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濟學家告訴你:相親,是筆划算的買賣

經濟學家告訴你:相親,是筆划算的買賣

目前我國的單身人口約2億,其中約有2000萬青年過著獨居生活。

新一輪的「單身潮」之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相親形式在這個春節里繼續與時俱進:某相親網站發布的《2017單身職場人調查報告》顯示,

職場單身男女脫單方式主要有5種:

親朋介紹佔31%,比例最高,

其次是職場社交佔23%、婚戀網站佔20%、同學聚會佔14%和相親活動佔12%。

相親問題,成為困擾鄭州乃至全國年輕人的困擾。

要不要相親?相親要不要帶人?該選什麼樣的人共渡一生?

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心理學、情感學、社會學甚至星座學專家展開了複雜而又深刻的辯論。

但多數讓小美覺得不咋靠譜。

最近,經濟學家居然也介入了,我們不妨聽聽。畢竟,結婚越來越現實了。

隱藏在婚姻中的經濟學行為

小美和小毛在火鍋店狂吃時,聽鄰桌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鄭州本地的城中村姑娘,考上了二本院校,並和同學相戀,不顧爸媽的反對走到了一起。

小夥子是外地人,家境貧寒出來奮鬥五年了薪水不到四千。

於是,兩個人在鄭州的生存成了問題,姑娘就經常跟家裡要補貼,甚至想拿走家裡一套房子。最後,爸媽和這個「不孝女」斷絕了關係。

原因很簡單:「別人家嫁女兒都是十幾萬的彩禮,又是房子又是車的,你倒好,還天天跟家裡要錢,甚至還想讓家裡貼補一套房子給你們!當初不讓你結,你非要結,那你自己承擔後果吧。

不僅爸媽,親戚們也因為份子錢女孩只收不出,都不和女孩往來了。

女孩把氣都出在了小夥子身上,已經被生計折磨到鴨梨山大的小夥子果斷和她離了婚。

最終,女孩一無所有了。

愛情是可貴的,但婚姻是現實的。

女孩的父母把嫁女兒的彩禮當做了一種理所應當的收入。

女孩把改善生活所需的收入全部都寄托在了父母和男孩的身上。

親戚們也因為「份子錢」的關係和女孩疏遠。

這一系列隱藏在人情事故中的經濟學行為最終讓女孩成了輸家。

聽完女孩的故事,或許我們真的應該靜下心來聽聽經濟學家對相親的看法。

婚姻,原來是門生意?

朋友圈曾經瘋傳這樣一個段子:

按照現在的北京房價,兩個北京土著結婚,相當於兩家上市公司合併。

外地人跟北京人結婚,相當於借殼上市;

外地人在北京買房,相當於IPO,要是其中一套房劃片為學區,相當於定增了。

事實確實如此,北京土著好歹有房,如果二環內,那至少就得千萬啊,很多不爭氣的上市公司合併,還不一定有這個規模呢。

鄭州的房價雖然比不上北京,但一套房子幾百萬還是不成問題的。

90後手中的房子,往往是爸媽辛辛苦苦奮鬥了一輩子才得來的。最後一紙結婚證就得分給外人,上文中女孩的父母視女孩大逆不道,也就不奇怪了。

如果女孩能夠搞清楚這其中的經濟學門道,和父母多談感情少要錢;親戚們的份子錢收了後別補貼家用,而是存起來待需要「隨禮」的時候還回去;正視和另一半的關係,共同奮鬥,待有結果之後再帶著禮物回家看爸媽,結果一定不一樣。

或許你會說,這太現實太赤裸了,實在是接受不了。

沒關係,經濟學看婚姻,尤其是解決相親這一難題,還有其它妙用。

問題一:相親真的靠譜嗎?

