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新趨勢

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新趨勢

原標題:魏晉南北朝史研究新趨勢


8月16—18日,由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主辦,北六朝歷史文化研究會、建安文學研究會承辦的「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北省邯鄲市漳河經濟開發區召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的140餘位學者參加會議。


政治史研究繼續深入

中古政治制度研究歷來是積累較為豐厚的領域,亦是本次會議討論的重點。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張鶴泉認為西魏北周封爵的封地具有二元化特點,出現了「本封」的虛封地和「別食」的實封地。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胡阿祥分析了隋文帝楊堅棄「隨」取「隋」為國號的根本原因,釐清了先秦隨國與楊氏隋朝的關係。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湯勤福認為秦晉之際的五禮制度是適應大一統王朝之禮,與當時的「適時改制」思想密切相關。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研究員李大龍在多民族國家建構視野下,討論了中古游牧行國和王朝藩屬的對峙與重組。


歷史書寫是近年來頗受矚目的研究視角。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孫正軍探討了古代官制敘述模式的轉變,認為紀傳體王朝史中的官制書寫的敘述重點曾發生了兩次轉換。日本中央大學教授阿部幸信討論了漢唐皇帝玉璽和金璽中的傳統虛像,認為帝璽的選取是時人選擇累積的結果。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仇鹿鳴認為「客」是北魏時期普遍賦予各方降附首領的中介性身份,顯示出雜糅胡漢的政治特徵。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魏斌通過考察據傳為北齊武平五年(574)的《曇始禪師行狀記》,研究了史傳闕失與地方記憶。上海師範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范兆飛認為《司馬芳殘碑》有從漢碑向魏晉碑誌過渡的性質,不同時代的歷史信息很可能累積在一方看似時代明確的碑刻之內。


邊疆民族關係研究亦注重視角轉換。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西部邊疆研究院教授王欣從魏晉南北朝時期西域政治格局、經濟和文化生活入手,考察了西域與中原的密切關係。華東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李磊以百濟、倭國與劉宋王朝的關係為中心,敘述了劉宋「東服」秩序的建立與瓦解。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副編審馮立君探討了東晉十六國時期高句麗的對外交往,反映了高句麗頑強的外向發展衝力以及當時東亞秩序的失衡狀態。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戴衛紅通過比較中韓簡牘中的丁中制,認為百濟在與中國王朝的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中,接受了中國的部分文化和制度,豐富並促進了自身文化的發展。


作為政治史研究的傳統領域,士族研究也因視角的轉換和墓誌資料的刊布而得到振興。吉林大學文學院講師陳鵬以清河崔氏為個案,提出北朝士族房分存在「二級房分結構」。寧波大學人文與傳媒學院教授唐燮軍著眼於國家權力和家族勢力之間的互動關係,考述了吳興沈氏在漢唐之際的升降起落。陝西理工大學圖書館館員段銳超考釋了西魏辛術墓誌,釐清了辛氏家族的變遷。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全民通過對北魏正光四年(523)杜龍首墓誌的考證,梳理了京兆杜氏的淵源世系和郡望。

經濟史研究有待加強


經濟是社會發展的基礎。鄭州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旭華綜論了中原城市與聚落的變遷及互動關係,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的城市與聚落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軌跡和歷史風貌,較之前代發生了重要變化。河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薛瑞澤考察魏晉南北朝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農田水利建設,認為政權的多次更迭使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田水利建設呈現出周期性的發展態勢,進而造成了社會經濟的整體衰退。


近年來,傳統經濟史研究逐步讓位於新史料尤其是簡牘所帶來的經濟管理研究。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榮強基於甘肅臨澤晉簡資料,探討了兩晉十六國時期戶籍的著錄內容。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凌文超在復原走馬樓吳簡鋘賈錢簿記的基礎上,對孫吳鐵農具生產與管理體制進行了探討。北京師範大學古籍與傳統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徐暢對吳簡中所見「科」的形態、性質進行了分析,認為吳簡中的「辛丑科」因其過渡性、不唯一性,很難視為嚴格意義上的法典。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張曉東從漕運倉儲體系視野中定位和觀察吳簡中的倉制,推斷吳簡中的倉儲有五個可以歸於漕倉的行列。


社會生活研究日趨細化


社會生活史是魏晉南北朝史研究的重要領域之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講師呂博探討了衣物疏文本和內容變遷的背後關乎漢唐間喪葬制度的流變,認為衣物疏變化的歷史背景是漢唐以來信仰由「巫俗」到「宗教」的推進。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吳羽對《南齊書·五行志》中永明年間的風占進行了考釋,認為這些記載並非後人回憶或有意解釋,而是當時官方的原始記錄。南京曉庄學院旅遊與社會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小穩通過對寒食節起源的梳理,認為寒食起源的詮釋在隋唐時期發生改變,是皇權宣示統治合法性、藉助儒家思想來整合民間社會的一種方式。

宗教信仰是社會生活的重要層面,宗教史與政治史密不可分。陝西歷史博物館研究員楊效俊認為南北朝時期形成的舍利崇供和瘞埋方式奠定了舍利崇拜的豐富形態,隋文帝仁壽元年(601)統合為舍利崇拜制度。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邵正坤對義邑中的八關齋會和俗眾的受戒情況進行探討,認為北朝時期奉持八關齋戒已成為在家佛教徒皈依佛法的標誌性活動。日本東京大學助理教授李龢書通過分析南北朝道經、正史材料、碑刻史料等性質各異的文本,釐清了至尊神信仰的建構,認為今日所見的道教至尊神信仰體系的成立當在唐末五代時期,其內涵的最終確立與流行可能晚至北宋仁宗時期。


鄴城考古取得新進展


鄴城先後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鄴城考古隊隊長朱岩石介紹了鄴城考古的新發現,認為近年來鄴城都城格局、佛教遺迹、手工業遺迹等考古工作取得長足進展。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牛潤珍利用墓誌探討鄴城的城市布局,認為東魏北齊鄴城的網格化管理制度是東亞都城網格化管理的典型。日本東京大學准教授佐川英治認為東魏北齊時代的鄴城雖然繼承了北魏洛陽城的設計並進一步接近儒家理想,但仍然與現實空間的便利性之間有相當大的距離。


鄴城位居黃河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長達四個世紀之久。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崔彥華探究了魏晉時期鄴城的變遷,認為鄴城地位的升降與當時封建割據的政治形勢密不可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沈麗華分析了鄴城東魏北齊墓的類型、布局和成因,認為此地陵墓的選址、分布規律和平面格局受到了禮制傳統、地理環境和政權需求等因素的影響。日本龍谷大學講師北村一仁以當代交通路線、摩崖石刻和石窟的位置為線索,探索了鄴城與上黨郡之間的交通路線,認為大體上可以分為南北兩個方向。韓國圓光大學教授蘇鉉淑探討了鄴城造像中題材圖像差異和胡人供養問題,認為這反映了東魏北齊時期鄴城佛教藝術的多樣性。


————————————

本文轉自2017-926《中國社會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魏晉南北朝文學小屋 的精彩文章:

中國節日禮儀

TAG:魏晉南北朝文學小屋 |