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酷熱如何引發死亡?

酷熱如何引發死亡?

如今天氣開始慢慢轉暖,而極端高溫的天氣對於每個人來講都不陌生,每年有數百人死於極端高溫(extreme heat),其是一個很大的環境殺手,預計在未來40年內,澳大利亞城市遭受的熱浪將會使死亡人數增加一倍。

最危險的就是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居住在社會經濟劣勢地區的人口、戶外工人、運動員等,但極端高溫實際上會影響到任何年齡段的人群。那麼在極端高溫環境下我們機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這些變化會引發致死後果嗎?

酷熱如何引發死亡?

我們如何失去和獲得熱量?

機體的核心溫度處於37度左右,如果該溫度下降或上升,機體一系列非常有效的生理學機制就會發揮相應的作用;在良好的狀況下,我們的機體通常能夠有效應對3.5攝氏度的偏差,但一旦超出該範圍,機體就會開始顯露出一些不良的跡象。

在炎熱天氣里,機體會通過多種途徑失去熱量來維持核心溫度,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皮膚將機體的熱量轉移到周圍冷卻的環境中,但如果機體周圍環境的問題比機體溫度高或者相同的話,機體這種機制的有效性或許就會大打折扣。血管中的血液能夠使得皮膚擴張,這就能使得更多溫暖的血液在皮膚表面流動,隨後體內的熱量就會散發的空氣中,這也就是為何有些人的皮膚在炎熱的環境下看起來更紅的原因了。

蒸發是機體散熱的另外一種方式,如果有足夠的氣流,而且濕度也足夠低的話,機體就能夠通過出汗方式來排出大部分熱量,但如果在潮濕的天氣里,機體蒸發的比率就會降低,這樣空氣就會因為水蒸氣飽和而無法吸收太多熱量。我們還能夠通過靜止的方式來降低機體熱量的產生,機體工作肌肉產生的能量中大約80%都是熱量,因此任何活動增加機體熱量的水平,機體就必須喪失這些熱量,這也就是為何當進行高水平體育運動時運動員和戶外體力勞動者常常面臨的風險較大的原因了。

酷熱如何引發死亡?

如果機體無法散失熱量會發生什麼呢?

熱負荷(heat stress)描述了一系列與熱相關的疾病,當機體無法散失熱量來維持核心溫度時就會發生一系列病症,熱負荷的範圍包括熱負荷和熱痙攣(包括蒼白、出汗、眩暈和昏厥等);如果機體體內核心溫度高於40.5度的話,就會引發中暑,中暑是一種急診事故,其通常會突然發生,也會經常導致中暑者死亡。中暑通常由機體下丘腦功能破壞導致,而下丘腦是大腦中的關鍵區域,其能扮演恆溫器的角色來協調機體對過熱的生理學反應,中暑會誘發機體出現多種癥狀,包括出汗、呼吸急促、靜脈膨脹及皮膚血流量增加等,因此當下丘腦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時,利用其它方式來出汗或散失或許對機體是有益的。

當機體溫度高於41.5度時個體就會出現驚厥,而當溫度超過42.5度時就會發生不可逆的腦損傷,中暑患者常常會表現出一些神經學上的癥狀,比如缺少協調能力、混亂、癲癇和意識喪失等;當出汗停止時,皮膚就會變熱並且乾燥,心率和呼吸就會增加,機體血壓會下降,

機體中的細胞和神經就會損傷,通常情況下肝臟損傷比較常見,但或許在許多天內都不會表現出來,腎臟會停止工作,正常的血凝也會被損傷,心肌也會受到損傷,骨骼肌肉也會開始分解。

從本質上來講,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多器官衰竭的表現,中暑的患者常常會在幾小時內死亡,或者在幾天甚至幾周後發生器官衰竭。

酷熱如何引發死亡?

保護自己

可以像運動員一樣,中暑常常會是勞累性的,也可能是經典狀況,通常是在機體恆溫反應受損的個體身上發生,同時也是機體老化、疾病或服藥的結果。在高溫下人群死亡率的增加常常發生在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身上,這是因為這些患者機體中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較差,其無法調節機體散失熱量所需要的生理學改變。

老年人的心臟或許無法處理一些機體循環上的改變,即促進更多血液流向皮膚,有些藥物則能夠干預熱量喪失的機制;經歷任何熱負荷警告信號的人常常需要改變自身的行為來降低機體的熱負荷,比如頭痛、噁心、輕度頭疼和疲憊等。最好的方法就是尋找一處涼爽的地方,穿上輕便的衣服、避免體力消耗,並在皮膚上放一塊濕布,或者將自己浸泡在冷水中保持水分充足。

對於某些人而言,比如年齡太小而無法改變周圍環境的兒童,上述策略或許是不可能的,此外,對於老年人而言,尤其是患慢性精神疾病或服用特殊藥物的老年人,疾病或藥物會損傷其機體對體內核心溫度增加反應的能力,通常情況下這些跡象也並不會明顯顯現出來或被注意到。這也就意味著,我們需要一些保障措施來確保易感者能夠保持機體涼爽,這尤其是對於獨居老人尤為重要。

因此,隨著氣候變暖,我們就需要採取多種措施來減少日益炎熱環境所帶來的後果,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必須調整我們機體的行為、對問題的理解從而避免炎熱環境給機體健康帶來的害處。(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HEATWAVES & HEALTH IN AUSTRALIA

【2】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3】Climate mitigation – the greatest public health opportunity of our time

【4】Kato Ottio: Widnes centre, who died aged 23, "had severe heat stroke" after training run

【5】Health Check: how can extreme heat lead to death?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谷 的精彩文章:

Cell:科學家發現特殊免疫細胞或能幫助腸道組織有效抑制感染髮生
Cell Metab:細胞缺乏谷氨醯胺無法存活怎麼辦?天冬醯胺解決難題

TAG:生物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