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蒸粑哩,吃粑哩,飄來的都是耒陽農俗獨有的味道

蒸粑哩,吃粑哩,飄來的都是耒陽農俗獨有的味道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耒陽農村裡有人過大生日,或者是小孩三朝、滿月、周歲、年輕人訂婚等都要辦粑哩作為賀禮贈送親友。過年過節粑哩是必不可少的待客食品。

做粑哩是件很快樂的事情。頭天晚上,主婦會算好辦幾百粑哩,要浸多少米,大概七筒米辦一百個,一半粳米、一半糯米就行,把需要的米先泡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拿到磨房去推,磨底放上一個籮筐,籮筐里放上煤灰,煤灰上墊上一塊白布,磨出的米漿流到籮筐里的白布上。磨完後,上面再放一塊白布,白布上面再放一些煤灰,其作用是將米漿里的水份吸干,然後小心地把煤灰拿開,再把干米漿放到團箱里搓散,拿一半放到蒸粑哩的篩子上蒸熟,然後和團箱里的生粉泥一起揍熟,揍熟的粉泥就可做印盒粑,要一個出胚子,兩個列印盒的,印盒的花樣有很多,周圍是齒輪狀,底板有福、祿、壽、喜喜、梅花、桃花、元寶等圖案。大人們打好一篩篩的粑哩,我們小孩們就用鵝毛筒紮成的梅花,或者將筷子劈成四股,蘸上一品紅,點在粑哩的中間,添些喜慶。然後主婦將一篩篩的粑哩放到熊熊的炭火上,放銻鍋里蒸熟,蒸熟後放到大簸箕里晾乾冷卻。兩個粑哩合成一副,冷卻後的粑哩變得梆硬,這樣就可以作為禮品贈送親友,或者作為乾糧隨身攜帶。粑哩放在冷水中浸泡收藏,記得一兩天換一次水,可以保存一個多月。

鄉親們還會用高粱、小米等食材做粑哩,做法與做米粑哩相同。

粑哩可以煮著吃、也可以油炸吃,也可以放到炭火上烤熟吃,將幾個粑哩放到火鉗上或鐵絲網上不停地翻邊倒面,使它兩面受熱均勻,粑哩漸漸鼓脹起來,表皮漸漸隆起,烤得像一個大包子,發出一種焦糊的米香氣,此時將粑哩蘸上點糖入口,甜香無比。

正月里,拜大年走親戚,村裡來的親戚都是大家的客。進了灣先得把肚子準備好,早上起來,家家戶戶都準備了早點,一大盤粑哩,裡面堆滿了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紅白相間的粑哩,紅的是高粱粑哩,白的是白米粑哩,吃完粑哩再上點心,用一個分成多格的團盒盛上瓜子、花生、糖果、粑匙、刮皮等,中間放著一個大圓餅,象徵團團圓圓,那是不能吃的,上門去拜年,你必須每家每戶都得吃到,否則就顯得生分了。這既是耒陽人的待客之道,又是串門溝通感情的重要環節,耒陽的年味,就是在這種其樂融融的氛圍下,演繹得淋漓盡致。

(來源:新耒陽/作者:谷彥平)

法律顧問:北京眾明(澄邁)律師事務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耒陽 的精彩文章:

耒陽,一座24小時不打烊的城市

TAG:新耒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