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智慧城市行業競爭格局

智慧城市行業競爭格局

1、行業市場化程度

智慧城市已由市場行為逐漸轉變為政府力挺的城市發展模式。根據國家相關部委推進智慧城市建設部署,預計2017年我國啟動智慧城市建設和在建智慧城市的城市數量將有望超過500個。我國的智慧城市建設水平尚未進入先進行列。智慧城市市場空間廣闊,發展前景光明。智慧城市上升為國家戰略,隨著政策紅利的進一步釋放,智慧城市產業規模將會迎來快速增長。預計未來十年智慧城市建設投資將超過萬億元,智能交通、公共安全、數字城管、智慧醫療等細分領域將是未來發展重點,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會參與到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細分領域競爭日趨激烈,但尚無統一標準。

隨著智慧城市投資規模的不斷擴大,智慧城市業務領域的日漸成熟,進入該領域搶奪市場份額的企業逐漸增多,行業競爭格局更為激烈,對企業的技術儲備、人才素質、產品要求也更為嚴格。搶抓機遇、在市場拓展的基礎上提升利潤水平成為當前企業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

2、行業壁壘

智慧城市行業的壁壘主要包括:

(1)技術壁壘

持續的技術創新是智慧城市行業的一大壁壘。智慧城市建設以互聯網為核心,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在城市基礎設施領域廣泛運用,更是城市建設、管理、運營在思維、理念、模式上的創新。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不僅僅是數字化、信息化的概念,智慧城市業務是通過信息技術以及數據集成方法的應用,融匯於城市載體,實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頻泛在的網路、智能融合的應用以及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徵的可持續創新。

(2)業務模式壁壘

智慧城市建設主要涉及城市整體運營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建設主體為各級政府部門,因而政府部門對智慧城市的認知程度決定了其推進的力度,對企業的政府關係業務能力有一定要求。智慧城市建設主導者是城市管理者即地方政府或政府有關部門,而受益者則是城市的主體即城市中的企業和市民。由於智慧城市總包項目投資總金額大、項目建設周期長、項目所涉及的地方政府下屬部門或分支機構較多,需要企業能夠承受在此業務模式下的現金流壓力和回款壓力。

3、智慧城市相關企業

目前,國內有三十多家智慧城市概念上市公司,可分為設備供應商、軟體供應商、系統集成商三類。其中,設備供應商包括海康威視、英飛拓、漢威電子等,軟體供應商包括衛寧軟體、南威軟體、超圖軟體等;泰華智慧屬於系統集成商與軟體開發供應商,行業內其他可比類企業信息如下:

(1)數字政通(300075.SZ)

公司專業從事基於GIS應用的電子政務平台的開發和推廣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辦公自動化(OA)、業務管理系統(MI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一體化的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並提供政府各個部門間互聯應用的關聯型電子政務管理平台。公司在數字化城市管理領域市場佔有率處於首位,至今承擔了包括東城區網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在內等十幾個項目的應用系統開發工作。在國土、規劃和房產等領域,數字政通成功實施過的各級政務系統七十餘個,通過國土資源部、雲南省國土資源廳、昆明市等諸多項目的實施,成功構建了部、省、市、縣(區)四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基於數據同步和共享的電子政務協同工作平台。

公司成立於2001年,2010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300075)。2014年,公司與物業公司、政府合資運營停車場,通過雲端模式、車牌識別技術將互不相關的停車場聯網至後台,實時獲取停車場車位信息並可調節調度,用戶可通過手機APP提前預定車位,到達停車場實時引導,並通過手機隨時隨地完成付費,此舉將很解決眾多車主「停車難」的問題。

歷史資金數據:

2013年1-12月份,公司共計主營業務收入4.06億元,凈利潤0.94億元,EPS每股盈餘0.75元。

2014年1-9月份,公司共計總資產12.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48%,凈利潤0.34億元、同比增長26%,凈資產收益率為3%,EPS每股盈餘0.18元,靜態市盈率為330。

