意留,卻很明顯有著極高的文化根底。從李白小時候就能讓其誦讀《子虛賦》就可見,這個李客絕非俗人。李白在山中自學苦讀時閱讀範圍極廣,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十五觀奇書」,「頗嘗覽千載、觀百家,至於聖賢,相似闕眾」,言下之意是文史、諸子、儒家無所不讀,從他詩中自由自在地應用各種人物典故來看,此言絕非大話。不過正因此,人們除了佩服李白下苦功夫打下紮實基礎之外,更不由得會好奇:這個能提供給李白豐富的書籍資料的神秘李客,到底是何方神聖?難道真如李白所言,他們家是破落貴族,因而才會在閉塞的巴西川北之地隱居之時,還能如此重視文化教育?可惜的是,這些疑問很難得到解答了,後世的人們,只能從李白的隻言片語中去推測他們家的來歷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場「戰列艦至上」的英德軍備競賽,結局卻讓人大跌眼鏡
中國上空的魔影:日本航空隊最大編製是什麼?多大規模?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