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為什麼不放棄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原因竟是這個

淮海戰役中,蔣介石為什麼不放棄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原因竟是這個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一場戰役。在淮海戰役的進程中,有很多讓後來人百思不解的事情,比如為什麼蔣介石要讓黃百韜兵團原地等待第9綏靖區44軍歸建?為什麼蔣介石要讓已經撤退到碾庄的黃百韜兵團不趕快跑,而是打了再走?這些都成了謎,正是因為如此,國民黨內部都有「天要亡蔣」的說法。今天我們來來分析一下,在國民黨方面嚴格執行「全面退守淮河」作戰計劃的情況下,面對黃百韜兵團被華東野戰軍重重包圍的不利形勢,為什麼蔣介石不捨棄黃百韜兵團,讓徐州剿總大軍趕緊撤退,而是選擇放棄整個作戰計劃,逐次添兵去和解放軍在徐州地區(四戰之地)進行決戰?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是黃百韜兵團的實力。黃百韜第7兵團於1948年組編而成,下轄五個軍,分別是第25軍、第44軍、第63軍、第64軍和第100軍,總兵力達10多萬之眾。其中第25軍和第100軍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第63軍和第64軍雖然有粵軍背景,但其本身軍事能力還是過硬的;第44軍是川軍的雜牌軍,作戰能力較弱。但總的來說,這個兵團實力還是比較強的,是淮海戰役前國民黨在徐州以東隴海鐵路沿線實力最強的一個兵團。讓蔣介石輕而易舉放棄這個兵團,估計是不可能的,所以當蔣介石得知黃百韜兵團被圍,他的第一想法就是命令杜聿明率領徐州剿總主力前去解圍營救。

二是黃百韜本人因素。黃百韜祖籍廣東梅縣,他自知不是黃埔嫡系,又沒有靠山,地位不穩,日子艱難,只有靠戰功站穩腳跟,所以在戰爭中,戰則爭先,退亦謹慎,拚死搏鬥,逐漸以顯赫戰功取得顧祝同及蔣介石的信任。這也是雜牌出身的黃百韜能夠統帥一個兵團的原因所在。蔣介石一向以嫡係為主力和中堅,但黃百韜曾率領的整編25師(也就是第25軍),先後參加了蘇北系列攻堅戰,孟良崮增援戰,南麻臨朐增援戰,膠東掃蕩戰,大別山戰鬥,鹽南戰役,豫東戰役等等。其戰功及作用在當時國民黨軍隊中名列前茅,黃百韜本人也由此榮獲青天白日勳章,是能征善戰的一員悍將。讓蔣介石放棄這員悍將,而且是在剛剛榮獲青天白日勳章的情況下,估計也是不可能的。從黃百韜戰死後,蔣介石痛哭流涕命人偷運屍體並舉行國葬的情況就能看出,黃百韜在蔣介石心目中的地位。

三是蔣介石自身因素。淮海戰役爆發前,國民黨在東北的敗局已定,當時的國際國內社會輿論對蔣介石大肆抨擊,使得蔣介石在國民黨內部的威信有所下降。淮海戰役剛剛爆發,如果蔣介石捨棄黃百韜兵團,一方面有未戰先怯的嫌疑並影響士氣,一方面無法回應社會輿論的質疑。從蔣介石的個性來說,他絕不會對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棄之不管,坐視其滅亡。加之蔣介石對當時國軍的實力還抱有信心,即使放棄「全面退守淮河」作戰計劃,國軍還有在徐州地區一戰的實力。

總之,淮海戰役時期,黃百韜兵團被華東解放軍包圍,成了影響淮海戰役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於解放軍來說,抓住了黃百韜兵團,就實現了將國民黨軍隊消滅在淮河以北徐州地區的戰略目標;對於國民黨來說,黃百韜兵團被圍,打亂了整個徐蚌會戰計劃,蔣介石為了救援喪失了戰略上的主動,最終全軍覆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十史 的精彩文章:

遼瀋戰役國民黨四大兵團司令,最終都是什麼結局?
淮海戰役中,杜聿明為什麼不投誠起義?原因和此人有關

TAG:二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