截止2015年4月7日,公司共計總股本18900萬股,發行價為70.68元/股,總市值為134億元,流通市值為87億元。

盈利預測:

2015預計年主營收入8.2億元、同比增長48%,凈利潤1.82億元、同比增長42%,對應的EPS每股盈餘1.20元。

2016預計年主營收入12.1億元、同比增長47%,凈利潤2.53億元、同比增長39%,對應的EPS每股盈餘1.52元。

(2)易華錄(300212.SZ)

北京易華錄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1年4月,是華錄集團旗下的領軍高科技企業,主要面向智慧城市、平安城市、數字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公共交通、軌道交通等領域,以智能交通產業為基礎,以文化旅遊產業為契機,應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先後為全國210多個城市成功提供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實施與運營服務。公司主要以承接智能交通管理系統工程項目的方式為用戶提供專業化、個性化的智能交通管理整體解決方案,是目前國內最主要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統提供商之一。公司率先在國內發布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統集成介面規範(EIISA),並推出了國內第一套應用於公安交通管理領域的集成指揮平台系統軟體——智能交通管理平台(ATMS),使行業內各種「異構的基礎應用系統」實現「互通、互聯、互操作」成為可能,代表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國內唯一得到大規模市場應用並完全符合公安部《公安交通指揮系統建設技術規範》的集成指揮平台系統。

2011年5月,公司登陸中國創業板(股票代碼300212),註冊資本為5000萬元。2014年11月,易華錄擬定增募資近16億,加快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建設。公司稱,在智能交通業務穩步快速增長的同時,公司先後簽訂了7個智慧城市建設合作協議,項目儲備達20多億元。

歷史資金數據:

2013年1-12月份,公司共計主營業務收入8.3億元,凈利潤0.94億元,EPS每股盈餘0.29元。

2014年1-12月份,公司共計總資產21.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5.8億元、同比增長90%,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53%,凈資產收益率為15%,EPS每股盈餘0.45元,靜態市盈率為133。

截止2015年4月7日,公司共計總股本32160萬股,發行價為59.85元/股,總市值為192億元,流通市值為177億元。

盈利預測:

2015預計年主營收入27.2億元、同比增長72%,凈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101%,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9元。

2016預計年主營收入41.9億元、同比增長54%,凈利潤4.57億元、同比增長59%,對應的EPS每股盈餘1.46元。

(3)銀江股份(300020.SZ)

銀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一批創業板上市企業(股票代碼300020)。目前已發展成為中國領先的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和建設運營商。公司以智慧建築起家,進而確立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建築為公司的三大主要業務。

2011年5月,公司登陸中國創業板(股票代碼300212)。2014年,公司簽訂了「智慧觀山湖」、「智慧南岸」、「智慧長興」、「智慧梅州」、「智慧安丘」等十五個智慧城市總包項目,推進迅速,目前已簽訂的智慧城市總包項目框架協議總金額超過100億元。

公司是一家從事給交通、醫療、建築等行業用戶提供智能化技術應用服務的高新企業,自成立以來,以「引領智能技術未來」為企業服務理念,通過對「智能識別、移動計算、數據融合」等信息技術的自主應用開發,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醫療信息化和建築智能化領域的行業解決方案。工程產品包括城市交通智能化、醫療信息化和建築智能化三類。

歷史資金數據:

2013年1-12月份,公司共計主營業務收入18.5億元,凈利潤1.46億元,EPS每股盈餘0.60元。

2014年1-9月份,公司共計總資產38.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1.32億元、同比增長42%,凈資產收益率為7.4%,EPS每股盈餘0.49元,靜態市盈率為97。

截止2015年4月7日,公司共計總股本27593萬股,發行價為47.69元/股,總市值為132億元,流通市值為124億元。

盈利預測:

