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狗年了,不準備設計一下你的狗窩嗎?

狗年了,不準備設計一下你的狗窩嗎?

說,善待狗狗的設計師,狗年都走大運

在大家在狗年走狗運之際

豌豆想隆重介紹接承保一年的主角:

以及它最忠誠的伴侶——人類

狗窩

此前,我們都很熟悉的無印良品藝術總監原研哉,聯手13位世界級(客觀描述,不帶感情色彩)的設計師,設計了一堆狗窩(是真的狗窩)。

其中,普利茲克獎獲得者:坂茂、妹島和世、大師級別的伊東豐雄、荷蘭建築師事務所MVRDV、德國設計師Konstantic Grcic、我們的馬爺馬岩松,通通被老頭子拉進來一起玩,堪稱是「狗窩全明星設計大賽」。

原研哉先生和他設計的「狗窩」放大版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有天,愛狗達人原研哉突發奇想:

如果我們設計師不是以人類的眼光,而是以狗狗的眼光看待房子,那麼,世界會變成怎樣呢?

於是,他邀約那些做慣大項目的建築師們「放下身段」,回到狗的立場,重新認識狗與人類的關係,也希望從這場設計中推進人類之前沒想到的潛在邏輯。

就知道你想看作品長啥樣

馬岩松x拉布拉多犬

先出場的是馬爺和拉布拉多。

仔細看,兩者確實有謎之相似之處:那剛毅的眼神,唏噓的鬍渣子,特別是那對像濃墨浸染過的眉毛,都深深地出賣了他倆的關係。或許,這就是馬爺為它設計的私人原因……

拉布拉多愛吃肉。馬爺專門設計了3款名為「Niku Rug」的手工編織褥墊,Niku在日語就是「肉」的意思。

想像拉布拉多狗睡在「肉肉」的窩裡,可是連發夢也會笑。

肉,你快到我碗里來

Torafu建築事務所x傑克羅素犬

Torafu設計的窩看似平平無奇,但卻是充滿溫暖的創意。

他們觀察傑克羅素犬後,發現它特別喜歡主人的味道。於是,就利用「主人的衣服」這個點,設計出狗窩。

我喜歡伴著主人的味道入眠

主人可以把自己的舊衣服鋪在上面作為床墊,並根據季節更換。譬如,夏天可以是透風性好的T恤,冬天可以換成是毛衣。

想到自己的氣味能夠抱著狗狗入眠,我們的感情就像有了一次升華。

犬吠工作室x臘腸犬

犬吠工作室(Atelier Bow-Wow),聽名字,就知道又是一個愛狗的設計機構。

夫妻檔冢本由晴和貝島桃代拿出的作品,是專門針對小短腿而設計的。

小短腿也能變成獅子王

犬吠工作室想,四肢短小的臘腸犬,「狗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無法與主人進行眼神交流。

他們大膽採用兩個低緩斜坡相連的「座椅」,使狗狗能夠與主人含情脈脈地四目對視。

「你們當時有沒有想過設計台階?」

「嘿,臘腸犬身體太長了,爬台階很容易造成腰部扭傷的。」

寫出《滄海一聲笑》的黃霑說:「其實人間盡耳聾。」但要是我們不回到使用者的現場觀察問題,除了耳聾,我們是不是人間也盡目盲呢?

妹島和世x比熊犬

接下來,是2010年普利茲克獎得主妹島和世。

妹島和世本身就是養狗人士,她為比熊犬設計的住宅,像是一朵用毛線織成的雲團,狗狗可以在環狀空間中容身。

她希望:當比熊犬坐卧在它家時,建築與它融為一體。

我終於能夠理直氣壯地賴床了

據稱,設計完成後,首隻試驗入住的比熊犬很快就沉醉在這個與自己皮毛一模一樣的窩中,久久不願離去。

原研哉x茶杯貴賓犬

策展人原研哉登場了。

在他眼裡,並不只有人類才配擁有量身定製的生活空間。狗,作為依存在人類身旁的小生物,也可以擁有以它們「身材」作為設計標尺而建造的居所。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

他設計出一條微型隧道:當狗站到台階的高處,就能與人類最合適的高度相對。

他希望狗狗也能夠和人類一樣,擁有相同的風景。

其他狗狗和它們的新窩

內藤廣為銀狐設計的狗窩

「可以說,相當貴婦了」

Reiser+Umemoto事務所為吉娃娃設計的狗窩

「大家好,我是絲襪狗,但是我也看不懂」

日本設計中心為小獵犬設計的狗窩

「大家好,我是一頭蝸牛」

藤本壯介為波士頓狗設計的狗窩

「那麼多東西,就沒有個能吃的。看我表情,就知道不開心。」

隈研吾為巴哥犬設計的狗窩

「積木達人圖,看我隈研吾。」

伊東豐雄為柴犬設計的狗窩

「我應該是個小公舉」

坂茂為蝴蝶犬設計的狗窩

「你能走出這個全真北斗陣,算我輸。」

康斯坦丁 · 格爾契奇為玩具貴賓設計的狗窩

「憋催催,在化妝,不是拐個彎就了嗎?」

MVRDV為比格犬設計的狗窩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換個角度看待世界,會知道我們盲視的地方還有很多。原研哉的「為犬設計」,無疑打開了一條思考人與動物共處的道路。

在愛無力、情感疏離的今天,我們應該要感激這些能夠洞察萬物,以設計撫慰心靈的設計師。

是你們,使春寒料峭的二月有了溫煦的暖意;是你們,讓我們重新認識身邊這個最親密的伴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在豌豆 的精彩文章:

TAG:在豌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