經濟學家們認為,相親這種婚戀方式比較靠譜的,至少大大降低了單身男女們通往婚姻之路的成本:比如,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信息不對稱,最初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不同人對有關信息的掌握是有差異的,掌握信息比較充分的人員,往往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處於不利地位。而經濟活動中的道德風險、逆向選擇等問題之所以層出不窮,皆是源於信息不對稱。相親正是信息不對稱的天然剋星。通常來看,一個負責任的介紹人在男女相親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TA往往會幫雙方把彼此的真實情況先摸清楚,其中必然包括是否有房、工資情況、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等。

此外,「格雷欣法則」讓相親市場單身男女整體質量趨於均衡。照經濟學家的觀點,對於高富帥或白富美來說,他們的眼光往往較高,參加了幾次相親活動後,會發現相親市場根本沒有入得了自己「法眼」的人,於是紛紛離開相親市場而轉戰其他方式找另一半。相反,那些擇偶條件不好的單身男女,幫著介紹的人也相對較少。結果就是相親市場的單身男女整體質量不會特別出眾,但棋逢對手。

問題二:相親挑花眼,到底該選誰

經濟學本身是一門研究資源配置的學科,比如1962年沙普利(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和另一個經濟學家蓋爾提出的穩定配對原理,就可以應用在相親中。

拿《非誠勿擾》來舉例:假設平均每個女嘉賓會上台20期,而平均每期有5個相親對象,也就是說你有100次機會。用100除以(自然對數,約為2.71828),也就是37。按照約翰教授的相親秘籍,對這前37個男人你可以盡逞挑剔之能事,但必須在這37人中挑出最好的一個A先生(同時他也對你感興趣),假如在接下來的63次機會中,你遇到第一個條件超過A的B先生時,你就立馬放下矜持俘獲B,這就是你的最優選擇。

問題三:怎麼相親效率最高?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們提出過一個新演算法,叫延遲接受演算法,大大提高了相親的效率。

假設有10個男生和10個女生,怎麼搭配才能構建出最穩定的關係,讓他們一配對就不願意分手?這個演算法有兩個方式可選:要麼男生依次向女生表白,要麼女生依次向男生表白。

女生表白為例。一開始,每個女生都向這10名男士當中,自己最喜歡的那個表白,而每一位第一輪就被表白的男士,會在選了他的女孩里,挑一個他最喜歡的配對,然後拒絕其他人。之後呢,表白被拒絕的女生,會向自己第二喜歡的男生表白,男生繼續挑一個自己最中意的女生,然後拒絕其他人。

這個過程一直進行下去,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皆大歡喜,關係極其穩定。為什麼呢?所有人選擇的,都是對我有意思的異性里,我最滿意的那一位,每個人利益最大化了,這樣當然關係穩。當然了,從結果上看,誰主動表白誰就有優勢,如果是女生向男生表白,在結果上,女生會更合心意。

尾聲

儘管相親的最終目的都是要找到各個方面都更適合自己的終身伴侶,但它的內涵決不僅僅只有利益計算,還有情感、責任和精神的內容。

除了經濟學家的話,傳世之作《人物誌》里的一句話也從另一個角度給披上鎧甲,抖擻驕傲的相親青年們提了醒:「觀人察質,必先察其平淡,而後求其聰明」。

畢竟,財富是會蒸發的,而人,才是萬物的尺度。

獲獎留言

@春華秋實

我是有和異性交流障礙的人,自己不會談戀愛,也許沒碰到有緣的那個人吧!相親成了唯一解決終身的方法,從二十一歲至二十四歲,年年被逼相親,相親了無數次,每次都無結果,不懂是自己 有戀家情結,還是沒遇到讓自己放心把自己交給對方的人,身邊的同齡人早已成雙成對,笑我太挑惕,我說你們比我太幸運,這麼快找到對的的,我只有一笑了之,心裡明白自己並不是挑惕,年齡越大,越需要安全感,好怕最後會隨便找個人嫁了。。。。

@鄭州志成教育

有同事說,他媽媽春節逼他相親了。理由如下:25歲了,年齡不算小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工作也相對穩定了,以後基本上也沒有太大的變動了。再不趕緊找女朋友,那些漂亮的,個高的,脾氣好的,家裡條件好的都會被別人搶跑了,搶光了。只有大齡剩女了,就沒得挑了。

@一介書生

孩子22歲了,我不逼他相親。一是年齡不大,工作應該放在第一位,二是愛情是可遇不可求。那種閃婚,一見鍾情往往不太靠譜,不要太著急,多給孩子一點時間,選擇女朋友的機會可能會更多一些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養身科普知識
銅幣——2018新加坡迎春錢幣專場拍賣會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