2015預計年主營收入29.4億元、同比增長35%,凈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44%,對應的EPS每股盈餘1.16元。

2016預計年主營收入38.9億元、同比增長32%,凈利潤4.6億元、同比增長44%,對應的EPS每股盈餘1.69元。

(4)萬達信息(300168.SZ)

公司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城市信息化領域服務的企業之一。公司在城市信息化實踐中確立了行業應用軟體、專業IT服務和軟硬體系統集成三大主營業務。在社會保障、衛生服務、民航交通、工商管理、電子政務等領域具有突出的競爭優勢,同時形成了物流管理、科技教育、環境保護、國土資源四個重點拓展領域。作為國內城市信息化領域的領先企業,公司擁有國內軟體行業體現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的兩項最高等級資質認證:國家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一級資質、CMMI5級認證。

歷史資金數據:

2015年主營收入18.69億元、同比增長21.11%,凈利潤2.15億元、同比增長20.65%,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23元。

2016年主營收入20.75億元、同比增長11.05%,凈利潤2.40億元、同比增長11.48%,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23元。

(5)皖通科技(002331.SZ)

公司是專業從事交通信息化建設領域系統集成、應用軟體開發、運行維護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沿著「以高速公路信息化和港口航運信息化為龍頭,其他行業信息化綜合推進」的發展思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開發出多項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服務管理平台,提供集專業性和適用性為一體的系統集成整體解決方案,並將其廣泛應用到高速公路、港口碼頭、城市智能交通、幹線公路、內河航道、物流跟蹤以及司法、稅務、保險、教育等各行業信息化領域。

歷史資金數據:

2015年主營收入8.82億元、同比增長12.89%,凈利潤0.50億元、同比增長10.91%,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20元。

2016年主營收入9.92億元、同比增長12.48%,凈利潤0.56億元、同比增長12.56%,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22元。

(6)延華智能(002178.SZ)

公司是一家智能建築與數字社區的全面服務商,主要從事建築智能系統規劃諮詢、工程設計、系統設備採購、施工和集成調試、項目管理、運維增值服務以及應用研發等綜合性工程技術服務,是國內規模最大、資質最全的智能建築服務商之一。公司業務涵蓋智能建築、智能醫療、智能節能。

上海延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建築與數字社區的全面服務商,面向辦公樓宇、住宅社區、工廠企業、教育科研、醫療衛生、政府機關、賓館酒店和市政工程等不同行業,專業從事智能建築工程總包業務,包括規劃、諮詢、設計、施工、集成及運維服務;是國內規模最大、資質最全的智能建築服務商之一。

2007年11月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是目前國內以建築智能化為主業上市的公司之一(股票代碼002178)。2014年,公司通過收購成都成電醫星切入醫院信息化和區域醫療信息化領域。成電醫星醫院信息系統在17個省市1000多家醫療機構中應用,並且在成都溫江區、河北鹿泉市、湖北保康縣、雲南巧家縣上線了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台,智慧醫療信息管理系統是成電醫星正在推廣的創新產品。

歷史資金數據:

2013年1-12月份,公司共計主營業務收入7.76億元,凈利潤0.38億元,EPS每股盈餘0.12元。

2014年1-12月份,公司共計總資產13.6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24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0.58億元、同比增長53%,凈資產收益率為8%,EPS每股盈餘0.16元,靜態市盈率為235。

截止2015年4月7日,公司共計總股本37213萬股,發行價為37.62元/股,總市值為140億元,流通市值為118億元。

盈利預測:

2015預計年主營收入10.9億元、同比增長14%,凈利潤0.97億元、同比增長67%,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25元。

2016預計年主營收入14.1億元、同比增長29%,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47%,對應的EPS每股盈餘0.38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時尚領域 的精彩文章:

2018年小米手機將全球發力 魅族手機只能放手一博 誰會走的更遠
哪些辦公室風水會破壞公司的財運?

TAG:科技時尚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