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們重新回到家鄉嫁人,但,嫁得出去嗎?

你們重新回到家鄉嫁人,但,嫁得出去嗎?

「我們這裡,基本都是女方研究生配男方三本或二本。」

本文首發於侯虹斌(houhongbin98)

聯合出品百神傳媒(baishenchuanmei)

一年一度的春節,一年一度的催婚、催育、催二胎的盛會,來了,又結束了,大家都返回了工作崗位。

據說,隨著鄉下的三姑六婆都有了智能手機,她們也知道了親戚們催婚和八卦是一件多麼討人厭的事,大家再也不用那種「你結婚了嗎」、「你生了嗎、生了幾個?」、「你工資多少、買了啥車、房子多大」來作為開場問候了,都怕被嫌棄。

但父母的拳拳之心,是不會變的。他們不讓你走上他們的道路就不會罷休,如果你肯聽。

GIF

1/2

過年的時候,我看到了一篇署名為「小鎮青年」的文章《 父母讓她們回小城,父母給她們工作,父母讓她們成為剩女》,驚出了一身冷汗。

這篇文章裡面,講了幾個故事。

一個故事是,小城剩女們是怎樣產生的?

作者在贛東北的一所小城裡,集聚了很多大學畢業回鄉的女生;她們從省內師範學校畢業的研究生,到華東師範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她們普遍受過良好教育,考取了公務員,在體制內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光是作者母親認識的就有七八個,都成了剩女。

因為,在小城裡,考上公務員的男生少,馬上就被女生搶光了;接著,事業單位、國企的男生,也會被搶光;即便男方並無穩定工作,家庭條件好,也會被公務員女生家庭搶走。連村官男青年,也開始受到歡迎。

別以為女生學歷高、工作好、家境好就怎麼樣,再晚一步,連考上村官的男生都要被搶光了。

日劇《我選擇了不結婚》劇照

作者說:

「我們這裡有個現象很好玩,現在都是女方學歷高,男孩子學歷一般般。基本上都是女方研究生配上男方三本或者二本。」

「小鎮的婚戀情況完全相反,高配女和低配男的結合成為了普遍現象。背後還是一個原因——沒得選。」

很簡單,因為小城裡稍為好一點的男青年早進了一線城市,不再回來;即便在一線城市待不下去,還有二線省會可以留。留下來的男青年,條件好的很有限。

女生的情況卻不同。那些去外面讀了好大學的女生,恰恰是父母們比較疼愛的;同樣出於疼愛,希望她們能夠回到父母身邊,在小城裡考個公務員,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安安穩穩過日子,最好。

這簡直是小城中產階級女生的傳統而又理想完美的歸宿啊!

我一看到這篇文章,馬上想到我自己。是的,是這樣的。我就出生在小城,爹媽都算對我很好,認真地供我讀書;我高考前,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我考上當地的某最高學府、一所大專(現在已升格本科院校了);然後,畢業留在他們身邊,一家人其樂融融。

幸好我考到了上海的一所重點大學;而且,沒有一絲一毫回鄉的願望。

父母還很誠懇,又很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我們沒有辦法幫你介紹對象了呢,你怎麼辦?

我怎麼辦?我開心得很啊,自由啦。

另一個故事,是作者的初中同學小林,後來考上了同濟大學,最後回到小城備戰公務員,在省考考中鄉鎮公務員,成為小城下屬某個鎮的職工:

「一般而言,小鎮公務員在崗3~4年後,如果小城有編製空缺,父母運作一番的話是能夠從鄉鎮調往縣城的。運作背後也得是家庭多年的人脈和財富積累。」

這波操作,我真心不懂了。

想當年,我有一位名牌美術學院的朋友,她畢業曾經在深圳某民營大公司里做設計,拿了戶口、分了一套房;但後來她想要編製,把房子退了,辭職進了某小學當美術老師,但只能算是民辦教師,不在編,收入不及正式老師的一半;她工作了幾年後,花了好多錢,求了很多人,又折騰了若干年,終於轉為正式的小學美術老師了。

也許人各有志。但是,能飛的大雁,為什麼要羨慕井裡的青蛙?為什麼寧願褪毛、剝皮,也要當一隻井裡的青蛙?這種奇怪的志向,背後還是有深刻原因的。

2/2

父母們怎麼會想到,他們的寶貝女兒,條件那麼好,還有國字型大小的公務員身份,要身份有身份,要學歷有學歷,要賢惠有賢惠,非常穩定,宜室宜家;她們是最好最好的「職業結婚員」了。為什麼只能由比她們家庭條件差五倍的男生來接盤?

