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權重用陸遜,一開始是因為他姓陸、庶出且老實巴交

孫權重用陸遜,一開始是因為他姓陸、庶出且老實巴交

文/媯滿聰

在三國的歷史上,陸遜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跟隨孫權四十多年,統領吳國軍政十多年,影響深遠。軍事上,他做過上大將軍,行政上,他做過丞相。他的一生出將入相,做到了人臣之極,是一個極為典型的個人成功案例。

陸遜是因為才能出眾才被孫權重用的嗎?陸遜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入孫權的權力核心的呢?其實,陸遜與整個陸氏家族在孫氏政權中有一個複雜的演變過程。有流血的衝突,也有親密的合作,極為複雜。陸遜的崛起,有很多偶然因素。

孫氏與吳會英豪

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吳郡人,孫氏的家族勢力比陸氏小很多,不過孫氏擁有武力。在孫堅時代,孫氏與陸氏並沒有任何瓜葛和衝突。然而,孫堅死後,孫策招募父親舊部,在淮泗募兵,以袁術的名義征討江東,在廬江與廬江太守陸康家族發生了激烈衝突。

史書上記載,陸康家族一百多口人,有一半被孫策屠殺。陸康的長子陸績、從孫陸遜幸免於難,逃回了吳郡,糾結家族勢力反對孫策武力進取江東。這種對抗一直持續到孫策去世。期間,孫策在江東執行了屠戮英豪的政策,大量大族的驍勇之人被屠殺。

孫權上台後,在張昭周瑜的建議下,實行了與大族緩和關係的政策,招募陸績出仕。陸績儘管出來當官,但是對孫權不放在眼中。當時的江東,顧、陸兩家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與這兩個家族合作,是孫權必須要做的事情,然而陸績不給力。孫權該怎麼辦呢?

陸遜的機緣巧合

孫權對陸績的處理很明確,也很堅決,先將他貶到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當官,幾乎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最終陸績死在任上。陸績被貶,陸氏在孫權體系中失去了代言者,對孫權政權非常不利。孫權在張昭的幫助下,從陸氏家族選取代表。

選代表的過程很複雜,經過各種考察之後,張昭認為,陸氏家族因為孫策廬江大屠殺,對孫氏政權比較痛恨,尋找代言人需要另闢蹊徑。於是,庶出、老實、平凡的陸遜被孫權等人選中。儘管當時比陸續小的陸績還活著,但已經被孫氏從政治上拋棄。

孫權一開始並不看好陸遜,讓他做的更多是極為微末的軍事性官職,征討山越等。他並沒有募兵的權力,手上帶的人也被孫權集團嚴格限制。在這種情況下,陸遜竟然屢建奇功,最終完成了各種各樣很複雜但是又很重要的工作,讓孫權極為驚奇。

被呂蒙發現的天才

在孫權身邊,陸遜的地位很低,他不過是緩衝孫權與陸氏家族關係的紐帶罷了。孫權從未想過重用他,儘管孫權很吃驚,他竟然在剿滅山越方面立功那麼多 。真正發現陸遜的是呂蒙。呂蒙於公元219年設計取荊州的時候,自己的計策竟然被陸遜全部看穿。

當時呂蒙的確有病在身,當孫權問他一旦他不行了,誰可以當大任時,呂蒙推薦了陸遜。這個推薦至關重要,也讓孫權很驚訝。呂蒙退職以後,孫權直接啟用了陸遜。這位老實巴交,庶出,且一直不被任何人看好的年輕人,以二十多歲的少壯之年,幾乎滅了劉備的全軍。

陸遜的一生輝煌始於夷陵之戰,在這場戰爭中,他處於弱勢但以弱勝強。他的忍耐性,戰略能力,戰術能力,讓劉備口不服,但心服。如果沒有恰好姓陸,陸遜怎麼可能有機會最終成為上大將軍、丞相呢?歷史不能假設,但畢竟充滿了巧合。

結語

陸遜之所以有出仕的機會,是因為他姓陸,還是庶出,好管理。這是孫權江東化,與大族緩和關係的關鍵策略的一環。也是孫權運氣好,歪打正著,選了一個看似一般,卻是天才的陸遜,為江東基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三國志》;

2.《孫吳建國的道路》;

3.《三國史話》;

4.《三國史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怪譚 的精彩文章:

沒有劉備的命令,關羽有沒有權力發動襄樊戰爭?
諸葛亮為何建議劉備殺掉養子劉封?

TAG:文史怪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