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虎科技:智能家居不溫不火?看他們如何撬動萬億級養老市場

博虎科技:智能家居不溫不火?看他們如何撬動萬億級養老市場

隨著『智慧養老』被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一個超過萬億的藍海市場空間將有序展開。

記者:何婧/主編:張浩

深度報道/共3690字/閱讀6分鐘

項目名稱:感知i家

主營業務智能家居產品研發與技術服務商

關鍵詞:智能家居、智慧養老、醫聯體、Nest Labs、普適計算

受訪人:武漢博虎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范小虎

GIF

大抵是因為不喜歡生活的無趣,又或者是對理性、高效生活的嚮往,人們總是對帶有科技感的生活趨之若鶩。

隨著物聯網、雲計算等相關技術的逐漸成熟,以及谷歌、蘋果、華為等世界各大巨頭的相繼入局,從2012年開始,『智能家居』像一匹黑馬,闖入了我們的視野。

用『黑科技』為父母做點什麼

忙碌一整天后,推開門,門廳的燈光自動點亮,喜歡的音樂徐徐響起,飲水機里的水溫不高不低,已經調至最適宜的溫度,泡一杯熱咖啡,於是褪去了一身的疲憊。這樣科幻片中的場景,范小虎在華科攻讀博士學位時就已然實現,『那時候,我們是從淘寶上買的一些電子元器件,然後自己改裝,純屬自己玩玩,提高生活效率』。

博虎科技創始人 范小虎

『普適計算』是范小虎讀博期間的研究方向,這一計算概念強調與環境融為一體、讓計算機本身從人們視野消失,在這種模式之下,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進行信息的獲取與處理。

『2011年的11月11號,光棍節,我們博士班第一次聚會,一共55個博士,我和其中4個博士都是研究普適計算領域的。所謂隔行如隔山,學習相關領域的格外能聊到一起去,於是我們成立了一個華科普適計算小組』。范小虎說普適計算有種萬物相聯的感覺,就像這個小組的友誼,有什麼事,隨時隨地,說一聲就行。

『那時候,白天我們大多聊聊技術相關的,晚上就開始聊人生。我們幾個都是工作之後重回校園的,年紀偏大一些,平時科研任務也重,所以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回趟家,活生生讓父母成了空巢老人,所以我們想用現在的黑科技,為父母做點什麼』

2014年是特殊的一年。那一年,Google以32億美金收購了智能家居品牌Nest Labs。可以說在Nest之前,沒有人會對恆溫器感到興奮。Nest充分結合ipod、手機和互聯網裡的核心元素,利用感測器學習住戶的行為習慣,然後進行自動控溫。用范小虎的話說,『Nest的理念簡直是骨骼精奇』。

『也是在2014年,我參與了一個師兄的創業項目,他在幕後指導,我負責具體實施。從註冊公司,到參加創業比賽,再到拉投融資,這一套流程我都熟悉了。於是我就想,我們自己也能做啊』。

於是2015年,四個博士帶著四個本科生,成立了博虎科技。

然而,中國的智能家居行業一直處於較為尷尬的境地,雖然早已完成了概念普及階段,但卻一直未迎來爆發。

空間和生活方式決定了用戶的需求。美國地廣人稀,房屋多為大戶型或獨棟別墅,因此對空間的智能化、便利性的需求相對較高。而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成本構成以及社會大環境,都決定了空間上的便利性無法成為剛需。

『美國那套在中國行不通,考慮到中國人的家庭觀念很重,但社會福利以及養老機制還不完善,所以我們決定要做安全和健康。知道父母在家是安全的、健康的,我們就可以安心在外拼搏了。』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達2.12億,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達4.8億,幾乎佔全球老年人口的四分之一。而這其中,54%的老年家庭是空巢家庭。

數據來源:United Natio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並根據相關文件顯示,到2020年,將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體系;建立100個以上智慧健康養老應用示範基地;培育100家以上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領軍企業;打造一批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品牌。

隨著『智慧養老』被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一個超過萬億的藍海市場空間將有序展開。

讓用戶住在機器人的肚子里

『我們學習Nest的理念,通過感測器和物聯網,讓用戶住在機器人的肚子里。』

感知i家作為其主打產品,通過感知中心、採集設備和家電控制設備,對住戶行為進行機器學習建模,再經過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分析和決策,從而實現對家電的全自動控制、語音控制,以及對危險和災害的預警和報警功能。

產品分為智享版、尊享版和豪華版,價位從1千元到3萬元不等。『我們提供幾個標準化的套餐,用戶在此基礎上可以額外添加設備,全套一共有79種設備供其選擇。其實就像火鍋一樣,我告訴你鍋底多少錢,用戶自己選配料,然後算總價。』范小虎表示,『3萬元以內價位的產品沒有比我們更好的』。