對體制的迷戀,和對穩定的信任,是一種深刻的嗜痂癖。

但也不能怪這些人,因為咱們這個國家近些年的歷史裡,實在是太動蕩了,太不安了,到處都是揭開的傷疤,好了傷疤忘了疼,反而會迷戀上這種痂。不惜代價都要吃上「鐵飯碗」,生怕社會一變,自己就沒飯吃。

可惜,這幾十年的歷史早已證明,從來就沒有什麼「鐵飯碗」,說砸就砸了。可他們還不信。

其中,對「穩定」需求最強烈的,還是女性。

中國的女性工作率很高,歷年來一直高居世界榜首。但又要生兒育女、照顧家務,男女又不平等、男性不願意承擔家庭責任怎麼辦?

於是,女性就要找一份穩定的、無需用腦子的、低收水、低競爭的工作,幾十年不變;這樣,剩下的時間和精力,都可以用來照顧家庭了。

很多人也把這種方式,作為對女性培養的指導原則。這是對傳統和現代的「完美結合」:女人,既有了現代社會裡「參加工作」「有學歷」「有收入」的優點;同時,又有了傳統社會裡「照顧家庭」「賢惠」「賢內助」的優點。齊活了,十分「好嫁風」呢。

但為什麼她們的命運並不是像預設的那麼美好?為什麼按這種路徑找不到佳婿?

在我看來,這些「好嫁風」的姑娘一點兒也不冤啊:她們從頭到尾,沒有自己的意志,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自己的想法,貫徹的是父母的觀念。她們絲毫不像她們的學歷那麼優秀,就是一具爹媽安排的傀儡。

至於愛情?她們自個兒連獨立意識都沒有,要啥自行車啊。

很多父母對女兒是有愛的,但他們從來不認為女性也應該有責任感,也應該為自己的命運責任,也應該為自己的家族的階層不下降而努力、而負責。

生了男孩,就鼓勵他們四海為家,去大城市奮鬥;生了女孩,你就呆在粑粑麻麻的雞窩裡,受我們的庇護吧。

這種出去讀了名牌大學,甚至出了國,再回到爸媽溫暖的雞窩裡,接受爸媽安排的婚姻的女孩;最配的,也只能是那些學歷條件樣樣都不如她們的男生了。

GIF

對了,我再給出一個數據吧:女性學歷越高越容易被「剩」?不存在的!

「全國地級市的市轄區在20-39歲的男女性別比平均是1.05,依然是男性數量更多。其中北京1.09,上海1.07,廣州1.11。即便是北上廣這些有大量的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適婚年齡裡面的男性數量依然是遠遠多於女性,而且性別比還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2010年普查資料顯示,20-39歲城市人口裡擁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背景的男女性別比例為1.06。如果不考慮學歷,全國城市人口20-39歲男女比例只有1.0056。也就是說,城市女性平均面對多出0.56%的男性選擇。

如果都在尋找跟自己學歷類似的另一半的話,高學歷城市女性的選擇權就更廣,整整多出6%的男性可供選擇,更佔有數量上的優勢。」(引自《性別經濟學》,作者劉倩博士,經濟學人集團大中華區總裁,中國美國商會職業女性委員會聯合主席。)

簡單翻譯過來就是:在中國,越是大城市,越是男多女少;越是高學歷,越是男多女少。

你要是一個大城市的高學歷女性,可比你在小城市裡選擇的範圍大多了,更不必說條件還要好多了。

放棄了一片森林,還非要回你的雞窩,那不是大雁的選擇,是井底青蛙的選擇。

日劇《其實並不在乎你》劇照

·END·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排版 | Car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神傳媒 的精彩文章:

徐渭的葡萄,八大山人的鳥,有啥好瞅的?
《舌尖3》終於播完了,這些BUG我們一次給你理清楚

TAG:百神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