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詩詞插上「翅膀」

給詩詞插上「翅膀」

今年春節從大年初一開始連續三天,央視綜合頻道黃金檔推出的創新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以流行歌曲的形式將古典詩詞現場演繹,流行音樂與古典詩詞激情碰撞,可謂給詩詞插上「音樂的翅膀」,讓詩詞之美走進千家萬戶,這是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古典詩詞再次被激活,再次激發起大家對古典詩詞的熱情。

給詩詞插上「翅膀」,其實年輕的時候我這麼「玩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忽然對詩詞感興趣,對於喜歡的詩詞除了默默涌讀外,還會根據詩詞的風格和意境唱出來,比如蘇東坡那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會套用《月之故鄉》的曲調,用美聲唱法唱得如痴如醉。

值得一提的是,這麼「玩詩詞」玩出名堂的是一位熱愛詩詞的鄉村教師。在《經典詠流傳》的舞台上,清代詩人袁枚的那首孤獨了300多年的小詩《苔》,通過支教老師梁俊和來自貴州山區孩子們的動情演繹,一夜走紅,而梁俊也因此成為「給詩詞插上翅膀」的網紅。明人張岱說過:「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給詩詞插上翅膀」便是梁老師的一個「癖」,也是他的一塊「精神自留地」,他在貴州山區兩年支教的生涯中,教會了孩子們100多首詩詞,其中為50首詩詞譜成曲,讓人想到,那些動人的旋律在大山裡迴響一定很美。

一位這麼「玩詩詞」的老師必然會帶出一批這麼「玩詩詞」的學生,而《經典詠流傳》的導向就是要讓經典流行起來,讓傳統文化流傳下去。當詩詞插上了「音樂的翅膀」,它自然會飛向更寬廣更久遠的地方。而邀請成龍、霍尊、王力宏等演藝人士作為經典傳唱人,且以加入時尚元素的流行音樂為載體,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年輕人的關注和追隨,只有讓人從心底愛上古典詩詞,才是真正成功的文化傳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遇到這種手段奇葩的P圖大師,整個人都不好了
容克:所有西巴爾幹國家都可能2025年前加入歐盟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