一般來說,產品通過兩個星期左右的參數收集,構建用戶行為側向,即能達到93%的準確率,一個月後便可達到98%。雖然,中老年人的行為活動相對來說更加規律,但這樣近乎定製化的行為建模,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首先每個人的家庭環境、部署和行為習慣都不一樣;其次,周末、節假日、天氣甚至季節,對住戶行為軌跡都有影響,這些都需要計算在內。

同時,往後的每個星期機器都會自動迭代,逐步精準住戶的生活規律,從而實現全自動化智能生活,例如溫度變化時開啟空調以維持在適合的溫度,家中有煙霧了打開排氣扇或報警,夜裡起床了打開夜燈等。

所謂見微知著,一個產品的好壞或許能從細節之處略知一二。『考慮到用戶多為中老年人,我們產品的音量和字體,只有大、超大和非常大。因此我們主設備的屏幕做的很大,但其實沒有什麼展示功能,所以主機除了承載儲存和計算的功能,平時是一個電子相冊。』

『兒行千里母擔憂,只要子女打開App,所在的位置和當地的天氣等等信息就會同步到主機屏幕上,同時我們在外拍的照片和視頻也可以上傳到主機上,分享給父母看。我媽媽就特別喜歡這個功能,可以在家看一下午。其實有些內疚和自責,幸好當初設計了這個功能。』

在嵌入式的環境中利用計算機的深度學習,建立住戶行為模型或許並不困難。然而,對於獨自生活的老年人來說,如何應對『非正常情況』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為及時應對突髮狀況,產品設計了用戶健康數據設置的功能,一旦數據不在預值之內,系統會馬上做出一系列反應,如通知子女、打電話給鄰居或呼叫救護車等。

『我們的一鍵報警器,就類似醫院裡的一鍵呼叫,可以貼在床頭、沙發邊或是洗手間,這樣一些比較危險的地方。有危險發生時,按一下就能呼救,後台是對應的子女或者其他親屬,都能及時接收到。其次針對有心臟病的老人,在晚上的時候,特別在凌晨,心率和血壓有異常的話,也會有提醒推送。這應該算是全世界最先進的技術。

考慮到目標用戶多為獨自在家的老年人,感知i家產品的安裝操作都十分簡易,感知硬體設計為吸頂式、貼面式和站立式,使用無線通訊,依靠電池工作,按需求放置在家即可以開始使用了,無需任何改裝,同時,遠程App的操作也交給了年輕人。

感知i家App操作界面

同時,產品的主設備內網採用ZigBee互聯,也就是說,即使在斷網的情況下,家中的設備依然可以使用。

『三三聯動』

現階段無論是『智能家居』還是『智慧養老』,都還未實現大面積落地。C端用戶教育成本普遍偏高,即使部分用戶有一定接受度,其需求也是零散的。因此,B端是感知i家團隊目前的主攻方向。

『我們直接與醫院以及社區物業,這些有服務承載能力的B端進行合作,我們將產品和技術提供給他們,再由他們去面向C端消費者進行銷售。』

這種類似『醫聯體』的模式,很好的形成了『三三聯動』,即醫生、老人和子女三方的實時互動。『畢竟我們只是做IT的,只能檢測出老人身體的異常,但專業的醫療服務還是要通過醫院。我們的三三聯動項目就是在老人發生危險時,子女和醫院都會被通知,子女通過App遠程打開門鎖,醫生上門搶救,同時整個服務過程是可以全程直播的。』

然而,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醫療服務遠遠跟不上國民醫療需求的腳步,若能提高基層閑置醫療資源的利用率,就能很好的解決頂層擁擠、基層閑置的『正三角』資源結構與『倒三角』需求結構之間的矛盾。

『比如,經過全面的體檢、分析後,診斷出老人得的是慢性病,那麼例如定期測個血壓、打針、吃藥這類的執行,就可以由社區診所的護士來做了。』

目前,博虎科技與B端企業合作的方式,類似於小米,不依靠設備,而是靠服務進行變現,『現在的服務基本上是醫院和社區在做,我們則根據用戶數量抽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目前博虎團隊已經與統建、綠地及中建三局等多家地產物業完成了對接。『我們會先在武漢成立一個試點,讓仍處在觀望期的社區醫院看到這其中巨大的市場潛力』。

需求有存量與增量兩種。對於這塊仍處於相對空白的市場,需要先有存量再有增量,即先解決用戶既有痛點,以積累用戶數量,隨後引導用戶新需求以及用戶變現則是水到渠成的事。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比起迎合市場,抓住人心或許才是產品真正的內核。

對項目感興趣可在後台與我們聯繫~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裸泳投融 的精彩文章:

這並不是一個烏托邦產業,自動駕駛就是未來

TAG:裸泳投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