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細菌和人類是一對歡喜冤家

細菌和人類是一對歡喜冤家

日前,一篇「女大學生感染超級細菌,搶救21天終於救回」的文章奪人眼球。文章再次引發人們對超級細菌和耐藥性、抗生素相關話題的關注和思考。

抗生素是一個讓人愛恨交加的科學文明產物。沒有發現並使用抗生素的年代,一個簡單的創口、一次普通的感冒、一次平常的分娩,都有可能使人喪命。但抗生素又是一把雙刃劍,使用得不好,也會「割傷」自己。抗生素對人類最大的威脅不是過敏、器官功能損害,而是耐藥性。細菌耐藥性的產生是臨床上廣泛應用抗生素的結果,而抗生素的濫用則加速了這一過程。細菌一變再變,變得越來越聰明,突然有一個細菌突變,其有可能「無視」目前所有的最高檔抗生素,這種細菌我們謂之「超級細菌」。超級細菌不是一個細菌,而是一組讓人類戰戰兢兢的抗生素總稱。

人類和細菌的關係,不是敵對關係,而是長期共存、唇齒相依的關係。健康人類體內、體表總共有兩公斤左右細菌,這些細菌默默維持人體平衡、幫助消化吸收營養、調節免疫功能。超級細菌就是由這些普通細菌變異而來。由於某些錯誤的觀點,一部分人以誓不兩立的觀點來對待細菌。一旦檢查出細菌,恨不得全部消滅,希望自己體內乾乾淨淨,完全無菌。然而,有些細菌和我們已經和平共存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如果貿然打破這種平衡,反而可能有損身體健康。

人類為了對付細菌,發明更廣譜抗生素;細菌為了生存,不停變異來對抗抗生素,始終是個循環。科學家也很難預測這場戰爭誰會是最後的贏家。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尊重自然」,而不是「改造自然」,這應該是對現代醫學發展在理念上的一個重要啟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網 的精彩文章:

跳P城闖Y城輕車熟路 《絕地求生 全軍出擊》地圖完美還原端游
賴比瑞亞新總統維阿宣誓就職

TAG: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